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人力资本与地区经济差异
本文关键词:教育、人力资本与地区经济差异
【摘要】:本文在增长回归框架下,应用Arellano与Bond等人倡导的动态面板数据方法(system-GMM估计)和传统的固定效应估计考察了教育对地区收入差异的影响。实证分析发现,劳动力教育程度的提高对地区经济增长有显著积极的影响,并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溢出效应。不过与资本投资相比,教育差异仍不是地区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此外,本文的增长回归还表明,中国各省区的经济发展存在较快的条件收敛迹象。随后,我们分析了实证结果的可能原因。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劳动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地区差异 收益率 广义矩估计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人力资本投资和劳动力市场管理研究”(编号70233003)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研究”(批准号06JZD0014)的资助
【分类号】:G40-05
【正文快照】: 一、引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扩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人类发展报告2005》显示,如果贵州是一个国家,那么它的人类发展指数仅刚刚超过纳米比亚,但是如果上海是一个国家,其人类发展指数则与葡萄牙相当(UNDP,2005)。何种因素导致了这么大的发展差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先安;浅释中国地区收入差距:1952—2002[J];经济研究;2004年09期
2 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J];经济研究;2004年01期
3 林毅夫,刘培林;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2003年03期
4 魏后凯;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2年04期
5 彭国华;中国地区收入差距、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收敛分析[J];经济研究;2005年09期
6 陆铭;陈钊;万广华;;因患寡,而患不均——中国的收入差距、投资、教育和增长的相互影响[J];经济研究;2005年12期
7 蔡f ,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J];经济研究;2000年10期
8 林毅夫,刘明兴;中国的经济增长收敛与收入分配[J];世界经济;2003年08期
9 陈钊,陆铭,金煜;中国人力资本和教育发展的区域差异:对于面板数据的估算[J];世界经济;2004年12期
10 邹薇;张芬;;农村地区收入差异与人力资本积累[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积勇;安徽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及差异分析与政策建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黄益新;人力资本所有权实现问题——股票期权的度量与抵押涵义[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许鹿;西部开发与制度创新[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1期
4 雎国余,蓝一;企业目标与国有企业改革[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万金金;;基于面板数据的FDI地区差异对经济增长影响分析[J];北方经济;2006年16期
6 陈嵬;;FDI对东、西部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实证研究[J];北方经济;2007年08期
7 何雄浪;江传彬;;社会主义新分配方式探析:按人力资本贡献分配[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姚树荣;基于人力资本的企业制度构造[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9 唐更华;国有股份制企业经理阶层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初探[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10 张军燕;异质型人力资本产权与企业所有权安排[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宋冬林;徐怀礼;;治理效率:一个深化公司治理的新视角[A];国有经济论丛2002——“加入WTO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郭强华;柏恒;;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控制研究——戴梦德集团公司调研报告[A];2008年国际会计与商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郭葆春;;论财务目标协同——一个合作性博弈分析[A];转型经济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4 赵华;;财务资源概念的拓展与面向可持续发展的财务学[A];会计教育改革与发展——第四届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陈林荣;张振陵;;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提高会计透明度[A];当代管理会计新发展——第五届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国富;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区差距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0年
2 金影子;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财税金融政策[D];东北财经大学;2000年
3 李玉刚;企业战略管理行为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0年
4 李义超;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5 樊五勇;风险资本市场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6 夏海钧;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7 胡延华;引入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8 郑林;中国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9 杨俊;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10 杜兴强;契约·会计信息产权·博弈[D];厦门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羽;国有企业经营者行为激励机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武勇;浅谈导致我国社会收入贫富差距拉大的原因及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3 张宝贵;公司治理结构[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孙蔚;论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激励机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5 姚禹;中国国有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经济绩效与制度变迁[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6 肖晖;构建劳资共股的产权制度[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7 孙韶云;我国国企产权制度的矛盾分析及理性思考[D];河北大学;2001年
8 赵杰;论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收入激励机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9 吕俊;试论西部大开发的理论依据与实践依据[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10 龚文海;人力资本产权及其制度创新[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开忠;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研究[J];经济研究;1994年12期
2 王小鲁;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制度变革[J];经济研究;2000年07期
3 孟连,王小鲁;对中国经济增长统计数据可信度的估计[J];经济研究;2000年10期
4 蔡f ,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J];经济研究;2000年10期
5 沈坤荣,马俊;中国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及其成因研究[J];经济研究;2002年01期
6 林毅夫;自生能力、经济转型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反思[J];经济研究;2002年12期
7 林毅夫,刘培林;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2003年03期
8 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J];经济研究;2004年01期
9 陆铭,陈钊;城市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2004年06期
10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滢霖;;农村人口空心化背景下留守儿童教育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7期
2 曹寄奴;;教育优先发展的理论之源及其价值诠释[J];理论月刊;2011年07期
3 张健娇;杨明;;浅析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J];商业经济;2011年16期
4 王云多;;教育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乐菲菲;;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现状及未来展望[J];东岳论丛;2011年07期
6 张小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促进农村新课程改革[J];发展;2011年08期
7 王展祥;郭慧;;论教育、人力资本与经济结构的优化[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8 易莹莹;;个人教育投资的风险收益测度[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林江;孙辉;黄亮雄;;义务教育的供给与需求匹配吗?——基于激励组合的视角[J];财政研究;2011年04期
10 景光仪;;教育投资就业效应的中介变量研究——基于中国数据的经验研究[J];教育科学;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童宏保;;城乡人力资本投资偏好研究[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赵丽秋;;人力资本投资与收入不平等——教育质量不平等的影响[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选集(第五辑)[C];2005年
3 张宏伟;;经济与就业对人力资本教育投资的双重影响[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4 徐勇;钟晓军;李剑富;;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消费支出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郑磊;;义务教育经费分配使用的公平性研究——北京市郊县的案例分析[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刘新波;张丽华;;农村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制度根源的实证分析[A];农村公共品投入的技术经济问题——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傅光明;李艳明;;湖北省农村义务教育公共产品供给研究[A];湖北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2006湖北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赵红梅;;教育的外部影响与投资主体分析[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9 薛竹;;教育问题的社会政治经济学分析[A];价格理论研究优秀论文集[C];2004年
10 顾建忠;仲建毅;;《小学生“成功心理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A];全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一)[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 张志芳;浅议人力资本投资与教育[N];山西科技报;2009年
2 ;世行建议加强青少年人力资本投资[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3 傅勇;欠发达地区为何对人力资本投资没有兴趣?[N];中国经营报;2006年
4 陈宪;公平的教育能产生更大的效益[N];今日信息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崔克亮;中国教育何时步出“产业化”歧途?[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6 特约评论员 顾昕;新教改的掣肘:行政化思维[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7 郭晋晖 常菁;促进教育平等防止贫富因果循环怪圈[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8 张小红 陈南通;推行免费教育,增强民族竞争力[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9 沈百福;从“两会”代表关注学费谈起[N];学习时报;2007年
10 熊易寒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慎防素质教育负效应[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晓纯;教育、人力资本、经济增长——理论阐释和实证检验[D];吉林大学;2009年
2 杜娟;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人力资本和教育作用机制的理论分析与经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杨馥毓;教育的效率测度与人力资本理论的深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谷宏伟;“教育致贫”及其后果:转轨时期中国低收入家庭的教育困境[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5 余祖伟;教育水平和健康状况的关系[D];武汉大学;2010年
6 江依妮;中国式财政分权下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马艳芬;教师教育发展困境的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丽嫡;我国农村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其对策建议[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2 石磊;我国教育投入的规模与效率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3 卓越;我国西部人力资本与教育投资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4 夏松;教育经费投入的非均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杨凯;促进中国人力资本形成的教育问题分析[D];江苏大学;2002年
6 罗刚强;中国人力资本投资成本收益分析——以教育投资为主的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0年
7 张旭;网络教育的人力资本投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8 吴玮;教育对健康的影响分析[D];浙江大学;2009年
9 陈虹全;我国城乡教育差距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10 赵娜;我国农村教育反贫困的经济学思考[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015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701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