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民办高校教师心理契约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3 12:11
本文关键词:福建民办高校教师心理契约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国民办高校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份子,它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激烈的竞争中民办高校能否生存、发展主要由其办学的质量所决定,而师资队伍状况是影响办学质量的主要因素。想要有效的提高民办高校教师工作积极性,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必须关注目前民办高校教师心理契约存在的问题。作为当前民办高校建设的一个重要的课题,通过对心里契约现状和问题的研究,提出改善心里契约管理体系,充分调动民办高校教师的创造性、积极性与主动性。心理契约是非正式的,隐性的契约关系,反映了组织的成员对组织的期望和感知。与明文契约的现实约束力一样,心理契约也能对组织成员的行为、工作态度等造成较强的影响。在民办高校中,心理契约对教师的教学等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 本文从福建省民办高校教师的心理契约角度出发,在研究和掌握学者对心理契约的理论和概念的基础上,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描述性分析、探索性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对福建民办高校教师心理契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结合民办高校教师心理契约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分析教师心理契约的各种影响因素,描绘民办高校教师心理契约模型,明确民办高校教师管理中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建立和谐的心理契约关系。在心理契约范畴,强调对教师的分配和程序公平的影响。通过探讨民办高校教师心理契约管理过程中的问题,考察心理契约动态变化过程,有效地对契约的每个阶段进行合理管理,建立适合的民办高校教师心理契约违背与破坏的预警系统,健全相应的处理方案,重视教师职业发展的需求,优化教师的科研激励机制,通过高效的绩效沟通机制,保障教师心理契约的稳定,促进民办高校稳定持续发展。
【关键词】:心理契约 心理契约维度模型 福建民办高校教师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443
【目录】:
- 中文摘要7-8
- Abstract8-10
- 1 引言10-22
- 1.1 民办高校教师心理契约问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0-11
- 1.1.1 民办高校教师心理契约问题研究的目的10
- 1.1.2 民办高校教师心理契约问题研究的意义10-11
- 1.2 心理契约研究的文献综述11-17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的文献述评11-15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的现状15-17
- 1.3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17-19
- 1.3.1 本论文研究对象的界定17-18
- 1.3.2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18-19
- 1.3.3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关键问题19
- 1.4 本论文研究的创新性和技术路线19-22
- 1.4.1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19-21
- 1.4.2 本论文的技术路线21-22
- 2 民办高校教师心理契约研究的理论基础22-29
- 2.1 心理契约理论的基本问题22-24
- 2.1.1 心理契约的概念22
- 2.1.2 心理契约的特征22-23
- 2.1.3 心理契约的主要结构23-24
- 2.2 民办高校教师的心理契约的结构及特征24-27
- 2.2.1 民办高校教师心理契约的动态模型24-25
- 2.2.2 民办高校教师心里契约的特点25-26
- 2.2.3. 民办高校教师职业阶段心理契约特征及管理26-27
- 2.3 心理契约与民办高校教师管理27-29
- 2.3.1 心理契约的理念与民办高校教师管理工作的创新27-28
- 2.3.2 心理契约的机制与民办高校教师管理制度的改革28
- 2.3.3 心理契约的发展与民办高校教师管理效率的提高28-29
- 3 福建民办高校教师心理契约的现状调查29-60
- 3.1 确立民办高校教师心理契约的结构维度29-30
- 3.1.1 民办高校教师心理契约维度的定义29
- 3.1.2 民办高校教师心理契约维度的内容29-30
- 3.2 民办高校教师心理契约调查过程和分析方法30-31
- 3.2.1 民办高校教师心理契约的调查过程30-31
- 3.2.2 民办高校教师心理契约的分析方法31
- 3.3 民办高校教师心理契约调查问卷的设计31-32
- 3.3.1 调查问卷设计的基本理念31-32
- 3.3.2 调查问卷设计的主要依据32
- 3.4 福建民办高校教师心理契约现状的调查分析和初步结果32-60
- 3.4.1 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32-34
- 3.4.2 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和初步结果34-60
- 4 福建民办高校教师心理契约存在的问题的归因60-67
- 4.1 民办高校教师心理契约违背问题的原因分析60-62
- 4.1.1 民办高校对教师人文关怀不到位61-62
- 4.1.2 民办高校激励机制作用有限62
- 4.2 民办高校教师心理契约失衡问题的原因分析62-64
- 4.2.1 民办高校对教师薪酬承诺的履行不充分63
- 4.2.2 民办高校教师职业教育机会偏少63-64
- 4.3 民办高校教师心理契约机制问题的原因分析64-65
- 4.3.1 民办高校与教师之间存在认知的偏差64
- 4.3.2 民办高校绩效沟通机制有待完善64-65
- 4.4 民办高校教师心理契约发展问题的原因分析65-67
- 4.4.1 民办高校自身环境限制心理契约发展65
- 4.4.2 民办高校心理契约发展亟需政策支持65-67
- 5 应对福建民办高校教师心理契约问题的策略及建议67-74
- 5.1 改变民办高校教师管理传统理念,预防心理契约违背和破坏67-69
- 5.1.1 树立师本观念,关心教师需求68
- 5.1.2 优化激励机制,关心教师发展68-69
- 5.2 强化民办高校对教师的责任,建立心理契约协调的良好平台69-70
- 5.2.1 改进民办高校的薪酬体系,实施公平的教师薪酬策略69
- 5.2.2 加强对民办高校教师的培训,建设学习型组织69-70
- 5.3 建立科学的民办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完善心理契约动态管理机制70-72
- 5.3.1 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师评价标准71
- 5.3.2 建立开放的、多元的绩效评价机制71-72
- 5.4 共同营造民办高校教师发展的良好环境,促进心理契约健康发展72-74
- 5.4.1 加强政府对民办高校教师的政策扶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72
- 5.4.2 改善民办高校教学条件,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72-74
- 结语74-76
- 参考文献76-79
- 附录79-83
- 致谢8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章伟;;独立学院教师心理契约构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12期
2 于珊;陈晓红;;员工心理契约及其违背后工作态度的中美跨文化比较[J];系统工程;2008年02期
3 田月明;;心理契约与教师激励的互动[J];长治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彭彬;;加强校系两级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民办高校教师满意度[J];经济师;2008年09期
5 曹剑;对优化我国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19期
6 朱晓妹,王重鸣;中国背景下知识型员工的心理契约结构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5年01期
7 马莉;袁莉;;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的动态管理[J];南方论刊;2006年10期
8 李原,郭德俊;组织中的心理契约[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9 李原;郭德俊;;员工心理契约的结构及其内部关系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6年05期
10 陈加洲,方俐洛,凌文辁;心理契约的测量与评定[J];心理学动态;2001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海威;大学教师心理契约的结构及其动态变化[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福建民办高校教师心理契约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23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22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