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什么样的“共同体”可以称作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对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理论的审视与反思

发布时间:2017-12-06 01:21

  本文关键词:什么样的“共同体”可以称作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对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理论的审视与反思


  更多相关文章: 专业学习共同体 成员资格 冲突管理 专业自主权 制度化


【摘要】:从成员资格的异质或同质、如何理解共同体中的冲突、如何保障教师个体性和专业自主权以及共同体中行政结构因素与制度化的必要性等几个方面,本文重新审视和反思了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理论原有的标准或理念,例如,共享价值观、和谐的同侪关系、集体行动与合作、去行政化等。本文希望借此打破关于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浪漫化、想当然的认识和想象。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这一看似单一的概念中,蕴含着多样化的理解,不应刻意追求理论概念的清晰性而放弃概念背后丰富的实践形态。
【作者单位】: 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451.7
【正文快照】: 将教师群体改造成专业学习共同体(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已成为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模式,是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教师教育改革的主要范式之一。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效能改进和学生学业的积极影响已获得西方许多实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家厚,吴新叶;社区治理:对“社区失灵”的理论与实践的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贾中海;;正当与善——桑德尔对罗尔斯“正当优先于善”的批判[J];北方论丛;2006年02期

3 毛振军;;公共政策制定的政治哲学思考[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4 宁乐锋;;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对社群主义的超越——基于方法论视角的分析[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谢晖;社会有序:法律调整的正当目的[J];比较法研究;2000年04期

6 谢晖;论诠释法律的相对合理原则[J];长白学刊;2002年01期

7 贾中海;个人与社群——马克思主义对社群主义与自由主义的批判与超越[J];长白学刊;2005年05期

8 易晓佩;;互惠式教师学习社群:内涵、意义及建构策略[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09期

9 邬泽天,周健;试析公民社会充分发挥作用的条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10 王芳;;论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迥异的自我实现观[J];沧桑;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春水;;试论公共卫生伦理学的基本原则[A];生命伦理学通讯(2009年第1期)[C];2009年

2 王章基;;论我国绩效正义的提出[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矫海霞;;从伦理学视角看民间组织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8年

4 滕世华;;谁更偏好大政府——基于一种学理性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江必新;邵长茂;;共享权、给付行政程序与行政法的变革[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庆华;城市空间类隔离[D];吉林大学;2011年

2 龚培渝;通过对话寻求承认[D];吉林大学;2011年

3 张喜梅;中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4 王升平;自然正当、虚无主义与古典复归[D];复旦大学;2011年

5 施向峰;现代政治道德的内在理路[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6 张书清;金融法理念论纲[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7 潘从文;我国有限合伙私募股权基金治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陆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中国多元文化发展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9 侯保龙;公民参与重大自然灾害性公共危机治理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10 荀明俐;从责任的漂浮到责任的重构[D];黑龙江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付克锋;中国社会发展良性利益互动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边国锋;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侯智t@;论社会工程主体的伦理责任[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晨霞;约定客观:罗蒂的“弱”相对主义思维方式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刘波;农村基础设施有效供给的需求表达机制[D];西北大学;2011年

7 高博雅;论媒介权力的理解与表达[D];吉林大学;2011年

8 覃雯静;个人主义[D];西南大学;2011年

9 雷炎;国际私法上的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杨文;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品第三部门供给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语;;从专业学习共同体看校长角色[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6年02期

2 宋萑;;校本教师发展与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建构[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1期

3 李瑾瑜;;学校应当成为专业学习共同体[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15期

4 郑汉文;程可拉;;论专业学习共同体[J];教育评论;2008年05期

5 潘佳丽;;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构建[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6 蒋福超;刘正伟;;专业学习共同体视角下的教研组变革[J];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10期

7 李树英;林淑文;;专业学习共同体发展中的失衡与对策[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李娟;彭希林;;专业学习共同体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04期

9 陈晓端;任宝贵;;当代西方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J];当代教师教育;2011年01期

10 谢明辉;;美国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特征[J];思想理论教育;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姜红侠;;领导变革:让教师专业共同体从点到面[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语文建设卷)[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李建忠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萨丽·托马斯;教师专业发展的中国“烙印”[N];中国教育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商利民;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黎进萍;专业学习共同体中的教师专业发展:美国的实践及启示[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孟芳;西北农村学校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曾晓瑾;美国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实践模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5 罗移山;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教研组转型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6 郝德贤;教师合作:理念、问题与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芮先红;有效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英国EPLC项目的经验及启示[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家全;学校文化作为一种管理[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2568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2568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2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