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孤独感与攻击性行为的相关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2 15:26
本文关键词:初中生孤独感与攻击性行为的相关研究
【摘要】:本研究采用Russell修订的第三版孤独感量表和BussPerry修订的攻击性行为问卷,以初中生为常模,选取洛阳地区三所初中600名学生进行测试,调查了初中生孤独感及攻击性行为的现状,探讨了初中生性别、是否独生子女、不同学校类别、家庭所在地、年级等基本资料在孤独感及攻击性上的差异,探索了初中生孤独感及攻击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初中生孤独感处于中等水平;初中生攻击性行为处于中等略高水平,已有相当一部分初中生具有攻击性。 第二,初中生孤独感在年级的主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初三年级显著高于初一年级学生。 第三,对初中生攻击性行为在人口学变量上进行了差异比较发现,不同性别的初中生在躯体攻击和敌意维度存在显著差异,男生得分高于女生;是否独生子女在躯体攻击和总分维度存在显著差异,独生子女攻击性总分低于非独生子女;不同学校类别初中生在攻击性行为上不存在显著差异,重点学校初中生的攻击水平高于普通学校群体;不同家庭所在地初中生在攻击性敌意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城市初中生只在愤怒维度和总分上的得分低于农村学生外;是否留守在躯体攻击、言语攻击及敌意维度存在显著差异,,非留守群体得分高于留守群体;初一和初三年级初中生在躯体攻击和敌意维度存在显著差异,初三学生的攻击性水平高于初一。 第四,初中生攻击性行为与孤独感存在显著负相关,攻击性行为各维度中,愤怒维度和敌意维度对孤独感具有预测作用。
【关键词】:初中生 攻击性行为 孤独感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引言10-12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12-20
- 1 孤独感的文献综述12-14
- 1.1 孤独感的内涵12
- 1.2 孤独感的分类及测量12-13
- 1.3 孤独感的变量研究13-14
- 2 攻击性行为的文献综述14-20
- 2.1 攻击性行为的内涵14-15
- 2.2 攻击性行为的特征15
- 2.3 攻击行为的相关理论15-17
- 2.4 关于攻击性行为的研究17-20
- 第二部分 总体研究设计20-26
- 1 问题提出20-21
- 1.1 已有研究的局限性20
- 1.2 本研究的目的20
- 1.3 本研究的意义20-21
- 2 核心概念界定21
- 3 总体研究假设21-22
- 4 总体研究思路22
- 5 研究方法22-26
- 5.1 研究被试22-23
- 5.2 研究工具23-26
- 第三部分 初中生孤独感与攻击性行为的现状26-34
- 1 初中生孤独感的特点26-27
- 1.2 初中生孤独感的现状26
- 1.3 初中生孤独感在性别、年级上的分布及方差分析26-27
- 1.4 初中生孤独感在其他人口学变量上的得分情况27
- 2 初中生攻击性行为的特点27-34
- 2.1 初中生攻击性行为的现状27-28
- 2.2 初中生攻击性行为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28-34
- 第四部分 初中生孤独感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研究34-36
- 1 研究目的34
- 2 研究过程34
- 3 结果与分析34-36
- 3.1 初中生孤独感与攻击性行为的相关分析34
- 3.2 初中生孤独感与攻击性行为的回归分析34-36
- 第五部分 分析与讨论36-42
- 1 初中生孤独感的现状36-37
- 2 初中生攻击性行为的现状37-40
- 2.1 不同性别在攻击性行为上的差异分析37-38
- 2.2 是否为独生子女在攻击性行为上的差异分析38
- 2.3 不同学校类别在攻击性行为上的差异分析38-39
- 2.4 不同家庭所在地在攻击性行为上的差异分析39
- 2.5 是否留守在攻击性行为上的差异分析39-40
- 2.6 不同年级初中生在攻击性行为上的差异分析40
- 3 初中生孤独感与攻击性行为的相关分析40-42
- 第六部分 教育建议42-48
- 1 关于孤独感和攻击性行为的教育启示42-44
- 2 关于孤独感和攻击性行为的教育对策44-48
- 2.1 有关孤独感的教育对策44-46
- 2.2 有关攻击性行为的教育对策46-48
- 第七部分 研究不足与展望48-50
- 1 研究不足48
- 2 研究展望48-50
- 参考文献50-56
- 附录56-59
- 致谢59-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静;;家庭因素与青少年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述评[J];毕节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2 路敦跃,张丽杰;防御机制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2年02期
3 王风霞;;青少年的内隐攻击性及其影响因素[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马伟娜;桑标;洪灵敏;;心理弹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述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1期
5 骆光林,阮俊华,楼成礼,方志伟,祝国群;大学生孤独心理的调查与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1999年03期
6 韦耀阳;高中生人际信任、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关系的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黄洁华;人本主义对孤独感的相关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年01期
8 孟晋;533名大学生孤独感状况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2期
9 崔光成,姚齐和;初中生孤独感的影响因素及其应对方式的比较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3期
10 席居哲,桑标;心理弹性(resilience)研究综述[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4期
本文编号:9603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960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