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性情绪调节预期量表在中国大学生中的初步修订
本文关键词:负性情绪调节预期量表在中国大学生中的初步修订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生 负性情绪调节预期量表 信度 效度
【摘要】:目的:探讨负性情绪调节预期量表(NMR Scale)在中国大学生被试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采用中文版负性情绪调节预期量表对629名大学生被试进行施测,并依次对该量表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以及信效度检验。结果:中文版负性情绪调节预期量表(NMR-C)具有单维结构特性,由20个项目组成,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NMR-C单维结构模型与数据拟合良好;相关分析显示NMR-C与情绪调节策略、抑郁、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等效标之间相关显著;信度分析发现NMR-C的Cronbachα系数为0.85,分半信度为0.83,4周后重测信度为0.75。结论:NMR-C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可以较好地适用于中国大学生被试。
【作者单位】: 阜阳师范学院教育学院;阜阳科技职业学院基础教学部;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人文学院;阜阳师范学校学前部;
【关键词】: 大学生 负性情绪调节预期量表 信度 效度
【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中学教师情感教学行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2013SQRW136ZD) 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以情优教’视域下中职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G14134)
【分类号】:G449
【正文快照】: Catanzaro和Mearns[1]于1990年提出了“负性情绪调节预期”(Negative Mood Regulation Ex-pectancies,NMRE)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人们关于“某些行为或认知可以有效缓解其自身负性情绪状态”的信念。目前,负性情绪调节预期正逐渐成为国外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有研究发现,负性情绪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萍;张敏;卢家楣;;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在中国大学生中的试用结果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玉洁;窦凯;刘毅;;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修订[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2 杨莉萍;高石;;高职生情绪调节的自我效能感与自尊和抑郁的关系[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3 金戈;;我国青少年情绪调节测量的本土化研究[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3年06期
4 王琦;俞国良;董妍;周浩;;无聊倾向与主观幸福感:情绪调节效能感的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4年01期
5 杜变;;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人际关系与幸福感关系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8期
6 方春艳;余明东;;大学生情绪调节效能感问卷的修订及应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年07期
7 李晓云;史运芳;;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理论及实证研究[J];科技信息;2011年26期
8 吕勇;张维维;;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编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年09期
9 李淑芳;刘慧瀛;;家庭教养方式对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影响[J];学理论;2014年08期
10 王玉洁;窦凯;聂衍刚;;高职生大五人格与生活满意度:情绪调节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田学英;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结构、作用机制及影响因素[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庆华;高中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家庭功能、学校人际环境的关系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晓云;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及其正念干预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3 车海燕;武警消防官兵职业压力与抑郁的关系: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魏素雅;初中英语学优生和学困生的自我效能感与成绩的相关性对比研究[D];鲁东大学;2012年
5 马思;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训练对高中生学业情绪影响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6 张淑敏;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人际关系自我效能感和高中生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及干预方案设计[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7 薛利;高中生人格特质、情绪调节效能感对学业压力应对策略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8 何鹏;监狱干警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王栋钦;情绪智力对利他行为的影响—移情的中介作用[D];浙江大学;2013年
10 黄亚萍;中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文书锋;汤冬玲;俞国良;;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应用研究[J];心理科学;2009年03期
2 钱铭怡,武国城,朱荣春,张莘;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的修订[J];心理学报;2000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读者来信[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1年04期
2 肖幼林;谈强化中国大学生的现代民主意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3 李强;;《留学的抉择》:同类书中的佼佼者[J];全国新书目;2002年08期
4 ;《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成立编委会并召开第一次编委会年会[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3年10期
5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站正式开通[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招商银行携手名企共同关注中国大学生就业[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年10期
7 ;《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寻找我身边的求职明星”活动[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年03期
8 ;《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寻找我身边的求职明星”活动[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年06期
9 徐志红;;试析中国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邹云龙;;寻找中国大学生就业的“基层”[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占安;;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大学生[A];“邓小平理论与21世纪中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王兵;苑奇辉;曹天民;;关于中国大学生心智脆弱的分析与预警[A];校园拒绝邪教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反邪教协会第六次报告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3 岳晓东;;培养幽默品质——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许声宏;杨旖旎;;空手道运动在中国高校的推广及管理[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5 吴荣先;RonaldF.Levant;;性别和社会发展对中国大学生男性观念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6 吕媛媛;赖胤兆;;一英里亚极限跑测试中国大学生VO2max的有效性验证研究[A];2013年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年会暨“运动与健康”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晓森;首届“中国大学生自强奖学金”颁发[N];人民日报;2008年
2 记者陈欣然;津门三学子成“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N];天津教育报;2009年
3 杨妤;第二届中国大学生公益论坛举行[N];人民政协报;2007年
4 记者 黄征邋通讯员 周苏展 黄伟;当选全国自强之星标兵[N];长江日报;2008年
5 刘晓星 记者 徐天宇;鞍山4人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N];鞍山日报 ;2008年
6 记者 黄永礼;四学子自强获殊荣[N];安徽日报;2009年
7 记者 张守帅;我省3学子当选“自强之星标兵”[N];四川日报;2009年
8 记者孟进 柏蓓;激发中国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N];中国民航报;2009年
9 记者 余依霖;《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发布[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4年
10 曾湘泉;关注中国大学生就业[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俊峰;当代中国大学生社会角色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2年
2 游戚东梦;论美国大众文化对中国大学生的影响[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3 杨默雨;中美跨文化交际中中国大学生礼貌意识偏差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2年
4 孙艺闻;网络舆论的不良因素对中国大学生个人道德观的影响及对策[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3年
5 赵翠翠;90后中国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调查[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天君;关于中国大学生校园跨文化接触的定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贺艳荣;基于扎根理论的中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安凯;重庆毕业生的就业困难对社会稳定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2年
9 郑晓磊;当代中国大学生称赞语性别差异问题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10 易艳;20世纪30年代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864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086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