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发展的本质与价值取向
本文关键词:论教师发展的本质与价值取向
更多相关文章: 教师发展 专业发展 自由发展 技术兴趣 实践兴趣 解放兴趣
【摘要】:我国教师教育的根本问题是仅把教师视为社会控制的对象,否定教师认识的独特性,由此导致教师教育的"传递主义"、"技能主义"和"技术主义"倾向。理解教师发展的本质与价值取向是使我国教师教育走出误区的关键。基于"技术兴趣"的教师发展观把教师视为"教学技师",由此导致形形色色的教师技能训练模式。基于"实践兴趣"的教师发展观把教师视为"反思性实践者",教师由此成为一种专业,"专业发展"成为教师教育的目标。基于"解放兴趣"的教师发展观把教师视为"知识分子",教师由此进入"后专业"阶段,"自由发展"成为教师教育的根本追求。教师的专业发展与自由发展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我国教师教育重建的基本方向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与自由发展的一体化。
【作者单位】: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关键词】: 教师发展 专业发展 自由发展 技术兴趣 实践兴趣 解放兴趣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中国21世纪新课程改革研究”(11JJD880036)的部分成果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为了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与“为了每个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教育改革相依相存。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已历经14年进入“再出发”的关键时期,如何从理论、实践和政策诸方面实现教师教育重建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关键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寇国庆;萨义德论知识分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汪杨;“飘”年代的女性物语——对林白小说的再解读[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3 陈占彪;;王的诤臣——胡适论知识分子的角色及使命[J];安徽史学;2009年01期
4 郭丹;;漂泊在失忆之城里的“外省人”——从“外省人”的写作身份比较朱天心、林白的小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5 阎敏;;想象的真实——简谈“丰收成灾”小说的现实主义的真实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6 张娴;;身份定位、性别意识与自我奔突——谈丁玲《在医院中》的创作[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7 姜会永;;行走在“边缘”——30年代林庚自由诗内容浅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8 吴国杰;;流亡知识分子的个人文化倾向——亨利·詹姆斯和詹姆斯·乔伊斯对比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9 张隽;;身份的焦虑——处于边缘的《青春》[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1期
10 李冠华;何妍;;虚构与现实——略萨小说诗学探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勇;;从知识分子文化到知道分子文化——大众媒介在文化转型中的作用[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2 梁迎春;;论鲁迅杂文中的理解诉求[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赵勇;;学者上电视与知识分子的缺席——以《百家讲坛》为例[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C];2007年
4 林铁;;媒介知识分子:公共性与议程设置[A];湖南省美学学会、文艺理论研究会2010年年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白草;;张承志视野中的鲁迅形象[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丁国旗;;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中国化的理论思考[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7 陈占彪;;论知识分子的专业性与公共性[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8 马丹丹;;流亡者的“想象共同体”——改革开放30年流亡电影的中产阶层意识[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9 倪稼民;郝宇青;;从建构到失语——社会变迁中布尔什维克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7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黄知伟;;儒家理想人格对构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理论的借鉴意义[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2 王策三;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06期
3 王策三;教育主体哲学刍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4 欧阳谦;;当代法国哲学与“新启蒙运动”[J];教学与研究;2007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小明;刘庆厚;;教师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视角[J];职业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2 谢慧;;唯宽容人,唯厚载物——论合作的教师专业发展[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6期
3 刘晓倩;;基于成长档案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新途径[J];教育与职业;2012年08期
4 叶莉洁;;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优化策略分析[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02期
5 雷文春;;英语教师专业发展途径初探[J];语数外学习(英语教育);2013年05期
6 袁凤;;教师权义与自身发展[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8期
7 路振华;;我国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概述[J];安徽农学通报;2014年14期
8 曹晓明;;高校教师如何养成教学反思习惯[J];新课程学习(中);2011年08期
9 张卫东;;引入三种机制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新课程学习(上);2012年07期
10 常彩芳;;论学习型教师及其专业发展[J];学苑教育;2014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连榕;王惠卿;陈晶晶;郑婷芳;;教师职业高原的量表编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阮氏玲玲;中小学教师领导与学校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598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959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