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孔子仁学思想的当代德育价值

发布时间:2017-09-14 11:05

  本文关键词:孔子仁学思想的当代德育价值


  更多相关文章: 孔子 仁学 当代德育


【摘要】:"仁"是孔子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是儒家关于人自身及人与人关系的最一般的价值原则,其重视自省、慎独的德育方法,遵循知仁、求仁、成仁的德育生成规律,可以融通于我们当代德育中,为我们建立平等、互助、和谐的人际关系及稳定、良好的社会秩序提供基础和保障。本文在阐述了孔子"仁"内涵的基础上,论述了"仁"的当代德育的内涵及方法论意义,为我们当前德育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理学院;
【关键词】孔子 仁学 当代德育
【分类号】:G410
【正文快照】: 孔子思想以“仁”为核心,又称仁学。仁学形成与建构,是一个以“仁”为核心的价值体系的形成过程,它是孔子伦理学说的根本,也是处理人际关系使之和谐,达到个人幸福、社会安宁的最高道德准则和道德理想。一、孔子“仁”思想的解析《论语》中提到“仁”的次数最多,达到105次。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褚凤英;李光烨;;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模式的转变——以“现实的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出发点[J];思想教育研究;2006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彦;论陈独秀与托洛茨基主义的关系[J];北京党史;2003年02期

2 彭燕;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困惑和德育对策[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吴容,张放;困境与出路:在中国传统文化与民主法治之间[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4 旷新年;;20世纪中国文学与个人、家、国关系的重建[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赵雪江;;论道德教育因材施教的历史演进[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张全之;文学中的“未来”:论晚清小说中的乌托邦叙事[J];东岳论丛;2005年01期

7 屈永华;传统文化与民主法治关系论的历史考察[J];法商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法学版);2002年03期

8 屈永华;中国传统取士标准非职业性的历史成因与影响[J];法商研究;2003年04期

9 郗春梅;葛桦;;当代道德教育指向:从道德顺从到道德选择的理路[J];管子学刊;2006年01期

10 程朝阳,李永伟;柏拉图、孔子之理想等级社会比较初探——谈“贤人政治”[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朱华阳;;闻一多:民族主义的文化表达与思想实践[A];2004年闻一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C];2004年

2 章清;;省界、业界与阶级:近代中国亚文化圈世界的形成——略论近代中国政治共同体形成的困局[A];中华民国史研究三十年(1972—2002)——中华民国史(1912—1949)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卷)[C];2002年

3 黄克武;;魂归何处?——梁启超与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的再思考[A];思想家与近代中国思想——第一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邹小站;;华夷天下的崩溃与中国近代思想的变迁[A];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第二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翅君;伟大的失败的英雄——张謇与南通区域早期现代化[D];苏州大学;2001年

2 王人博;中国近代宪政思潮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孙泽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4 赵明;近代中国的自然权利观[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赵雪纲;论人权的哲学基础[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6 邓庆坦;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整合的可行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7 王芳恒;冯友兰社会文化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8 吴先伍;现代性的追求与批评[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姚兴富;耶儒对话与融合[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熊在高;当代境遇中的价值论研究与现代性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兴东;当前重庆市职业中学学生的道德问题及学校德育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郎茂锋;近代中国对民主的认识[D];浙江大学;2002年

3 周丽华;论大学生思维方法导向[D];南京师范大学;2001年

4 卢艳红;多元化社会生活中学校德育问题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黄艳红;评中国的反科学主义[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吴慧芳;网络道德与网络道德教育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邱才桢;关于宋代绘画中的国家观念的考察[D];中央美术学院;2002年

8 万伟;“开放性”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王萍;中国传统道德与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孙韬;引导选择——新世纪道德教育的重要使命[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晓丹;孔子对话式教学探微[J];基础教育;2004年07期

2 沈淦;;“有教无类”,首倡教育平等——孔子教育平等思想评价[J];基础教育;2005年11期

3 王澍;;谈孔子如何办学[J];上海教育科研;2011年08期

4 徐冠杰;吴健;;从教与学看孔子的教育思想[J];文学教育(中);2011年08期

5 高凤;戴少刚;;浅谈孔子“学生管理思想”[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14期

6 杨道涛;;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理念比较研究[J];中国报业;2011年10期

7 张志炜;;孔子教育思想综述[J];泸州职业教育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8 王英丽;;试论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启示[J];现代交际;2011年06期

9 赵传兵;;孔子的“过错思想”对成人惩罚教育的启示[J];成人教育;2011年09期

10 张湘萍;;孔子教育思想的当代阐释[J];神州;2011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洁;李艺;;孔墨教学思想之异同及其现代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李鑫;刘彦华;曾宪翠;;孔子与终身学习心理学思想[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张乐群;;试论孔子的教育革新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王娟华;;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教育目的及其践行过程的比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5 龚友德;;“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关于孔子辩证教育基本原则的探讨[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6 李国华;;“修身”与师德培养[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7 秦学智;;孔墨教育成功的始基及其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8 张传燧;;孔子“学习中心”教学论思想及其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郑丹平;;孔子重“学”思想述略[A];孔学研究(第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第三次孔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10 陈桂生;;孔子“因材施教”别解[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山远;教师收礼,是从孔子开始的吗?[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2 黄州中学 曾跃进;孔子与中国教师文化[N];黄冈日报;2008年

3 记者 陈华;朱奕龙委员建议:将孔子诞辰日确立为教师节[N];宁夏日报;2011年

4 谭吉祥;孔子论学习之道[N];光明日报;2006年

5 王学泰;孔子的“称圣”彰显教育在传统中的地位[N];学习时报;2007年

6 周勇;跟孔子学当老师[N];中国教育报;2008年

7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李满意;在审美中进行道德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8年

8 刘昊;孔子学院总部落户北京[N];北京日报;2007年

9 李海宁 王康钱;对发扬孔子教育传统的一点浅见[N];西部时报;2004年

10 赵家治;孔子评弟子个性差异[N];协商新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郑和;追寻生命的教学观[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陈文华;老子思想的教育价值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颢;试论老子的教育思想[D];苏州大学;2008年

2 汪梦林;孔子与苏格拉底师道观比较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3 彭惠珍;孔子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对当代教育的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鄢岚岚;孔子的自省意识与反思型教师的培养[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5 江丽娜;孔子修身思想及其教育启示[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6 韩素荣;孔子对西周贵族教育的改革[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高航;喀麦隆孔子学院办学模式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8 季美;试论昆体良的教学思想[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9 刘利新;孔子的教育哲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D];山东大学;2008年

10 易小芬;墨子教育思想的纵横比较与当代反思[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496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8496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8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