课程改革中的教学变革:若干困境与现实选择
本文关键词:课程改革中的教学变革:若干困境与现实选择
【摘要】:教学变革的艰难与迟滞必然会导致课程改革流于形式或遭到失败。只有教师的教学习性得到改造并发生真正改变,才可能引发持续地具有实质意义的教学变革。教学习性具有稳定守成的基本特征,这就使得日常教学实践自然倾向于稳定守成;受到学校管理制度规约的教师并没有获得新的也是改造其教学习性所必须的教学生活经验,学校管理制度所实际强化的乃是使教师延续其教学习性;课程改革中教师接受的培训生活依然是"日常教学生活"的直接延伸,实际结果是强化而不是改造教师固有的教学习性。真正的教学变革因此就难以启动与延续。在课程改革处于强势地位的现实下,我们首先应从反思和改变课程改革本身的思维方式和具体策略着手,启动并释放教学变革的活力。
【作者单位】: 江南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课程改革 教学变革 教学习性
【分类号】:G423.07
【正文快照】: 无论我们在理论层面如何解读界定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实践层面的课程改革总是离不开教学变革的支持。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的课程与教学观念只有在被最广大的一线教学实践者认同、理解、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动并形成稳定的新的教学生活情况下,才可能逐步达成课程改革的预期目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余文森;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成绩与问题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05期
2 靳玉乐;罗生全;;中小学教师的课程取向及其特点[J];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04期
3 庞朴;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J];科学中国人;2003年04期
4 丁原明;“中和”:理性与价值相统一的“合理理性”[J];孔子研究;2004年04期
5 王春霞;姜文;;教师专业发展,路在何方——从一个乡村女教师的一天说起[J];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12期
6 唐雷;林春田;;高中教师的负面压力[J];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02期
7 单文经;;教改性质的历史分析:逡逡巡巡步向理想[J];教育学报;2006年02期
8 严卫林;;课改中教师培训的“五大顽症”[J];中国教育学刊;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良;夏海山;孙统义;;传统街区的生态位保护——以徐州市户部山传统街区为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6期
2 赵芳春;;论我国税法的价值选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3 孟庆雷;;儒家的尚“中”与道家的崇“大”——儒道和谐观的差异与融合[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4 戴双翔;现代教学视野中的教学伦理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钱善刚;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新启蒙运动论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张彩虹;会计本科教育观念的研究及实现途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7 华建新;;课程文化:专题研究性小课程的开发与开放教育品牌课程建设——以四明地方文学专题研究性小课程建设为例[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8 孙莉莉;徐谷波;;现代远程教育课程文化在《管理学基础》课程中的实践[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9 刘亮;对于终身教育、教育民主化和学习化社会理念的思考——再读《学会生存》[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王学峰;;制约中国竞技篮球运动发展的文化因素[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行福;;社会炼金术——布迪厄对意识形态的概念化和批判[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2 段瑶;;新时期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徐宏伟;段炼;王振清;;浅谈城市文化的生态位保护[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戴烽;;家文化惯习与公共文明参与[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5 周洪宇;;中国教育百年改革的经验教训[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变革时代的教育改革与教育研究:责任与未来”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6 李婧;;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原因及改进措施[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7 李春青;;试论当代文论话语建构之路径、存在问题及出路[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8 闫晓庆;;对部分农村学生放弃高考的原因与影响的思考[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郭尚兴;;论汉英中国文化辞典条目英译的历史认知——以《汉英中国哲学辞典》为例[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曹运耕;;体用之辨与中国教育的早期现代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耿强;文学译介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韦立君;美国公立高中能力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7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向永;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长娟;社会性别视角下乡村女教师生涯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史大胜;美国儿童早期阅读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翠冉;黑龙江省普通高中选修Ⅰ课程实施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贾丽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董秀玲;清末民初鄂伦春族文化变迁研究(1895-1915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徐艳君;初中教师间竞争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玉洋;大学生德育社会化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小雪;语文教育中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本富;学习型学校组织文化对教师专业发展影响的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田苗苗;大连沙河口区大学生创业困境案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刘莉;教师职业自我意识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威;场域视角下的抽象绘画与具象绘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邵光华;顾泠沅;;中国双基教学的理论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03期
2 杜志强,靳玉乐;新课程师资培训的问题与对策[J];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05期
3 马云鹏;国外关于课程取向的研究及对我们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1998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琳;;教学变革走进新课程[J];民族教育研究;2010年S1期
2 王健;;课程改革中的教学变革:若干困境与现实选择[J];教育学报;2008年04期
3 王健;;改造教学习性:课程改革理想转化为教学行动的关键[J];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05期
4 丁春明;;浅析网络环境下教学理念与方式的变革[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年18期
5 戚业国;面向21世纪西方大学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展望[J];吉林教育科学;1996年07期
6 沈勉荣;课程改革与教育观念的转变[J];上海教育科研;1996年01期
7 ;中外高等师范课程改革的比较与分析(续)[J];科学教育;1996年02期
8 赵嫒菊;职业学校课程改革势在必行[J];贵州教育;2000年11期
9 周同玉;《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10 张燕飞;新课程背景下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J];教育信息化;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义军;梁映;;高职空调工程技术应用实务课程改革与实践[A];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究——第六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林李云;;课程改革下的中学化学教学[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4年
3 吴慧媛;;《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A];2005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孟雪征;曹相生;;给水排水工程“水工艺设备基础”课程改革[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年
5 赵金平;;关于高中阶段开发校本课程的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6 邓晖;郭祥瑞;;土木工程专业《测量学》课程改革探讨[A];广东省测绘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5年
7 贺玲芳;;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初探[A];第五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1)[C];2008年
8 董节英;;建国初期高等学校的课程改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9 孟黎清;;充分发挥教师在材料力学课程改革中的主动性[A];世纪之交的力学教学——教学经验与教学改革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10 张义忠;张克猛;范晓军;;当前理论力学课程改革中的几个问题与对策[A];世纪之交的力学教学——教学经验与教学改革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城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长子门小学校长 李全昌;关于课程改革的十点思考[N];长治日报;2005年
2 宋晓梦;一位教师眼中的课程改革[N];光明日报;2004年
3 市教委副主任 黄永刚;深化课程改革 推进素质教育[N];天津教育报;2009年
4 莫荣标 韦纯剑;深化课程改革 传承民族文化[N];贵州民族报;2008年
5 叶小华 城区凤山中学;因应课程改革,改进作文教学[N];汕尾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李炳亭 褚清源;传统课堂的现代救赎[N];中国教师报;2010年
7 王学东;课程改革中的校本课程开发[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4年
8 本报记者 清泉;开发区课程改革初见效[N];海峡时报;2003年
9 李植 李燕;课程改革中 重建教研文化[N];中国教育报;2003年
10 吴晓桐;课程改革,应重视教学行为的研究[N];中国教育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何珊云;民间公益组织与课程改革治理机制创新[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王健;教学实践理性及其合理化[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李泽宇;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适切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彭泽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朝辉;从管理走向领导[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姚志敏;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课程执行力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郑家福;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文化检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胡小勇;问题化教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唐丽芳;课程改革中的学校文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忠良;高师物理教育专业《中学物理教学法》课程改革的初步探索[D];苏州大学;2002年
2 王丽;高中生物课程改革与试验修订本(必修)特点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吕杰昕;课程场域中的权力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何笛;音乐新课标的改革与实施[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5 吴敏;基础教育中历史双语教学的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刘思胜;小学课程改革中若干问题的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黄瑞花;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分布式教师评价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8 刘智慧;浅谈生命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庞静;新课程改革中初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10 何珊云;课程改革背景中的教师专业认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380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638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