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教育价值视角论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
本文关键词:从技术教育价值视角论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
【摘要】:教育技术学是一门年轻的交叉学科,对其逻辑起点的探究可以在对该学科理论体系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完善并丰富教育技术学学科体系的内容。本文从技术的教育价值视角提出了以"技术教育化"作为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并指出了教育技术工作的任务目标即使非教育化的技术教育化。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关键词】: 技术 教育价值 教育技术
【分类号】:G40-057
【正文快照】: 一、引言自1986年瞿葆奎先生[1]等在《教育研究》上撰文“教育学逻辑起点的历史考察”以来,国内教育技术界(电化教育界)也陆续开始就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问题展开了相当激烈的讨论,掀起了一股研究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热潮。逻辑起点是指一门科学或学科结构的起始范畴,是指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龙;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位——二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11期
2 赵剑;;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再探[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3 刘瑞儒;黄荣怀;;也谈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8期
4 郑旭东;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及其理论结构[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8期
5 冯秀琪;教育技术理论研究逻辑起点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6 何克抗;;关于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论证与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7 江北战;探寻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8 张有录,许兴龙;论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J];甘肃高师学报;2001年03期
9 桑新民;现代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创新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自力;CAI的理论基础和以学为中心的课件设计[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2 曹贤钟;基于任务驱动的CAI课件制作课程教学设计[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9期
3 余武;从美国教育技术定义的变迁思考教育技术的发展变化[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9期
4 李龙;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义体系——一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5 李康;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6 任剑锋,焦建英;教育技术的多元观[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7 顾明远;试论网络文化对传统教育的冲击[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8 焦建利;教育技术学元研究论纲——教育技术学若干基本理论问题探索[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9 张绍文,韩健;再论电化教育与教育技术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与建议[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10 冯秀琪;教育技术理论研究逻辑起点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承波;信息时代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变革及其运行机制[D];厦门大学;2002年
2 马治国;网络教育本质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孔凡士;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4 宫淑红;美国教育技术学的历史与范式演变[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徐晓雄;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加涅思想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梁林梅;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绩效技术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叶丽新;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整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高丹丹;基于LPSS的教师专业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孟琦;课堂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杜惠洁;德国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丹;网络教育中适应性学习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刘艳;《现代教育媒体的使用》CAI课件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单美贤;虚拟实验系统在教学中的应用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钱万正;网络支持下探究性物理实验的设计与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陈维维;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徐冬雪;“视、听、做”一体化的婴幼儿语言习得环境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毛昕;教育影像资源在中小学科学素养培养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赵瑛;“痛风临床诊治”网上智能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姜建庭;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的整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张勇;波动光学多媒体课件的研制与多媒体教学研究[D];东南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美凤;解析美国教育技术的三条历史发展线索[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8期
2 黎加厚;e-Education:电化教育的新定义──关于《电化教育研究》杂志英文译名更新的建议[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01期
3 乔立恭;在进展中对电化教育再认识[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05期
4 何克抗;也论教学设计与教学论——与李秉德先生商榷[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5 李康;美国教学技术与我国教学论之比较[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6 赵宏,杨开城,李秀兰;关于教育技术学学科体系基本框架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7 李龙;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义体系——一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8 李龙;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位——二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11期
9 李康;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10 任剑锋,焦建英;教育技术的多元观[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刊创刊30周年纪念座谈会暨“外语教育技术”专题论坛启事[J];外语电化教学;2011年03期
2 蓝塞;;教育技术西部论坛暨东、西部教育技术院长/系主任研讨会9月举行[J];远程教育杂志;2011年04期
3 林格;;教育在教育之外[J];教育;2011年21期
4 孙静;;教育技术之我见[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5期
5 苏显;陈捷;张帆;;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实践教学体系中作用的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1年07期
6 金生,
本文编号:9962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996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