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关系的形成:保护情境中母亲和婴儿的作用
本文关键词:依恋关系的形成:保护情境中母亲和婴儿的作用
【摘要】:母婴依恋是婴儿期形成的首要关系之一,同时也是影响儿童早期社会化的关系性背景。以亲子互动中形成依恋安全感差异的相关研究为基础,从特质观、领域特殊观和社会认知观的角度对它们进行梳理,有助于提炼出母亲的敏感性、特定的互动情境以及儿童的社会预期分别在预测母婴依恋关系中的作用。3种研究取向的整合有赖于细致地区分特质观和社会认知观在看待亲子互动中双方情绪状态、认知能力和回应过程上的差别;制定新的依恋干预方案应当以提高父母识别和应对婴儿消极情绪的能力,以及为婴儿提供适当的依随性学习经验为目的。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北京市"学习与认知"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依恋 母亲敏感性 领域特殊性 社会预期
【基金】:2011年度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1JYB009) 2013年度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组建设项目(028135303000)资助
【分类号】:B844.1
【正文快照】: Bowlby将依恋定义为个体与生活中特定对象间强烈的情感联系(Thompson,2006)。在婴儿期,儿童通过与主要照料者持续不断地交往,逐渐形成依恋关系及其内部工作模式。内部工作模式是一种心理表征,它既反映了儿童与照料者之间情感联系的质量和心理预期的性质,同时也会对他们日后形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丁艳华;徐秀;王争艳;李慧蓉;王卫平;;影响母婴依恋关系的家庭因素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年09期
2 王争艳,刘迎泽,杨叶;依恋内部工作模式的研究概述及探讨[J];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05期
3 林青;王争艳;卢珊;梁熙;贺琼;王朝;胡若时;;从母亲的敏感性到学步儿的依恋安全性:内部工作模式的桥梁作用[J];心理学报;201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智;;紊乱型婴儿的依恋特性研究进展[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6年03期
2 蒋玉梅;王亚琨;罗婷婷;徐亮;张进辅;;大学生父亲依恋状况调查[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1年04期
3 丁艳华;徐秀;王争艳;李慧蓉;王卫平;;母婴依恋的代际传递性和跨时间的稳定性[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年06期
4 丁艳华;徐秀;王争艳;李慧蓉;王卫平;;母婴依恋关系对幼儿认知和行为发展的影响[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年12期
5 魏明丽;;依恋研究进展及其影响因素[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申庆良;;成人依恋理论研究综述[J];华章;2009年23期
7 马小亮;段春媛;;依恋研究述评[J];怀化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毕建强;杨彦春;;抑郁症患者成人依恋与防御方式研究[J];华西医学;2008年03期
9 魏征新;霍莉钦;;大学生社交焦虑与成人依恋类型关系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08期
10 徐艳丽;高志华;李建明;;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成人依恋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荣;儿童社会关系概念化的特点及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3 周亚娟;完美主义形成的相关因素及其与学业成绩、抑郁的关系[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4 丁艳华;母婴依恋关系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幼儿期认知和行为发展作用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5 顾思梦;成人依恋影响大学生抑郁的心理机制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娟;不同依恋风格大学生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及其教育意义[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丽双;大学生成人依恋与人际信任、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慧珍;初中生情绪调节策略的结构及其与亲子依恋、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张燕舞;初中生心理一致感及其与依恋、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张洪雨;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与其依恋内部工作模式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黄智扬;依恋风格对不同情绪下情感信息加工的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周宇峰;青年学生的同伴信任感知对其自信状况的影响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林安琦;中学生自我概念与同伴关系、亲子依恋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慧;重庆市犯罪青少年攻击行为特征、影响因素及随访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10 巢东蕊;大学生学校适应与成人依恋、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汕头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丁艳华;王争艳;李惠蓉;迟兆艳;徐秀;;上海62例婴幼儿依恋类型及相关心理发育的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年02期
2 尤瑾;郭永玉;;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型[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陈会昌,梁兰芝;亲子依恋研究的进展[J];心理学动态;2000年01期
4 王争艳,刘迎泽,杨叶;依恋内部工作模式的研究概述及探讨[J];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05期
5 纪林芹;张文新;;发展心理学研究中个体定向的理论与方法[J];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11期
6 安芹;影响儿童依恋风格形成的家庭因素[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剑虹;栾敏娜;朱s,
本文编号:10864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086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