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概念清晰性、自尊与心理韧性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04-23 11:04
本文关键词:自我概念清晰性、自尊与心理韧性的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自我概念清晰性是自我概念的结构特征,Campbell将其定义为“个体对自我概念认知的清晰、确信程度、内部一致性和暂时稳定性。”研究目的:修订《青少年自我概念清晰性量表》,为青少年自我概念清晰性研究提供本土化的测评工具;以自我的主体性作用为切入点考察青少年的心理韧性,有助于进一步澄清心理韧性发展的条件,为青少年心理韧性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首先对以往的自我概念清晰性研究进行回顾;其次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对自我概念清晰性量表进行修订,并分析其测量学特征;然后对自我概念清晰性、自尊、心理韧性的人口学特征进行分析;最后采用多重回归考察自我概念清晰性和自尊对心理韧性的独特效应,分析自我概念清晰性在自尊和心理韧性中所起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如下:(1)自我概念清晰性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达到0.82,内部一致性、稳定性、认知确定性三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76、0.65、0.72。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拟合指标理想(RMSEA0.08, GFI0.9 NFI0.85, CFI0.85),分量表之间呈中度正相关,分量表与总量表之间呈中到高度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量表与校标呈现中度正相关(r=0.36)。(2)青少年自我概念清晰性三个维度均不存在性别差异;稳定性和认知确定性不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内部一致性存在年龄差异,青春晚期青少年内部一致性得分显著高于青春早期。(3)青少年的心理韧性维度中,个人力(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支持力(家庭支持、人际协助)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心理韧性两个维度上都不存在年龄差异。(4)青少年自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龄差异。(5)自我概念清晰性、自尊、心理韧性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6)自我概念清晰性和自尊对心理韧性均具有独特效应,均能独立解释心理韧性的变异。(7)自我概念清晰性在自尊与心理韧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且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23.1%,中介效应解释了因变量的方差变异为29.5%,中介效果量R2med为12.96%。结论:本研究修订的青少年自我概念清晰性量表基本符合相关心理测量学特征,可以用于测量我国青少年的自我概念清晰性。自尊和自我概念清晰性对心理韧性均具有独特效应。自我概念清晰性在自尊与心理韧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自我概念清晰性 自尊 心理韧性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44.2
【目录】:
- 中文摘要10-12
- ABSTRACT12-14
- 第一章 引言14-16
- 1.1 研究背景14-15
- 1.2 研究内容15
- 1.3 研究意义15-16
- 1.3.1 理论意义15
- 1.3.2 现实意义15-16
- 第二章 文献综述16-29
- 2.1 自我概念的提出16-17
- 2.1.1 自我的映像性16-17
- 2.2 自我概念17-22
- 2.2.1 自我概念的理论模型17
- 2.2.2 当代自我概念模型的观点17-18
- 2.2.3 自我概念的特征18
- 2.2.4 自我概念的结构特征18-21
- 2.2.5 文化和自我概念结构21-22
- 2.3 自我概念清晰性的研究22-24
- 2.3.1 概念界定22
- 2.3.2 自我概念清晰性的相关研究22-24
- 2.4 自我概念清晰性、自尊与心理韧性24-27
- 2.4.1 自尊24
- 2.4.2 心理韧性24-25
- 2.4.3 自我概念清晰性、自尊25-26
- 2.4.4 自我概念清晰性、自尊与心理韧性26-27
- 2.5 自我概念清晰性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27-28
- 2.6 研究目的28-29
- 第三章 自我概念清晰性量表的修订29-37
- 3.1 研究对象29
- 3.2 工具29
- 3.3 统计方法29-30
- 3.4 研究设计30
- 3.5 自我概念清晰性量表的修订30-35
- 3.5.1 项目分析30-32
- 3.5.2 探索性因素分析32-34
- 3.5.3 验证性因素分析34
- 3.5.4 相关分析34
- 3.5.5 校标效度分析34-35
- 3.5.6 信度分析35
- 3.6 分析与讨论35-37
- 3.6.1 量表维度35-36
- 3.6.2 量表的信效度36-37
- 第四章 自我概念清晰性、自尊和心理韧性的关系研究37-47
- 4.1 研究对象37
- 4.2 研究工具37-38
- 4.3 统计方法38
- 4.4 研究设计38
- 4.5 研究结果38-43
- 4.5.1 青少年自我概念清晰性(SCC)的特点38-39
- 4.5.2 青少年心理韧性的特点39-40
- 4.5.3 青少年自尊的特点40-41
- 4.5.4 各变量之间的相关41-42
- 4.5.5 心理韧性的多重回归分析42
- 4.5.6 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中介效应分析42-43
- 4.6 分析与讨论43-47
- 4.6.1 青少年自我概念清晰性、自尊和心理韧性的特征分析43-45
- 4.6.2 青少年自我概念清晰性、自尊和心理韧性的相关分析45-46
- 4.6.3 青少年自我概念清晰性、自尊和心理韧性的回归分析46
- 4.6.4 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中介效应分析46-47
- 第五章 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47-48
- 5.1 研究的不足47
- 5.2 未来研究方向47-48
- 第六章 结果与结论48-49
- 6.1 结果48
- 6.1.1 自我概念清晰性量表的修订48
- 6.1.2 自我概念清晰性、自尊和心理韧性的关系研究48
- 6.2 结论48-49
- 参考文献49-54
- 附录54-61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61-62
- 致谢62-63
- 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63-64
- 承诺书64-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蒋玉涵;李义安;;高中生心理韧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11期
2 周海明;马丙云;;大学生的自尊对心理韧性的影响——人际信任的调节作用[J];社会心理科学;2012年Z1期
本文关键词:自我概念清晰性、自尊与心理韧性的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22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22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