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技术丰富环境下学习力构成要素:一项探究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8 14:03
  构建技术丰富环境下的学习力是"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技术在教育领域深入应用的新议题。在阐明技术丰富环境下学习力内涵基础上,以上海闵行区电子书包项目为实践背景,通过一项探究设计研究技术丰富环境下学习力的构成要素及其结构。第一阶段设计开放式问题获取教师反馈,使用Nvivo软件进行质性数据分析以形成技术丰富环境下学习力构成要素;第二阶段设计调查问卷获取量化数据,通过统计分析修正构成要素并呈现其结构关系。最后经整合分析,技术丰富环境下学习力构成要素包括:知识与经验、思维品质、数字化学习内驱力、技术驾驭力、信息加工力、学习关系协调力、自我管理力、学习反思力和学习创新力;并形成三层同心圆、正反三角螺旋相交的结构模型。 

【文章来源】:中国电化教育. 2018,(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概念理解与本研究设计
    (一) 学习力内涵
        1. 已有研究概述
        2. 技术丰富环境下学习力内涵
    (二) 研究设计
        1. 混合方法研究与探究设计概述
        2. 本研究的探究设计
三、质性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一) 方法与过程
    (二) 分析结果:DLP构成要素的形成
四、量化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一) 方法与过程
    (二) 分析结果:DLP构成要素修正及其结构
    (三) 整合分析:DLP结构模型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学生学习力:结构、类型与影响因素研究[J]. 贺文洁,李琼,李小红.  教育学报. 2017(04)
[2]学习力:诠释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新视野[J]. 裴娣娜.  课程.教材.教法. 2016(07)
[3]学生学习力提升的知识论透视[J]. 李润洲.  教育科学研究. 2015(11)
[4]学习力“六要素”的解析与分层[J]. 胡爽,陈秉初.  教育现代化. 2015(01)
[5]欧盟数字素养框架研究[J]. 任友群,随晓筱,刘新阳.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4(05)
[6]混合研究方法的形成、研究设计与应用价值——对“第三种教育研究范式”的探析[J]. 张绘.  复旦教育论坛. 2012(05)
[7]教育领域学习力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 陈维维,杨欢.  开放教育研究. 2010(02)
[8]聚焦思维结构的智力理论——林崇德的智力理论述评[J]. 李庆安,吴国宏.  心理科学. 2006(01)

硕士论文
[1]数学学习力的模型构建与提升[D]. 刘曌.浙江师范大学 2014
[2]网络环境下远程学习者学习力提升策略研究[D]. 陈文韬.西北师范大学 2012
[3]信息素养评估指标体系研究[D]. 刘孝文.河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396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0396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a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