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远程学习的双向适应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5 23:03

  本文关键词:远程学习的双向适应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远程学习 双向适应机制 适应性内容表示 适应性导航支持


【摘要】:远程学习的适应性问题是影响远程学习质量的关键问题之一。导致远程学习适应性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学习者不能适应远程学习方式和网络教学系统不能针对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提供适应性学习支持。远程学习的双向适应机制认为:远程学习者应该掌握网络学习的基本技能、激发潜在的学习动机、学会调整自己的学习情感和提高自己的元认知技能,从而主动地适应远程学习方式;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建立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从而实现根据学习者的个体特征提供适应性在线学习支持的功能。
【作者单位】: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键词】远程学习 双向适应机制 适应性内容表示 适应性导航支持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一、引言远程学习是一种个别化的学习,学习者能够根据自身的个体特征选择学习内容和控制学习进度,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与网络教学环境进行交互活动来建构知识和发展能力。然而现有的网络教学环境忽略了远程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向所有的学习者提供相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董奇;论元认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01期

2 陈肖生;网络教育与学习适应性研究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03期

3 高欣峰,刘成新;基于网络的远程学习动力机制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10期

4 余胜泉;适应性学习——远程教育发展的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5 于丽;朱晓云;;远程教育高辍学率现象探析[J];开放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祥生;刘盛峰;毕磊;朱祖林;;“一村一大”学习者的学习适应性与满意度分析——基于安徽地区的调查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2 丁亚元;沈章军;;数学元认知、学业成就与数学问题提出三者关系的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3 戴宗红;;E-learning与深化高职实训改革[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4 蔡冠群;张新民;;对教育技术定义演变的分析与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朱存梅;浅谈元认知迁移理论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6 赵巍;将多媒体技术转化为教学效益的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7 左建军;徐麟;;中医院校多媒体教学改革探讨[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8 代海芳;汤菊香;张志勇;;现代化教学中教师的多媒体应用能力[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12期

9 金业文,游季浦,邹波;非智力因素在元认知和策略性学习中的作用[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4年02期

10 杨玉宝;认知弹性理论对网络环境下专题教学的启示[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宋琛;赵双;赵桐;;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2 侯首萍;张艳芳;;元认知及其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3 罗娜;左万利;袁福宇;张靖波;张慧杰;;使用本体语义提高文本聚类(英文)[A];全国语域web与本体能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朱莹;贾永兴;;基于网络的问题式学习方法研究[A];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2年论文集[C];2012年

5 孙盛萍;杨皓;;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转换[A];高教科研2006(中册:教学改革)[C];2006年

6 吴於人;倪忠强;王祖源;;论高校通用型课程教学网络系统的通用性设计[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7 刘金广;;WIKI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初探[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8 熊娟;;教育信息化对中职教师信息素养的挑战[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董倩倩;;现代教育技术对课堂教学影响的分析与思考[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志忠;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教学设计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谢超;自适应地图可视化关键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3 苏丹;青少年自我调节学习发展特点及脑机制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翔;汉字生成系统构建探索[D];西南大学;2011年

5 李凤英;代理签名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模型及实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文宇;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赵可云;教育技术实验研究方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陶凤翔;高校数字化学习与师生共同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喻平;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式及教学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10 刘电芝;小学儿童数学学习策略的发展与加工机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宇航;网络课程学习过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宁微;元认知和学习动机对小学数学应用题解决的干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何淼;中学生反思性数学学习现状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爽;元认知干预技术加入生理训练对惊恐障碍治疗效果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高媛;对大学英语网络学习平台的改进设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李超;现代教育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孟宪翔;网络电视在高校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于福元;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元认知训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马立丽;元认知干预技术与系统脱敏疗法治疗社交焦虑障碍的差异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逯昌浩;学习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秀曼;谢舒潇;陈毓超;;现代远程学习者成就动机的培养和激发[J];成人教育;2006年01期

2 夏巍峰;他们为什么选择网络教育[J];中国远程教育;2001年05期

3 卢锋,吴伟敏;网络学习环境的特征与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01年07期

4 邓幸涛;网络教育:强化质量监控 规范有序发展[J];中国远程教育;2001年08期

5 章国英,胡继岳;基于web网络教学的教师行为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21期

6 梁士荣;开放教育特质论[J];开放教育研究;1999年01期

7 孙福万;远程教育:一种后现代教育[J];开放教育研究;1999年05期

8 蒋成凤,杨典华,师书恩;国外关于远程教育辍学理论的研究综述[J];开放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9 宗秋荣;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改革与创新[J];教育研究;2001年05期

10 陈林;;现代远程教育高辍学的危害[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文捷;刘秀琴;;远程学习者的负面学习心理及疏导策略[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2 叶梅;;远程学习者信息素养教育问题与对策[J];情报探索;2007年06期

3 陈义勤;;网上人大学习者学习困难调查与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8年08期

4 杨仁聪;;有效提高远程学习者自主学习的策略[J];琼州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5 刘朝晖;浅谈省级电大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设想[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李宣;高f ;;分布式学习: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趋势[J];软件导刊;2005年07期

7 王迎;彭华茂;黄荣怀;;远程学习者学习动机测量工具的编制与应用[J];开放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8 卢强;张屹;;远程学习中交互策略对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的作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06期

9 谢景政;王健;;远程学习者元认知能力培养策略[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程坤;;远程学习者有效时间管理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向东;;试论远程学习者学习动机的激发[A];第五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0年

2 王广新;;教师的网上引领行为与策略:一种功能分析[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3 邢晓春;;远程自主学习指导对策研究[A];“网络时代的远程开放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邢晓春;;远程开放教育试点学生自主学习现状分析[A];“网络时代的远程开放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邢晓春;;对远程自主学习涵义的界定与辨析[A];“网络时代的远程开放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宿晓华;刘玉国;;基于Internet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探讨[A];山东省计算机学会2005年信息技术与信息化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5年

7 田屹;周虹;王军武;;当前远程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8 徐红梅;;现阶段远程教育的交互设计分析[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刘金梅;刘建设;;远程教育中的课程设计与开发的模式比较与现状分析[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10 ;第七届全国成人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选获奖名单[A];2009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 李萍萍;简谈网络教育的难点[N];光明日报;2008年

2 项国雄 王佑美;交互媒体与交互模式[N];计算机世界;2001年

3 陈海桥;视频会议让世界越变越小[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4 张艳;视频会议让你分身有术[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5 蔡恩泽;中国,,感受数字化时代[N];中国冶金报;2003年

6 闻洪;迎接数字生活元年[N];中国房地产报;2003年

7 张克非;开放大学与现代教育手段[N];科技日报;2000年

8 ;远程教育急需法律规范和政策调控[N];计算机世界;2005年

9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 张小平;浅议远程教育中的素质教育[N];甘肃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革平;基于数据挖掘的远程学习评价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薛伟;现代远程教育5S学习支持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班扎(Banza Nsomwe-a-nfunkwa);基于问题解决的农村成人远程教育课程设计[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马红亮;虚拟学习社区中的互动结构[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琨;远程学习者学习障碍的调查与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笑樱;远程学习者情感自评量表及预警模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夏晓;电大远程学习者学业融合影响因素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4 李玉娟;远程学习者情感信息档案袋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夏曼;学习平台与远程学习者有效学习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王庆福;远程学习者学习风格分析系统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严颖;面向初学者的远程学习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徐永贵;远程教育学习者媒介素养状况调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晓晨;远程学习策略量表的研制和开发[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10 吴巍;激发远程学习者学习动力的行动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8594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8594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5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