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与政府责任
本文关键词: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与政府责任
【摘要】:教育作为混合产品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层次越低,这种属性越大。因此政府理应承担相应资金投入的责任,尤其是对义务教育的投资责任。由于受教育者的易流动性,使教育具有较大的外溢性,造成县乡投入与收益的不相称。因此,提高义务教育资金中高层政府财政投入权重是极为必要的。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教育 公共产品 政府责任
【分类号】:G40-053
【正文快照】: 1教育的属性及政府责任所谓公共产品是这样一些产品,“不论每个人是否愿意购买它们,它们带来的好处不可分开地散布到整个社区里”[1]。换句话说,它是所有成员集体享用的集体消费品,每个人对它的消费都不会减少别人对该产品的消费。公共产品的本质特征是: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伟;教育机构的营利问题[J];教育评论;2002年03期
2 薛澜;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及改革方向[J];科技导报;2000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小红;;公益诉讼与行政执法的比较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2 刘磊珂;夏蕾;;试论政府在农村医疗卫生中的地位和责任[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5期
3 魏洁;唐岱;;城市绿地产品属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8期
4 赵丽敏;质疑“民办教育不能以营利为目的”[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5期
5 杨晓萍;;浅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多元化[J];现代农业科技;2006年05期
6 吴万敏;;论金融危机环境下的政府采购管理[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7 雷明,刘敬波;地方保护主义和地区间贸易壁垒的检验性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段宏毅;孙艳丽;;浅析公共财政与住房保障的关系——以北京市为例[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丁小浩;我国专科与本科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相对位置和比较优势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2期
10 卢文云;程洪玲;;北京奥运会后我国奥运争光的有效供给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严可仕;;加大农村公共产品投入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以福建省为例[A];华东地区农学会学术年会暨福建省科协第七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2 钱元强;俞晓波;;财政补贴与建立公共预算制度——对中石化“财政补贴”的思考[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邵学峰;;产业集聚、嵌入与公共政策——对构建东北大型企业集团的思考[A];第六届国有经济论坛“欧盟—中国:区域政策与产业集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蔡银莺;张安录;;公众参与农地保护的响应意愿及政策研究——对湖北省1255户居民的调查分析[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土地问题研究[C];2006年
5 郑方辉;;民意调查与公共政策评价[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马波;;中国旅游业转型发展的若干重要问题[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亚卓;任志华;;七、公共产品特性及其提供方式探析[A];2010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钱元强;俞晓波;;财政补贴与建立公共预算制度——对中石化“财政补贴”的思考[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鄢奋;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金钰;公共部门规模、技术效率的测算与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罗东秋;城市准公共产品外部效应、受益居民税赋补偿及地方财政转型路径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5 王椿元;混合产品成本补偿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6 张月玲;国有非营利组织会计基本理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4年
7 李强;中国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的经济学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8 彭国甫;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的管理绩效评价与治理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9 马永霞;高等教育供求主体利益冲突与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10 尹栾玉;社会性规制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西文;我国义务教育公共支出公平性分析及优化策略[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飞;地方政府在构建保障性住房体系中的角色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3 薛美娟;人才市场化背景下吴江市人才政策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肖飞;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立法完善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5 刘晶芸;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农民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朱立军;农科教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1年
7 曲正伟;我国义务教育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郭海珍;试论BOT中的公法问题[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9 蔡乐渭;服务行政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10 胡伟;我国公办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分析及其优化方略[D];河海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薇;王艳;;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责任的缺失[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7期
2 丘丽丹;;失地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政府责任探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曾鹏;张劲松;;农民工尊严保障的政府责任[J];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1年03期
4 黄开腾;;论社会保障公平诉求中的政府责任[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5 丁彦;;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1年16期
6 钱程;杜生权;;政府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建议[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卜广庆;;政府责任的宏观分析[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8 齐磊;王娟;;转型期公共危机预警机制的构建[J];中州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9 李荣祥;;影响我国流动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机会均等的原因及对策探讨[J];才智;2011年17期
10 崔长勇;;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中强化政府责任的路径选择[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荣娟;施雪华;;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社会公正与政府责任[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张秀兰;徐月宾;;和谐社会与政府责任[A];前沿 创新 发展——学术前沿论坛十周年纪念文集(2001-2010年)[C];2011年
3 梅小红;;浅析政府土壤污染防治责任[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7年
4 胡德锌;;发挥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导作用[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钱素华;;创新政府管理,维护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稳定[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段春霞;;循环经济中的政府责任[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7 杨迪;;政府绿色采购在循环经济中的作用[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8 王碧红;苏保忠;;政府责任履行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视角[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罗章;涂春元;;反思“政府责任”理论研究的现状——“政府责任”理论研究综述[A];首届青年中国公共行政学者论坛:反思中国公共行政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王小萍;;论环保产业发展的政府责任[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次仁顿珠;珍贵的教育机会得来不易[N];人民日报;2009年
2 方虹;应为更多农民子女提供教育机会[N];农民日报;2005年
3 记者 舒迪;莫把政府责任与慈善混为一谈[N];人民政协报;2011年
4 黑龙江省副省长 程幼东;落实政府责任 加快解决“入园难”问题[N];中国教育报;2011年
5 之茁;教育机会与和谐社会[N];中国财经报;2005年
6 董永前;给困难群众发“红包”彰显政府责任[N];兰州日报;2009年
7 记者 王攀 伍晓阳;让群众知道是政府责任[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8 本报评论员;促进就业 政府责任重如山[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9年
9 孟桢尧;包养重症残疾政府责任延伸[N];人民法院报;2009年
10 记者 张胜波 通讯员 任宣;政府责任未定 企业实惠不明[N];南方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楠;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构中的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朱金花;教育公平:政策的视角[D];吉林大学;2005年
3 潘洪阳;转型期中国弱势群体保护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夏志文;受教育权救济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5 李钊;民办高校办学风险防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蔡秋梅;中国政府推进教育公平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汪敏;农村社会保障中的政府责任[D];湖南大学;2007年
8 张红梅;公共危机的应对与中国政府的理性选择[D];吉林大学;2007年
9 朱冠,
本文编号:6399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639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