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于右任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1 07:33

  本文关键词:于右任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于右任 教育 思想 实践


【摘要】:于右任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时期的一位重要先驱,,他是孙中山先生最坚定的盟友,是国民党的重要元老之一,一生投身于三民主义的宣传和斗争。期间他还十分重视中国教育的改进和发展,并且直接领导参与了很多重要的教育实践活动,形成了他自己独有的教育思想,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并且影响深远。本文对于右任先生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做了系统的研究,以更加丰富于右任的个人研究。文章总共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首先对目前于右任的研究现状做了简要的概况,然后论述了本研究课题的目的和意义,以及所期价值。 第二部分,主要讲述于右任教育思想的萌芽、发展与形成。共分为三个小节,第一节讲述幼时的艰苦,求学的不易,是其教育思想的萌芽时期;第二节讲述少年时期的于右任在学习中脱颖而出,但他渐渐开始厌恶传统死板的八股制度,是其教育思想的发展时期;第三节讲述青年于右任远赴上海结识良师马相伯,接触到更好的学习氛围后渐渐形成了他的教育思想,这是于右任教育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 第三部分,主要讲述于右任的教育实践活动。共分为两个小节,第一节主要讲述于右任在上海时期与复旦大学的创办、与中国公学的创办、与上海大学的创办。第二节主要讲述于右任在家乡和其他地方的教育实践活动,主要包括了于右任与西北农学院的创办、与三原县民治学校的创办、岳池县新三小学的创办、以及靖国军时期创办的部分地方学校,这是于右任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时候,经过教育实践活动的检验,于右任的教育思想最终成熟完善。 第四部分,主要讲述于右任的教育思想述评。共分为两个小节,第一节讲述了其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了他注重教育的普及和教育方针的确定、重视教授内容以及教科书的编订、军国民教育思想、多学科融合以掌握学以致用的能力、平民教育思想等主要思想。第二节讲述了其教育思想的特点,主要包括爱国性是贯穿其教育思想的主心骨、民主自由性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特征、利用报业,诗文致力于社会教育。 结论部分,主要对于右任教育思想和实践活动作出了总体评论,总结出于右任教育思想中值得我们当今仍需要学习的地方。总结借鉴前人的优秀思想,会让我们的教育改革之路做越走越宽。
【关键词】:于右任 教育 思想 实践
【学位授予单位】:延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40-09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3
  • 一 选题意义10-12
  • 二 研究综述12-13
  • 一、于右任教育思想的形成13-22
  • (一) 于右任教育思想的萌芽14-15
  • 1. 出生寒苦,社会动荡,家境窘迫14
  • 2. 童年于右任初识书中洞天14-15
  • (二) 于右任教育思想的发展15-19
  • 1. 从师毛班香、毛汉生父子,习得诗文书法精髓15-16
  • 2. 父子相揖背文章,伯母严格育出才16-18
  • 3. 少年于右任小有所成,渐渐讨厌八股旧学18-19
  • (三) 于右任教育思想的形成19-22
  • 1. 鼓吹反清革命,被迫亡命上海19-20
  • 2. 结识大教育家马相伯,开启自己的教育之路20-22
  • 二、于右任的教育实践活动22-31
  • (一) 于右任在上海的教育实践活动22-27
  • 1. 于右任与复旦大学的创办22-24
  • 2. 于右任与中国公学的创办24-25
  • 3. 于右任与上海大学的创办25-27
  • (二) 于右任在陕西及其他地方的教育实践活动27-31
  • 1. 于右任创办三原县民治中学27-29
  • 2. 于右任催生的西北农学院29-30
  • 3. 于右任创办的其他地方教育30-31
  • 三、于右任教育思想述评31-43
  • (一) 于右任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32-39
  • 1. 确定普及教育和教育方针32-33
  • 2. 改革教科书和教授内容33-34
  • 3. 军国民教育思想34-36
  • 4. 多学科融合,学以致用的教育思想36-38
  • 5. 平民教育思想38-39
  • (二) 于右任教育思想的特点39-43
  • 1. 爱国性是于右任教育思想的主心骨39-40
  • 2. 民主自由性是于右任教育思想的重要特点40-42
  • 3. 利用报业、诗文致力社会教育42-43
  • 结论43-46
  • 参考文献46-49
  • 致谢49-50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50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宪明;杨琥;;五四时期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二阵地——《晨报副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贡献与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钱斌;;学术自由与制度保障——以中央研究院为例[J];安徽史学;2010年04期

3 何建国;;《孙文学说》初版探微[J];安徽史学;2011年01期

4 王尤清;;民国前期南北地缘话语与政治演进[J];安徽史学;2012年02期

5 陶季邑;;孙中山晚年才将其“大同主义”与“共产主义”等同起来[J];安徽史学;2012年03期

6 杨振华;探析孙中山疏离新文化派的原因[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7 魏春明;;论孙中山文官考试思想及其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罗衍军;;孙中山土地利用思想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8期

9 昝智海;于右任对“三民主义”思想的宣传——以他的《民立报》政论为中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10 章征科;;清末民初知识分子趋新意识的成因及特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华;;努力提高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创新能力[A];提高领导创新社会管理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于建福;;孙中山中庸教育哲学思想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陈欣德;;“荣辱纷纷满眼前”——从陆荣廷的巴孟岩题诗看其晚年的荣辱观[A];陆荣廷与龙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虞坤;;评护法运动中的岑春煊[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5 陈新余;;中国钱币学的研究对象再研究[A];西部金融·钱币研究——2008陕西省钱币学会论文汇编[C];2008年

6 杨立强;戴鞍钢;;孙中山推进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构想[A];近代中国(第一辑)[C];1991年

7 齐卫平;;孙中山向西方寻找真理途程的历史考察[A];近代中国(第二辑)[C];1991年

8 邵雍;;唐继尧与孙中山的关系略论[A];近代中国(第二十辑)[C];2010年

9 唐德中;;力谋中国之统一——孙中山祖国统一思想论析[A];“辛亥革命与20世纪中华民族振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耿云志;;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与国民党的政治实践[A];“辛亥革命与20世纪中华民族振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胜利;民国政府西北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张卫莉;孙中山经济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何建国;领袖著作与意识形态:孙中山著作的出版与传播研究(1919—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茜;民国时期上海民俗书刊出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晓娟;新闻舆论与民初政局[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白基龙;一战后中韩民族主义的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鲁法芹;《东方杂志》与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D];山东大学;2011年

8 朱静辉;地权增值分配的社会机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王晓峰;民国宪法在新疆的实践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10 李锦峰;国民党治下的国家与工人阶级,1924-1949[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媛媛;近现代中国国家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彬;慈善意识:我国慈善事业的伦理困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炜中;试论当代中国和谐文化建设[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春志;民国文官抚恤制度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雷;信息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丹丹;清末民初于右任革命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黄燕;中国国民党干部培养体制变革研究(1924-1945)[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玉霞;理想与现实[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9 孙改丽;旗袍之美—民国时期女性伦理与旗袍[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1年

10 叶波;影响文理科分合的文化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720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0720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0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