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基于知识建构的在线异步交流评价

发布时间:2017-10-01 02:19

  本文关键词:基于知识建构的在线异步交流评价


  更多相关文章: 知识建构 分析框架 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交流(CMC) 在线学习异步交流


【摘要】:对于在线学习环境下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交流的质量评价已经成为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综合多个在线交流评价的相关研究,设计了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异步交流知识建构的评价框架。该框架能够直观、快捷地评价异步交流参与者的知识建构。通过三个案例的应用,说明该框架能适用于许多场合的在线交流评价。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上海市民星中学;
【关键词】知识建构 分析框架 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交流(CMC) 在线学习异步交流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06BTQ028)“以计算机为媒介的知识交流评价方法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项目编号:2007JJD880228)“新技术、媒体影响力与第三空间教育”课题成果之一
【分类号】:TP399-C1;G434
【正文快照】: 一、导言近年来,对于在线学习环境下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交流(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CMC)的质量评价已经成为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1][2]。网络环境下人际间主要的互动方式是以文本为媒介的异步交流,参与者通过文本阐述自身的意见,表达对其他参与者观点的看法。有关研

【共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唐小娟;基于知识建构过程的网络学习交互分析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丽;远程教学中交互规律的研究现状述评[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01期

2 胡勇;王陆;;异步网络协作学习中知识建构的内容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11期

3 白淑英,何明升;BBS互动的结构与过程[J];社会学研究;2003年05期

4 李莉;论构建远程学习评价体系[J];现代教育技术;2002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齐剑鹏;现代远程高等教育中基于BBS的交互式学习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向东;张志梅;李洁;夏丽君;;一种混合模式的CMC分析框架[J];中国远程教育;2009年04期

2 甘永成;;虚拟学习社区的知识建构分析框架[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02期

3 孙学玉;王朋娇;;网络课程的交互设计[J];软件导刊;2005年12期

4 鲍平平;;利用“知识论坛”促进网络学习共同体知识建构[J];软件导刊;2007年11期

5 余明媚;李文光;钟达;王新辉;;在线讨论中知识建构与讨论话题的研究——以虚似学习社区LV为个案[J];软件导刊;2010年04期

6 李彤彤;马秀峰;;教师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建构实证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9期

7 宋述强;曾小牧;;“目的性学习”与“知识建构社群”——加拿大多伦多大学“CSILE/Knowledge Building”项目述评[J];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07期

8 汪加才;;本科操作系统课程知识体系的建构[J];福建电脑;2008年03期

9 余亮;黄荣怀;;在线协作学习支持平台的历史、现状及研究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12期

10 韩菁菁;柴孝月;;课程BBS对学生知识建构能力发展的探索[J];科技信息;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少彰;舒南飞;;数字水印的安全性研究综述[A];第七届全国信息隐藏暨多媒体信息安全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7年

2 祁鹏;宫云战;金大海;;面向故障的C++程序全局静态分析框架[A];第三届全国软件测试会议与移动计算、栅格、智能化高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齐险峰;蓝伯雄;;IT基础设施柔性分析[A];全国第十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桂志波;周德民;郑应平;;一种加时变迁Petri网的形式化描述与分析[A];199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5 孔文;史达;;产业组织中B2B电子商务发展影响因素框架构建与实证分析——技术创新视角的审视[A];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2005年会暨“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叶卫国;林飞达;韩水华;;组织采纳移动商务的影响因素分析[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信息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7 黄玉祥;郭康权;朱瑞祥;;农业装备寻标系统分析[A];农业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研究——全国农业系统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孙巍;林雪纲;钱桂琼;许榕生;;网络选课系统的生存性分析实例[A];中国信息协会信息安全专业委员会年会文集[C];2004年

9 郑利平;刘晓平;;仿真系统可靠性研究[A];中国系统仿真学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06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方慧;张贝贝;李建萍;赵全红;张青;;山东省软件产业发展模式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上)[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苏选良;成熟度分析:ERP可行性研究的新视野[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2 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电教站 封士将 广州市骏景中学 容梅;有效整合的应用模式[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曹红丽;信息化一对一:BI与BA[N];中国计算机报;2008年

4 本报特约撰稿 吴勇毅;CIO如何“过冬”[N];计算机世界;2008年

5 中央电化教育馆副馆长 王珠珠;用信息技术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N];经济日报;2010年

6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授 柯清超;中小学生学习方式面临重大变革[N];人民政协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佑镁;协同学习系统的建构与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廖振鹏;ERP系统用户满意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吴战杰;统一信息论视域中的学习及学习技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陈剑峗;体育视频语义内容分析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5 王德建;网络治理的生成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6 闫培宁;电子政务流程再造中移动技术采纳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尹龙;网络银行与电子货币——网络金融理论初探[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8 赵衍;国家信息安全战略中的互联网因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张聪慧;企业信息化投资决策风险管理与效益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10 钱冬明;协同学习的实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娟;区域性在线教师培训的知识建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玉华;Wiki环境下支持协作知识建构的学习活动设计与实践[D];西南大学;2010年

3 陈静;虚拟学习共同体中知识建构的策略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4 田秋艳;虚拟学习社区中知识建构的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汤轶辉;基于网络的“学校群”教师实践知识建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怡;基于知识建构的在线异步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艳艳;促进知识建构的虚拟学习社区动物学交互设计[D];河北大学;2010年

8 康学军;基于任务驱动的网络学习环境设计策略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9 杨惠;CSCL中学习者知识建构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10 张雪云;基于知识建构的网络课程交互活动设计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517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9517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9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