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的儿童英语学习活动设计研究——以攀登英语学习实验为例
本文关键词:基于信息技术的儿童英语学习活动设计研究——以攀登英语学习实验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攀登英语学习实验 信息技术 学习活动 儿童英语学习
【摘要】:学习活动在儿童英语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攀登英语学习实验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分别为儿童设计了适合学校和家庭的英语学习活动。除了基于信息技术的学习活动设计这一重要特点外,攀登英语学习活动还具有以儿童为中心、多元主体参与设计、学校和家庭学习活动有效整合以及"迭代设计"使活动不断改进和完善等特点。攀登英语学习活动的开展有效促进了儿童英语口语能力及其综合素质的发展。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
【关键词】: 攀登英语学习实验 信息技术 学习活动 儿童英语学习
【基金】:国家攀登计划(95-专-0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基于脑科学、心理科学和信息技术整合的学生英语教育促进方案研究” 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培训项目“提高北京市农村小学英语教育质量的实验研究” 农村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培训项目的资助。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学习活动在儿童英语学习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作为一项以提升我国小学儿童英语口语能力为核心的实验,攀登英语学习实验通过设计有效、丰富的学习活动,使儿童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进行英语口语的学习和运用,促进儿童英语口语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发展。由于小学儿童独特的认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蒋家傅;论情境学习活动的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2 刘炜;英语课程教学的活动本质论[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5年04期
3 高文;建构主义学习的特征[J];全球教育展望;1999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青;学习活动建模[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涛;刘宏哲;;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Java语言教学中的应用[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2 李春风;;中学化学“研究性学习”之我见[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3 王淑敏;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评价策略的建构[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4 顾永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述评与教育启示[J];常熟高专学报;2004年06期
5 刘湘庭;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大学英语网络教学体系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管满宁;抛锚式教学模式对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对话教学的启示[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钟志贤;新型教学模式新在何处(下)[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8 钟志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9 张秀红,范文贵;创新教育与“对话”[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罗仙金;简析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及教学方法[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喻平;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式及教学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李善良;现代认知压观下的数学概念学习与教学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朱德全;问题系统教学设计探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王文静;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张桂春;激进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杨东;儿童解决学科问题认知模型的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邵光华;数学样例学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陈焕章;中小学引入职业活动的探索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高文;基于问题解决的数学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彭虹斌;课程组织研究——从内容到经验的转化[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哲;计算机辅助教学和演示实验教学对物理空间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2 孙卫华;以建构主义为指导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设计[D];河北大学;2000年
3 李林;三种认知语言观与外语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张宏涛;论网络时代的教师角色[D];河南大学;2001年
5 吉丹如;建构主义教育观与中学教学素质教育[D];扬州大学;2001年
6 洪显利;组块构建记忆策略训练,提高高一学生英语词汇学习质量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李冬青;试论建构主义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刘松鹤;建构主义在生物教学应用中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9 陈晏辉;创造性教学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10 张业圳;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数学教学[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奇,孙燕青;多媒体条件下儿童英语学习的效果与影响因素[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胡小勇,祝智庭;学习对象——网络教学技术的新理念[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3 杨宁;元认知与教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年03期
4 郝志军,徐继存;教学模式研究20年:历程、问题与方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23期
5 袁维新;课堂教学建模的理论和方法[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年05期
6 陈代娟;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与步骤的探讨[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6期
7 温梅,马国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教师的影响[J];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11期
8 郑毓信;学习理论的现代发展及其教学涵义[J];数学教育学报;2004年01期
9 汪霞;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教育观的演变[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12期
10 章伟民;建构主义及其教学设计原则[J];外语电化教学;2000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玉勤;;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意义[J];陕西教育(行政版);2010年Z1期
2 ;上海基础教育信息技术前沿应用[J];上海教育;2011年Z2期
3 李争;;浅析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劣[J];科技信息;2011年21期
4 周海芸;;信息技术与物理的整合[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19期
5 ;东软NetEye十五周年系列之“东软安全演义”[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1年07期
6 ;化繁为简 条码信息技术助推管理升级[J];硅谷;2011年12期
7 李艳;;研究性学习,助推信息技术教学扬帆远航——浅谈研究性学习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2期
8 邸广才;;网络会计研究[J];现代商业;2011年26期
9 钟世英;;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的思考[J];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学研版);2011年04期
10 张蕾;;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最优化[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勤攀;;论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2 陈崇娟;;论信息技术在学术交流中的应用[A];信息时代的学术交流——中国科协第四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李琳;;信息技术与土地利用规划、基本农田保护[A];2006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黄建明;陈敬;;构建校外教育的信息化舞台[A];普适计算及其软件新技术——第三届长三角计算机科技论坛文集[C];2006年
5 程浩军;李欣;;论信息技术在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应用[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7卷)[C];2007年
6 韩跃平;;信息技术在学术交流中的应用研究[A];信息时代的学术交流——中国科协第四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郭宗文;;企业信息化环境下内部控制框架的探讨[A];第九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下)[C];2010年
8 赵景华;赵炳新;;论基于信息技术的企业核心能力培育[A];跨世纪的中国企业改革和发展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9 谢玉林;;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教学环境和教师地位[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彭文;;GIS新技术对海事测绘的影响探讨[A];中国航海学会航标专业委员会测绘学组学术研讨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明伟 编译;信息技术管理及其重要性(下)[N];中国审计报;2009年
2 马博;信息技术扮靓精彩奥运[N];中国电子报;2008年
3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李晓平;信息技术教研之我见[N];中国电脑教育报;2010年
4 大邑县龙凤小学 彭霞;信息技术让小学英语教学更精彩[N];中国电脑教育报;2010年
5 大方县坡脚中学教师 魏俊生;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N];毕节日报;2010年
6 江苏省东台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 王]Z;如何在信息技术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N];中国电脑教育报;2010年
7 临川区罗针中心小学 徐振堂;浅谈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N];抚州日报;2010年
8 阮怀颖 广东省番禺中学;信息技术与英语口语教学的整合[N];中国教师报;2010年
9 镇江市京口区实验小学 赵春蓉;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习能力[N];江苏经济报;2011年
10 金湖县银集镇中心初中 万钊;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N];江苏教育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正翔;批判与超越[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朱广君;基于IT的建筑企业价值链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3 张倩苇;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技术与课程发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杨建荣;信息技术植入与组织结构重组[D];上海大学;2008年
5 陈宁;基于IT的多项目共享资源均衡配置模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6 黄晓春;碰撞与融合:信息技术嵌入政府部门运作的机制研究[D];上海大学;2008年
7 黎日隆;中药知识管理与信息技术系统模型[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孙坦;数字图书馆理论与发展模式研究[D];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2000年
9 孟琦;课堂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徐作宁;动态环境下企业战略信息系统规划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中华;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效能差异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2 崔晓慧;信息技术环境下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3 张海燕;在VB程序设计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4 孔鲲鹏;基于信息技术的高校自主学习环境的构建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洪寿宁;基于项目组合方法的信息技术项目管理模式及其应用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6 王红明;克什克腾旗教师进修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现状调查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玉新;基于知识管理的网上协作学习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8 沈健;信息技术与大学物理课程整合的设计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9 郑建秋;信息技术环境下研究性学习实施策略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夏广萍;信息技术支持的多元智能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973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997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