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人如何成为其自身—柏拉图教育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3 09:14

  本文关键词:人如何成为其自身—柏拉图教育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柏拉图是第一个系统的阐述教育思想的哲学家,也是第一个将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相结合的思想家。他的公民教育思想以“使人成为其自身”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论证了教育与人的发展、男女平等等各方面的内容,更展示了教育与其政治目的相一致的道德义务论的教育观。 柏拉图的教育理念就是实现城邦正义,城邦里的每个公民都肩负着实现城邦正义的义务。他主张,灵魂在与肉体结合之前就被赋予了不同的才能和品质,出生后由于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不能发现这些禀赋。教育的作用在于通过“回忆”,帮助人们发现人的禀赋、固定人的能力、分配社会角色,使每个人做出与自己能力相一致的事情,形成生产者、护卫者和统治者,各个阶级通过节制,实现城邦正义。每个人将品质中的理智放在主导地位,实现激情、欲望和理智的和谐,也就实现了个人的正义。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同他的理念论的哲学思想相一致。他的天赋等级论同时也体现为理念上的等级划分。他认为万物因自己的理念而存在,一些人由于天赋只能认识低级的理念,只有具备理性的品质才能认识最高的理念即善的理念。所以柏拉图从理念论出发强调的教育仍然是等级化的教育理念。最终每个人追求知识认识事物理念的过程仍然是按照天赋本性的发展。 此外,针对柏拉图和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相同出发点导致的不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柏拉图认为人的能力是天赋的,人要通过教育发现理性成为他自己应该成为的那个人,,这就为等级制度提供了合理性根据。马克思则认为,柏拉图教育思想过分强调人的理性,而对于不符合逻辑的事情,理性就不能发挥它的作用。人要成为他自身就是实现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没有等级和国家的界限,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使教育的发展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前提下,建立新的未来社会。
【关键词】:教育理念 正义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 柏拉图教育思想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40-0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引言10-14
  • 第1章 绪论:柏拉图与西方教育思想14-20
  • 1.1 柏拉图教育思想与柏拉图思想体系14-17
  • 1.1.1 柏拉图思想的体系框架14-15
  • 1.1.2 柏拉图教育思想的地位15-16
  • 1.1.3 柏拉图教育思想的影响16-17
  • 1.2 柏拉图教育思想与柏拉图学园17-20
  • 1.2.1 柏拉图教育思想的现实目的17-18
  • 1.2.2 柏拉图教育思想的实践要求18
  • 1.2.3 柏拉图教育思想的历史困境18-20
  • 第2章 柏拉图的正义理解与教育理念20-30
  • 2.1 柏拉图的正义思想20-24
  • 2.1.1 古希腊以前的正义观20-21
  • 2.1.2 正义的柏拉图解释21-22
  • 2.1.3 正义的实现与教育原则22-24
  • 2.2 柏拉图的理想国24-27
  • 2.2.1 柏拉图的“共和国”24-25
  • 2.2.2 城邦国家与城邦教育25-26
  • 2.2.3 城邦教育与正义的实现26-27
  • 2.3 柏拉图的教育理念27-30
  • 2.3.1 人的发现27
  • 2.3.2 能力的限度27-28
  • 2.3.3 教育的本分28-30
  • 第3章 柏拉图的哲学思想与教育方法30-39
  • 3.1 柏拉图理念论的思想体系30-32
  • 3.1.1 理念30-31
  • 3.1.2 真理31
  • 3.1.3 现实31-32
  • 3.2 柏拉图哲学与教育一致性32-35
  • 3.2.1 人的分析32-33
  • 3.2.2 教育的作用33-34
  • 3.2.3 教育的限度34-35
  • 3.3 柏拉图教育方法35-39
  • 3.3.1 教育理念35-36
  • 3.3.2 教育启示36-37
  • 3.3.3 教育实践37-39
  • 第4章 马克思主义对柏拉图教育思想的批判39-47
  • 4.1 柏拉图教育思想与自由主义教育思想39-41
  • 4.1.1 自由主义教育思想的来源39
  • 4.1.2 自由主义教育思想的发展39-40
  • 4.1.3 自由主义教育思想的缺陷40-41
  • 4.2 马克思主义与柏拉图教育思想41-43
  • 4.2.1 理念相一致41
  • 4.2.2 过程有差别41-42
  • 4.2.3 结果相背离42-43
  • 4.3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现代性与开放性43-47
  • 4.3.1 马克思主义教育目的—人的解放43-44
  • 4.3.2 马克思主义教育过程—生产劳动44-45
  • 4.3.3 马克思主义教育结果—人类社会45-47
  • 结论47-48
  • 参考文献48-50
  • 作者简介50-51
  • 致谢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宋爱娥;;试论柏拉图正义观与马克思正义观的异同[J];法制与社会;2006年21期

2 朱平;;柏拉图《理想国》的正义与教育关系的解读[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3 罗克全;规范性政治哲学的道德基础: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年06期

4 潘希武;;柏拉图的音乐教育与体育:一个教育样板[J];基础教育;2008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闯;马克思的教育哲学思想及其当代意义[D];武汉大学;2011年

2 曹士东;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观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人如何成为其自身—柏拉图教育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21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221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9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