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适龄儿童受教育机会权调查与分析
本文选题:适龄儿童 切入点:受教育机会权 出处:《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年07期
【摘要】:通过对山西省10个市20个县121所中小学适龄儿童受教育机会权的调研表明,山西省适龄儿童受教育机会权的保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体现为:九成适龄儿童能够就近入学;七成以上的适龄儿童能够按时入学;近六成适龄儿童实现了免试入学。但山西省适龄儿童受教育机会权保障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适龄儿童家校距离较远、推迟入学的现象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学校乱收费现象依然严重、免试入学不彻底。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撤点并校"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家长观念落后,入学制度缺乏灵活性;优质教育资源稀缺,滋生了极大的教育"寻租"空间;二元格局依然明显,择校现象普遍存在。有效保障适龄儿童的受教育机会权,可采取以下措施:因地制宜设置学校,注重教育公平;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促进教育均衡;缩小校际差异,消除"寻租"根源;保障适龄儿童的受教育机会权,消除一切不利因素。
[Abstract]: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20 counties and 10 cities in Shanxi Province in 121 schools of school-age children's education opportunity right shows that Shanxi province school-age children's education opportunity right protection has made some achievements, mainly include: 90% of school-age children to the nearest school; more than 70% of school-age children can go to school; nearly 60% of school-age children realize the entrance examination. But Shanxi province school-age children's education opportunity righ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such as school-age children home school part of the distance, there is still a certain extent the phenomenon of delayed admission fees, school phenomenon is still serious, the entrance is not complete. The reason mainly lies in the withdrawal point and the "the lack of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planning; parents concept behind the admission system is lack of flexibility; scarcity of high-quality educational resources, which greatly education rent-seeking space; two yuan pattern still obvious, common phenomenon There are opportunities for education. The right effective protection of school-age children, can take the following measures: to set up schools, pay attention to education fairness;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mote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to reduce the inter school differences in eliminating the "Rent-seeking" origin; security education opportunity right of school-age children, to eliminate all the negative factors.
【作者单位】: 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晋城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教育部重点课题《农村儿童受教育权的实现状况研究》(课题编号:12YJA880018)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5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姜国强;;寻租、分配关系失衡及其矫正对策[J];现代经济探讨;2011年05期
2 杨东平;教育公平是一个独立的发展目标——辨析教育的公平与效率[J];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3 范先佐;郭清扬;;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成效、问题及对策——基于中西部地区6省区的调查与分析[J];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4 陈向红;;有关受教育机会平等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15期
5 陈永森;寻租及其对寻租的治理[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6 程斯辉;人权视野中的受教育权问题初探[J];教育学报;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毅芳;符少辉;;构建和谐社会中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思考[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6年03期
2 王晓慧;;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三个问题——一种教育社会学分析的视角[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1期
3 刘秀峰;张丕芳;;论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的要义[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09期
4 李雁;;浅论高等教育的公平和效率[J];沧桑;2010年04期
5 蓝威;;论教育公平思想的历史演进及法理思考[J];沧桑;2010年06期
6 王先根,王后根;当前中国寻租活动的主要特点剖析[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7 王世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教育公平研究综述[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年08期
8 林丹;;布局调整,渐行渐远——兼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过程中地方政府的改革智慧[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年06期
9 刘善槐;;我国农村地区学校撤并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东中西六地的调查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年05期
10 骆诺;;公共选择理论视角下的政府失灵及对策[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秀峰;;论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的要义[A];走进新农村——西南大学研究生《含弘论丛》[C];2010年
2 管艳琴;王鹭娟;;完善财政拨款体制 促进高等教育公平[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燕玉铎;我国高等教育生产率及其增长方式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张洪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的利益博弈[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振存;文化视阈下城乡教育公平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李习凡;重点中学精英式再生产机制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张妹芝;促进平等,追求卓越[D];河北大学;2011年
7 李秉中;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朱金花;教育公平:政策的视角[D];吉林大学;2005年
9 湛卫清;人权与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惠淑;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目的需要之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臻;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公平性对高等教育效率影响的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王祖联;高考移民:基于教育公正的审视[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魏杏杏;社区建设背景下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陈井婷;教育均衡发展视域下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胡妙;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村学前班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魏翔飞;现阶段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7 徐涛涛;我国成人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朴红月;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布局调整政策执行与影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王学峰;新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8年
10 陈明月;可行能力视角下的中国农村教育公平性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东林;;破除行业垄断的“权力外壳”:促进分配公平的一种改革思路[J];财政研究;2010年02期
2 曹巍;租、寻租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江苏社会科学;1996年04期
3 林跃勤;;房价失控与政府调控[J];宏观经济研究;2010年05期
4 任重;周云波;;垄断对我国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到底有多大?[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04期
5 单东;;中国石油行业行政垄断的成因、危害及解决之对策[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年05期
6 崔建华;;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政府公权力干预不规范问题研究[J];经济问题;2010年11期
7 李健;西方寻租理论探析[J];经济学家;1997年04期
8 万安培;租金规模的动态考察[J];经济研究;1995年02期
9 陈宗胜,周云波;非法非正常收入对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响及其经济学解释[J];经济研究;2001年04期
10 王小鲁;;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现状、问题及对策[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贺卫;寻租的政治经济学分析[D];上海财经大学;199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初越;中国呼唤教育公平[J];决策探索;2005年06期
2 唐琼;;论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秦平;;促进教育公平的探索[J];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18期
4 ;2007年度全省教育工作会议部署 着力推进教育公平 促进和谐安徽建设[J];安徽教育;2007年02期
5 ;教育w鸞J];教育;2007年13期
6 张红蕊;;教育公平何时突破“玻璃天花板”[J];云南教育(视界综合版);2007年03期
7 平泳佳;薛婷彦;;“教育公平是我最牵挂的事情” 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与农民工子女共迎开学[J];上海教育;2008年05期
8 王艳艳;陈齐龙;;促进我国教育公平的财政投入对策研究[J];经济视角(下);2008年06期
9 石宪华;;孔子兴办私学与公平教育[J];吉林教育;2008年30期
10 乔小明;;以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公平 实现城乡教育统筹发展[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丘利进;;浅论教育公平与民办教育[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2 肖明华;冶进海;;民办学校在教育公平中的和谐作用[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3 肖明华;冶进海;;民办学校在教育公平中的和谐作用[A];中国民办教育大典[C];2010年
4 杨璐情;;教育公平是一种力量[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5 张彤华;;教育公平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6 权力;;农村的教育贫困与实现教育公平[A];《资本论》与贫困问题研究——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朱贤勇;;实现教育公平 构建和谐农村[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讨会文章选编[C];2007年
8 马欣;;促进教育公平与建设和谐社会[A];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全国社科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二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冯星灿;;试论高考“非考试竞争”与教育公平[A];探索与创新——《高校招生》杂志理论研究专辑[C];2009年
10 李涛;邬志辉;;中国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什么统筹?什么改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视阈下的“统筹治理论”建构[A];2010年农村教育高端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关注教育公平[N];大连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胡洪月;教育公平[N];河北农民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马小丽;努力实现教育公平均衡和谐发展[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9年
4 本报特约记者 周兆军;期待教改新局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N];中国改革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倪蔚薇;教育公平,看高位均衡[N];无锡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刘淼;纵深推进素质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N];青岛日报;2009年
7 张文铨;推动教育先行促进教育公平[N];闽北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蒋廷玉 本报实习生 葛灵丹;教育公平,如何变薄弱点为着力点[N];新华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郑峥;促进教育公平 普惠城乡学生[N];宁夏日报;2010年
10 罗芝家;富顺教育今年重点抓好十项工作[N];自贡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师东海;教育公平的政治学思考[D];吉林大学;2011年
2 王振存;文化视阈下城乡教育公平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王瑜;公平视域下美国义务教育改革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4 蒋云芳;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联邦政府以促进公平为核心的基础教育改革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5 李淼;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城乡二元结构基础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6 崔青松;教育公平视阈下W县义务教育经费的历史考察(1978-2011年)[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7 朱金花;教育公平:政策的视角[D];吉林大学;2005年
8 李海生;教育券政策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朱永坤;教育政策公平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庞超;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瑞典基础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润洲;我国现阶段教育公平问题的理论探讨[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2 任荣;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公平[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慧兰;陕西省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施盛威;和谐社会视阈中的教育公平[D];苏州大学;2007年
5 焦红艳;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农村教育公平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7年
6 叶纪林;试论教育公平[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7 刘伟;教育公平问题的伦理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8 苏颖怡;教育公平的理论与实践[D];复旦大学;2008年
9 张露;农村义务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10 海洁;促进教育公平的政府行为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608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660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