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大学生认知情绪调节与抑郁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09-14 21:38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认知情绪调节与抑郁的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心理健康 应对 认知情绪调节 抑郁 大学生


【摘要】:目的:研究大学生认知情绪调节与抑郁的关系。方法:选用自评抑郁量表(SDS)和认知情绪调节问卷(Cog-n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Questionnaire,CERQ),对吉林省4所高校812名在校本科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大学生在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自责(F(3,808)=4.686,P=0.003)、忍受(F(3,808)=4.873,P=0.002)、沉思默想(F(3,808)=3.013,P=0.029)这3个维度上都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相关分析表明,大学生抑郁与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各维度(除自我安慰)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相关(P0.001)。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灾难化、积极设想、沉思默想、忍受、积极调整和责备他人这6种策略能够预测大学生抑郁35.0%的变异量,其中,灾难化、积极设想与沉思默想策略的预测力较强。结论:大学生认知情绪调节与抑郁有密切联系,认知情绪调节中的灾难化、积极设想与沉思默想策略是抑郁的较好预测指标。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心理健康 应对 认知情绪调节 抑郁 大学生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应对是个体为了处理被自己视为超出自身能力资源范围的特定内外环境要求,而作出的不断变化的认知和行为努力[1]。普遍认为,应对从操作上可区分为问题中心应对与情绪中心应对。实际上,这并不是应对策略划分的唯一维度,还有一个重要的划分维度是“认知(所想)”与“行为(所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敏;杨扬;陈欣;;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平周;刘少文;罗丽君;吴俊文;魏锦洪;;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年01期

2 肖汉仕;苏林雁;高雪屏;范方;曹枫林;;中学生互联网过度使用倾向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慧;网络聊天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智能影响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蔡佩仪;初中生网络成瘾倾向与家庭功能、社会支持、应付方式的关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志华;中学生情感、躯体虐待与网络成瘾现况及其关系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希庭,余华,郑涌,杨家忠,王卫红;中学生应对方式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0年01期

2 李宏利,雷雳;中学生的互联网使用与其应对方式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5年01期

3 林伟,黄子杰,林大熙;医学生网络使用情况及其与情绪状态的相关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07期

4 肖计划,,许秀峰;“应付方式问卷”效度与信度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梦娜;;十一条心理健康要诀[J];大众心理学;2004年11期

2 陈晓云;王雪净;;贫困大学生心理困境及其应对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1年14期

3 ;首届全国优秀科普挂图选裁 维护心理健康(六选三)[J];科协论坛;2005年04期

4 陈祖玉;开一片心理健康的沃土[J];中小学管理;1995年09期

5 ;多与孩子互动有利于孩子心理健康[J];科学大观园;2011年13期

6 周评;;企业领导的内隐理论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安徽科技;2011年05期

7 李福莲;家长的“社会行为”与学生的“心理健康”[J];中小学管理;1995年Z1期

8 郝蕾;;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影响[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6期

9 徐冠杰;吴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析[J];成功(教育);2011年07期

10 朱博;;浅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卫生及心理健康的因素[J];才智;2011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国秋;陈树林;王义强;;个体竞争意识的心理因素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廖明英;;自我图式与心理健康[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王会法;王华;;心理健康是老年人面临的最大问题[A];第二届中国老年人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吴谅谅;;特殊老年群体的心理健康[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康铁君;高健;邓德容;吴冰;孟涛;;留守儿童自我意识的调查与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卢文滔;朱亿萧;李征;;在内地的澳门大学生大五人格、文化适应和心理健康[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7 启明;;师范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8 陈飞霞;;论心理健康与心理病变[A];浙江省推广发展健康促进学校项目论文集[C];2005年

9 解岩沁;;要十分关注老年人情感心理健康[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谢济堂;;心静体自健 德高寿自延——试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岩;心理健康不容忽视[N];长白山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赵彤;女人三十 应特别重视心理健康[N];长春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周静;关注心理健康[N];凉山日报(汉);2005年

4 江阳;心理健康的钥匙——宽容[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5 苏力;心理健康需营养[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6 彭梦瑶;每天五小事促心理健康[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7 本报记者 张斌;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N];湖南日报;2008年

8 记者 王慧 实习生 郄怡君;市政协调研组展开调研[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8年

9 记者 潘亚 宋挺 吴厚非;孩子的心理健康同样需要关注[N];丽水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田明霞;潍坊心理健康专家到北川[N];绵阳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志红;大学生人际困扰与应对策略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干预[D];吉林大学;2010年

2 付艳芬;中国心理健康服务理论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杨海;军校新生心理弹性因素及心理训练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4 李逸龙;乐观人格与心理健康、工作绩效的关系及其中介、调节机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5 卢国华;坚韧人格与应激、心身反应的关系[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6 许明智;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和信效度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7 张爱莲;心理健康服务人员核心胜任特征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田录梅;自尊的认知加工偏好及其对情感反应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蔡颖;心理弹性与压力困扰、适应的关系[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陈旭;中学生学业压力、应对策略及应对的心理机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艳哲;北京中医药大学新生心理健康与人格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张晓峰;武警官兵心理健康与职业压力、社会支持、集体效能的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朱佳;《中职生心理健康自评量表》的编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齐原;信阳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干预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0年

5 莫夏莉;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6 孟淑青;中专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张亮;合肥地区医务工作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8 周方芳;学优生、学困生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光辉;“大五”人格与应对方式对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罗胜华;基层选调生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相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525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8525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2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