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职业承诺对教师压力和职业倦怠关系的调节作用

发布时间:2017-11-20 16:05

  本文关键词:职业承诺对教师压力和职业倦怠关系的调节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压力 心理健康 问卷法 职业承诺 职业倦怠


【摘要】:目的了解教师职业承诺与教师压力和职业倦怠的关系。方法问卷法测量了222名小学教师的职业承诺、压力和职业倦怠。结果1小学教师的职业承诺、压力和职业倦怠不存在学历、教龄、性别、职称、校别上的显著差异;2教师压力与职业倦怠之间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r=0.516,P0.01);3)情感承诺对压力与倦怠的调节作用呈边缘显著(β=-0.101,P=0.053),规范承诺对压力与倦怠关系的调节作用显著(β=-0.141,P=0.01)。结论职业承诺对压力和职业倦怠的关系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心理系;广东省佛山市西樵第五小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教育学院;
【分类号】:G443
【正文快照】: 发生在教师身上的职业倦怠(career burnout)除了使教师自身的身心受到伤害,还可能造成教师对学生缺乏同情心和耐心,并无心教学。部分心理学家将职业倦怠定义为工作压力导致的情绪衰竭和人格解体以及成就感降低的现象[1]。研究也发现教师工作压力是影响其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特秀;;航海院校学生心理状况调查与分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梦娜;;十一条心理健康要诀[J];大众心理学;2004年11期

3 ;首届全国优秀科普挂图选裁 维护心理健康(六选三)[J];科协论坛;2005年04期

4 黄春花;;浅谈瑜珈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7期

5 陈祖玉;开一片心理健康的沃土[J];中小学管理;1995年09期

6 李新华;李理;;美术欣赏与心理健康的关联——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九)[J];大众心理学;2006年12期

7 关凤庭;;现代教学媒体对学生学习心理的影响[J];教育导刊;2001年24期

8 曾祥;;教师如何保持自我心理健康[J];大众心理学;2007年08期

9 李福莲;家长的“社会行为”与学生的“心理健康”[J];中小学管理;1995年Z1期

10 郝蕾;;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影响[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边保旗;樊富珉;;中学教师的压力与心理健康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于华林;;中学生心理健康、学习适应、生活事件的相关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潘欣;;大学教师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张茗;;研究生“郁闷”心理解析[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何昭红;石艳华;;多元社会型态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积极回应[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6 廖明英;;自我图式与心理健康[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王文增;魏忠凤;;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的干预研究[A];第二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卢文滔;朱亿萧;李征;;在内地的澳门大学生大五人格、文化适应和心理健康[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9 启明;;师范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10 周远清;;教师,呼唤心理健康[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梦瑶;每天五小事促心理健康[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2 记者 王慧 实习生 郄怡君;市政协调研组展开调研[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8年

3 记者 潘亚 宋挺 吴厚非;孩子的心理健康同样需要关注[N];丽水日报;2008年

4 宜春六小 钟玉梅;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因素[N];宜春日报;2008年

5 记者 秦小艳;“希望风帆”心理健康活动启动[N];深圳特区报;2009年

6 季卫华;母亲唠叼影响孩子心理健康[N];卫生与生活报;2009年

7 彭小云;心理健康从孩子抓起[N];大众卫生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陈郁;共筑健康成长平台[N];经济日报;2009年

9 丰城市桥东中心小学 廖晓英;小学生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N];抚州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王腾飞;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亟待关注[N];农民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海;军校新生心理弹性因素及心理训练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2 郝若平;家校合作:亲师互动对学生学习品质与心理健康的影响[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甄志平;体育与健康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4 陈妙;台湾地区大学生人格与心理健康现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许志红;大学生人际困扰与应对策略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干预[D];吉林大学;2010年

6 陈旭;中学生学业压力、应对策略及应对的心理机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朱婷婷;青少年早期宽恕:特质观干预与宽恕干预比较[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8 宋其争;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杨秀君;学习成功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向秀英;中小学学生心理虐待及受虐学生心理健康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艳哲;北京中医药大学新生心理健康与人格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朱佳;《中职生心理健康自评量表》的编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齐原;信阳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干预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0年

4 莫夏莉;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5 孟淑青;中专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黎少游;坚韧性人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保护作用及机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周方芳;学优生、学困生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光辉;“大五”人格与应对方式对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罗胜华;基层选调生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相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珍;某医学院校残疾学生生命质量、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状况评价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076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2076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a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