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方式变革的趋势
本文关键词: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方式变革的趋势
【摘要】: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方式的演变过程是:第一阶段是以教师为中心,信息技术只是作为演示和个别辅导的工具。第二阶段,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过渡,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成为信息加工、协作和交流的工具。当下教学改革已逐步走向第三阶段,正在建立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混合式学习成为重要的教学模式,情境的创设成为支持有效学习的手段,信息技术成为学生认知和探索的工具,生态学习观成为信息化教育系统新理念。但要注意到可能出现的误区:盲目使用、学生主体绝对化、忽视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学习工具冲淡教学内容、学生思考时间不充足等。
【作者单位】: 呼伦贝尔学院传媒学院;
【分类号】:G434;G420
【正文快照】: 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下,我国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教师具备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在课堂中也尝试了一些新型的教学方法,但还希望对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内涵和实践规律有更深入的认识。为此笔者在对我国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课堂教学成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安蓉;陈伟华;;基于生态学习观的学习模式与农业技术教育[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5期
2 陈琦,张建伟;信息时代的整合性学习模型——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的生态观诠释[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3 林红霞;赵霞;;数学教学因互动电子白板而形象生动[J];教育信息化;2006年20期
4 刘孝华;;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接受学习[J];教育探索;2007年03期
5 李大永;;浅议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数学可视化的呈现方式和时机[J];数学通报;2007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德宾;马才学;;加涅学习结果分类法对生产实习评价的借鉴[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21期
2 李芒;;学习生存性视域中的信息化学习方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3 秦毓璐;;浅谈语言教学的运用[J];成才之路;2009年32期
4 斯琴图亚;;解析网络课程设计与实施的有效途径[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5 张豪锋;卜彩丽;;略论学习生态系统[J];中国远程教育;2007年04期
6 朱永海;张新明;;论“教育信息生态学”学科构建[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07期
7 黄柳青;;计算机支持下的认知伙伴关系[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S1期
8 马晓芳;高峰;;网络环境下教师学习生态圈的设计与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16期
9 陆声链,陆小艺,林士敏;智能教学系统中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实现[J];广西科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叶纪林;;教育研习浅论[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范文贵;;基于信息技术开展数学探究可视化的研究[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志忠;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教学设计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胡海明;个人学习环境的活动建模[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霍生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的培育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4 王旭卿;信息技术中介的教育实习环境创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柏宏权;适应性教学系统中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孙卫国;数字化聚合环境中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周跃良;支持高级认知发展的VLEs设计理论与实践[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程建伟;青少年的互联网使用偏好、信息技能及其对学业成绩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佑镁;协同学习系统的建构与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吴永和;学习资源服务生态环境构建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送林;知识时代大学生个人学习环境的构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钟巧平;ICT在丹麦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孙倩;基于交互电子白板的教学课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容婧;学习环境中的听觉景观研究初探[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尚琼;基于Web2.0构建大学生学习环境的行动研究[D];宁波大学;2009年
6 杜敏;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生存透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李莉;信息化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8 张新钰;基于WEB的协作式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清华大学;2004年
9 杨秋静;信息技术支持的研究性学习实践[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10 宋述强;基于网络的案例学习环境设计与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琦;教师培训——信息技术整合于教育的基石[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2 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1期
3 杨冬梅;;课堂教学生态观阐释[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04期
4 周炎根;桑青松;;学习策略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J];教学与管理;2006年03期
5 刘孝华;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20期
6 吴永军;再论新课程教学核心理念及其有效性[J];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01期
7 温欣荣,薛国凤;课程改革背景下基础教育问题的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08期
8 曾金霞;;论终身学习思想对我国学校教育的启示[J];理论界;2006年01期
9 李金生;贾利军;;基于企业内在生态的学习型组织模型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刘桓;曹红菊;;自适应学习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软件导刊;2006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莉;;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方式变革的趋势[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年08期
2 王春华;;当代图书馆变革的根本动力及其趋势[J];情报杂志;2009年S2期
3 刘洋;;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方式的变革[J];考试周刊;2009年36期
4 叶雯;;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实验与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年06期
5 沈伟;;电子病历给医疗行为带来的变革[J];医学信息学杂志;2007年04期
6 蔡新春,曾洋溢,吴德亮;互联网络推动营销方式变革的趋势与对策初探[J];商业研究;2000年12期
7 李燕芬;;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情报探索;2008年09期
8 钟守兵;;谈基于电子书阅读器下教学方式的变革[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0年04期
9 冯育民;;网络对课堂教学的影响和网络教学应注意的问题[J];教育探索;2006年08期
10 付广英;;浅谈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角色的转换[J];中小学电教;200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伟元;;创意产业视野下的工业设计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2 张马兵;杨应红;董保华;卢逢刚;;安庆市近50年日照特征变化分析[A];第三届安徽科技论坛农业与气候生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周彩英;;网络时代档案编研工作的特点与趋势[A];2007年浙江省高等学校档案优秀论文集[C];2007年
4 曾凌;;贪污贿赂犯罪趋势定量分析——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为例的研究[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开泳;陈田;;城市生活空间与大众生活——城市地理学研究领域的新思考[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陈家祥;;国家开发区发展新趋势分析[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杜晓燕;;从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历史看其未来发展趋势[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张霞;;表象研究的进展与趋势[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石春娜;王立群;;我国森林资源质量相关问题研究评述[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青年学者论坛专辑[C];2006年
10 唐湘玲;魏文寿;何瑛;;石河子地区近47a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洁;变革悄然而至[N];国际经贸消息;2002年
2 本报记者 王瑾;中国人观念的变革①[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3 怡娟;“保健式服务”变革客户服务模式[N];中国企业报;2002年
4 何明;变革成功靠新型的中层管理者[N];福建工商时报;2000年
5 ;跨世纪的企业领导特质[N];经济参考报;2002年
6 何明;靠新型的中层管理者变革成功[N];中国经营报;2000年
7 ;微处理器面临变革[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8 周中之(作者为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消费伦理观念变革的反思[N];文汇报;2002年
9 李祝义;为教育产业带来变革[N];中国企业报;2000年
10 靖红 史宝谊;SAP助中国变革[N];国际经贸消息;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莉;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活动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梅;公立学校的一次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赵长林;科学课程及其变革的社会学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桑东莉;可持续发展与中国自然资源特权制度之变革[D];武汉大学;2005年
5 匡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肖爱民;综合的时代[D];吉林大学;2005年
7 吴维宁;理科教师学业评价观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齐媛;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王秋兰;东亚家族企业的制度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10 杨欣;变革与回应:民营化的行政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陟云;课程资源与教学方式变革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8年
2 封安东;变革教师文化之行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陈昊;当代都市报副刊生存及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赵向东;我国中小企业的业务流程再造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5 靳中宝;战后法国共产党的现代化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6 姬瑞;公民社会与政府治理范式的变革[D];云南大学;2008年
7 胡亮;欧洲社会党功能变革[D];清华大学;2008年
8 俞国锋;科学发展观与思维方式变革[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9 陈洁菲;个人主义与美国家庭变革[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伟;论民初教育模式的变革[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619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261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