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从事实出发:运用“黑箱”理论对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审视

发布时间:2017-10-08 19:09

  本文关键词:从事实出发:运用“黑箱”理论对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审视


  更多相关文章: “黑箱”理论 体育新课程 教学效果 课程改革


【摘要】:借用"黑箱"方法的分析思路,对体育新课程改革的效果及制约体育新课程改革的源发性问题进行了分析。从教育部、体育总局等部门联合发布的相关调查数据来看,体育新课程改革的收效甚微。制约体育新课程改革取得预期效果的"源发性"问题有三:一是教育本身的制度性障碍;二是体育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不周密;三是体育新课程改革目标的检验性差。对课程改革的制度性障碍,单靠体育本身的力量很难克服。因此,在体育新课程改革的未来道路上,应当着力于课程方案的完善,特别是对课程的理论支持系统和课程的目标体系进行完善。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体育学院 西南大学体育学院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 吉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关键词】“黑箱”理论 体育新课程 教学效果 课程改革
【分类号】:G807.4
【正文快照】: 截止今年(2007)9月,我国中小学体育新课程改革将走完第6个年头。6年时间,当年的小学新生该升入初中了,而当年的初中新生也该准备上大学了。在经历了这样的改革周期之后,体育新课程也将履行完对改革以来的第一代中小学生的教育使命。值此轮回更新之际,对6年来的体育新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季浏,汪晓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后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2 谭小勇,胡容娇;高师体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3 彭军武,杨振军;对大学体育健康课程教学改革走向的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J];中国学校体育;2006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艳华;;论我国高校体育教育课程的改革[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8期

2 胡庆山;郭敏;王健;;我国体育课程实施研究评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3 王玉虎;蔡士凯;;体育新课程下体育教学现状的探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4 王洪喜;;《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状况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才智;2010年21期

5 俞海方;薛晓煜;;高职学生体能下降的原因调查及对策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12期

6 赵翠莲;;浅谈体育课程改革与学生的身体健康[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7 朱毅然;;农民工输出区域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贯彻体育新课标的现状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8 蔺文革;;新时期高师公共体育课程整体体系改革新探[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2期

9 孙桥;王德慧;;隐性知识显性化:体育教师培训新模式的探索与反思[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13期

10 黄兆媛;蒋艳杰;;重温毛泽东《体育之研究》阐释开展青少年体育之要义[J];大家;2010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海燕;上海市青少年日常体力活动测量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周乐山;长沙市3-11岁儿童BMI筛查参考值及肥胖儿童自尊水平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汪晓赞;我国中小学体育学习评价改革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胡庆山;体育课程实施主体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5 刘庆武;郴州市城区12-14岁学生超重、肥胖和低体重的流行病学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6 李思敏;澳门园本体育课程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8年

7 苏振锋;西部地区发展适用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8 马思远;我国中小学生体质下降及其社会成因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小岳;幼儿体育的制度保障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韩洪伟;临沂市三区初级中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保障机制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王寿波;新课标背景下大连市区高中田径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谭啸;湘中南地区农村初中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陈志强;东营市乡镇与城区初级中学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相关问题的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黄飞;从健康、竞技、兴趣视角审视体育教育专业田径类课程内容的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诺;上海松江大学园区普通高校田径课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葛金雷;苏北地区高中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状况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曲亮;新课标下宁波市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来明展;甘肃省部分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马勇占;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构成因素及发展对策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2 郑颂平;高校体育素质教育模式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3 曲宗湖,郑厚成,张燕;论我国高校体育改革的发展与构思[J];体育科学;1998年04期

4 刘岩,程鹏,杨可;普通高校体育教材体系与内容改革初探[J];体育科学;1999年01期

5 王宗平,庄惠华;重健身淡竞技——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实践[J];体育科学;2001年01期

6 李明学;对体育课程确立121目标的设想[J];体育学刊;2000年04期

7 胡永南,段健芝;普通高校实施体育健康课程的研究[J];体育学刊;2001年01期

8 胡活伦,魏平;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课程模式的系统设计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0年05期

9 唐小雄;从中学“素质教育”论高师学生“体育素质”的培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文玉;;体育课改中学习方式变革的误区与对策[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年11期

2 范军平;;中学体育形成性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教学研究;2009年03期

3 余周银;;新课改背景下提高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J];才智;2011年29期

4 章玮;;纠正认识偏差 正确对待运动技能教学[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黄汉辉;;体育新课程中实施愉快教育[J];新课程(教师);2010年01期

6 孔红新;;谈体育新课程的运动技能教学[J];考试周刊;2010年14期

7 王文龙;胡丹;;论体育新课程游戏的作用与发展[J];科学教育;2011年04期

8 谢晓玲;;对体育新课程“健康第一”教学指导思想的认识[J];文教资料;2006年05期

9 陈安平;;安庆地区实施体育新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10 移素林;;对“放羊”式体育课堂教学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骏;;一次国际合作教学课程的启示[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奋华;;《软件工程》课程双语教学的研究与探索[A];第三届全国软件测试会议与移动计算、栅格、智能化高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黄海宏;吴黎丽;苏光靖;;加强科研锻炼提升课堂教学质量[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4 王金美;陈桂花;;谈目标展示与教学效果[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5 张志方;王庭槐;刘甘泉;许实光;潘敬运;姚愈忠;林文健;;生理学课程教学效果和课程安排的调查分析[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6 何文波;彭克美;陈曦;胡新春;;新形势下动物解剖学的教学与思考[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分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闫秀娟;郑晓珂;;中医院校留学生生物化学教学的探索和体会[A];中医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通讯[C];2008年

8 卢其威;程红;王聪;;Matlab/Simulink在计算机控制课程教学的应用[A];第五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1)[C];2008年

9 张晓君;尚琢;肖红;;眼科护理教学中PBL模式教学效果调查分析[A];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五官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10 赵旭;张钦喜;许成顺;;对土力学课程助课实践的思考[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宋晓梦;评价教学效果,学生应有多少发言权[N];光明日报;2006年

2 记者 李让恒 通讯员 贺星辉;湖南高校“两课”教学效果改观[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山东滕州市实验小学 朱绪玲;中长跑教学要体现教学效果[N];中国体育报;2007年

4 平顶山是育才中学 郝晓阳;从数学教学来看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中的一些误区[N];学知报;2011年

5 汉中市北关小学 陈小菲;如何在教学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N];汉中日报;2011年

6 记者 王莹 马扬;辽大“最尽职教师”迎来久违的掌声[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7 周如俊;五大抓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N];中国教师报;2008年

8 记者 李凤霞;用责任演绎精彩人生[N];周口日报;2011年

9 王伟 作者单位 驻马店回族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六法[N];驻马店日报;2007年

10 山东滕州第四实验小学 时均静;教学应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N];中国体育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惠芹;教学演讲学[D];北京外国语大学;2002年

2 贾丹;反思法视角下的口译课堂教学教师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骆天庆;基于实践目的的中国景观专业生态教育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4 刘志红;学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构建与可操作性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丹;医院教学能力评价与管理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李瑛;医学生人文素质发展性评价体系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7 邱莉;教师课堂情绪调节能力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8 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任红艳;化学问题解决及其教学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吴海燕;商务汉语词汇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巴图;交往教学法在内蒙古高校体育院系搏克教学中应用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贺树青;中国人物画线描技法对时装画的启迪[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3 樊刚;成功体育教学在高校排球专项教学中运用效果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9年

4 周婧;对外汉语能愿动词的多媒体课堂教学效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唐进;基于BBS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黄富印;多媒体动画技术在篮球战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邓玉梅;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效果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宋长权;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教师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郭盛岚;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对外汉语被动句的教学效果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陆艳萍;农村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苏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957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9957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0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