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的国际教育——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与未来
本文关键词:二战后的国际教育——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与未来
更多相关文章: 国际教育 全球化 多元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二战后 国际理解教育 公民教育 多边主义 发展中国家 实用主义
【摘要】:二战后的国际教育挟全球化之势,在全球范围内迅猛扩展。其主要特点,首先是重心从欧洲转移到了美国,其次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化活动大大推动了各国的国际教育水平,最后是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改变了国际教育的原有格局,使得国际教育朝着多边主义和多元化的世界潮流前进。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G511
【正文快照】: 国际教育,可以说是在“国际理解教育”(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和“世界公民教育”(education for world citizenship)两大旗帜之下以培养“国际思维”(international mind)为宗旨的一种“理想的”国际主义的观念中发展起来的。这种“理想的”观念体现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外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情况选介[J];四川教育;1981年10期
2 符娟明;两年来国际教育发展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1982年04期
3 求实;国外比较教育组织和机构简介[J];比较教育研究;1982年06期
4 缪应棋;;谈选择题[J];江苏教育;1982年11期
5 朱勃;论比较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1983年02期
6 龚曼侬;美国教育学博士卡维奇教授到南宁讲学[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1期
7 弗雷泽;黄静芝;;国际教育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3年12期
8 陈列;新技术革命与美国高等教育动向[J];比较教育研究;1984年05期
9 张渭城;当代重要教育思潮——终身教育[J];国外社会科学;1984年03期
10 A·哈利·巴森 ,乔有华;约翰·杜威对世界教育的影响[J];外国教育研究;198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容志贤;;一位建构主义的教师[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2 金家禾;;台湾都市土地使用分区管制之实施与课题[A];土地资源永续利用与土地使用管制——'98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3 邱士刚;侯清华;;建设培养培训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A];全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1年
4 吴贵生;;弘扬“主体”精神 培养创新人才——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总结[A];山西省创造学会创立大会暨首届学术交流会议专辑[C];2001年
5 孙成仁;;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交流与地方文化识别[A];建筑与地域文化国际研讨会暨中国建筑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6 张影;;“加入WTO”后中国法学教育模式的选择[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7 李纪;;入世后我国远程开放教育的战略调整[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8 舒净;;西南地区传统民居色彩文化特征[A];2002年海峡两岸传统民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2年
9 罗应立;张建华;;IEEE教育前沿会议有关情况介绍[A];第一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杨桦;;“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角色更新的思考[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鸣放;新经济对我国银行业有何影响?[N];安徽经济报;2000年
2 吴敬琏;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与全球化[N];北京科技报;2000年
3 毛志成;世界全球化与中国文化的困惑[N];北京科技报;2000年
4 ;经典作家的全球化思想[N];北京日报;2000年
5 费孝通;论中华文化在全球化中的历史定位[N];北京日报;2000年
6 任清;全球化已解与未解的文化难题[N];北京日报;2000年
7 金冲及;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文化走向三议[N];北京日报;2000年
8 叶传星;“入世”与中国法律[N];北京日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陈清清;会计人如何迎接e时代的挑战[N];中国财经报;2000年
10 胡必亮;正确认识全球化[N];中国财经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玲;软权力与中美文化交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2 孙景民;非政府组织的政治行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3 倪考莲;论加勒比一体化进程中的新区域主义[D];复旦大学;2005年
4 傅勇;非传统安全研究与中国[D];复旦大学;2005年
5 杨鸿;雁行模式与东亚经济合作[D];复旦大学;2005年
6 赵士林;论中国媒体的危机报道[D];复旦大学;2005年
7 凌丹;制造业全球化与本土化关联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8 唐志红;经济全球化下一国产业结构优化[D];四川大学;2005年
9 封海清;西南联大的文化选择与文化精神[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陈东园;台湾电视传媒产业集团化、多角化发展战略之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启柱;建构观与中学数学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刘猛;基础教育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小波;从终身教育、全民教育到全纳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项英;学校体育的生存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5 李淑俊;现代国际教育贸易探论[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6 汪奎亮;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胡小勇;学习对象理论与网络课程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崔波;中美青少年人格教育比较研究[D];山西大学;2004年
9 贺永平;大窝镇初中开设职业课程的调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陈世永;关于现阶段我国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研究[D];安徽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2191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21912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