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的困境及其对策
本文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的困境及其对策
更多相关文章: 校本课程开发 教师角色冲突 困境 对策 教师专业发展 课程领导 开发主体 课程权力 参与动机 开发政策
【摘要】:校本课程开发政策自实施以来,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也面临重重困境,主要表现在教师的参与动机不足、教师的课程开发主体权难以体现及教师面临多重角色的冲突,等等。而导致这些困境的原因主要是准备不足与改革频繁导致教师动机不足、课程文化导致教师的课程开发主体权被忽视、任务主次不分导致教师角色冲突。因此,要突破以上困境,需要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建构与校本课程开发政策一致的教育评价制度,二是发挥课程领导的作用,完善学校组织文化,三是对校本课程开发作多层次的理解。
【作者单位】: 广州大学;
【基金】: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社会变迁背景下广州幼儿教师职业态度的研究”(07B190)
【分类号】:G423
【正文快照】: 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一项政策,其目的是增强课程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更好地达到以课程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它有一个基本假设: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可增进教师专业能力与专业自主,并能促进课程改进。[1]国内流行的一种观点认为,校本课程开发,就要重视和尊重教师的经验、能力,把教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定仁,段兆兵;校本课程开发:重建知识伦理[J];教育研究;2004年08期
2 沈兰;课程权力再分配:校本课程政策解读[J];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阎一渡,尹恩山;信息技术与经济管理学科教学整合若干问题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11期
2 谭辉旭;;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高师教育的挑战与对策[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陈妮娅;校本课程背景中的教师专业成长[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3年S1期
4 曹石珠;;论地方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04期
5 吴惠青,刘迎春;论教师课程能力[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6 杨玉相;教师的课程意识:课程改革值得关注的问题[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7 罗祖兵;;生成性教学的基本理念及其实践诉求[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8期
8 杜丽娟;;“教育语言学”片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9 王倩;校本课程开发与高校课程改革[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陈朝晖;谢羡;;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参与校本课程开发[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妮娅;;校本课程背景中的教师专业成长[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2 王希亮;;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课程素质研究[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信治;提高大学课程实践自觉性的哲学探讨[D];厦门大学;2003年
2 朱益明;教师培训的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申仁洪;论教育科学:教育研究科学取向及其在中国的合理性建构[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朝辉;从管理走向领导[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段兆兵;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多样化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陈俊;教育者管教言语行为的心理效应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徐莉;民族村落中的教师[D];西南大学;2006年
8 余文森;个体知识与公共知识[D];西南大学;2007年
9 王德如;论课程文化自觉[D];西南大学;2007年
10 金建生;中小学教师领导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燕;幼儿园教师课程决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李晓华;青海省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3 亢宇坤;课程整合:问题与对策[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4 赵虹元;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地方课程资源开发问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宝玺;地方课程政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岳燕;兰州市h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行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段兆兵;论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师专业成长[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罗刚;教师参与课程的管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吴绪平;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赵明宝;中学环境教育校本课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余进利;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新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童;浅谈角色理论在教师管理中的应用[J];教育科学;1990年01期
2 孟育群;;教师的自我意识与角色冲突[J];现代中小学教育;1991年02期
3 刘剑玲;;女教师的角色冲突与管理[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3年04期
4 董泽芳;社会转型期的教师角色冲突[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6期
5 黄仲强;角色理论在教师管理中的应用[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6 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的机遇与挑战[J];教育评论;1999年01期
7 唐江澎,王建军,厉墨龙,丁志康,张彤春;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实验[J];课程.教材.教法;1999年02期
8 柳夕浪;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模式”——以交往活动课程的开发实验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1999年12期
9 ;全国普通高中课程教学研讨会召开[J];课程.教材.教法;1999年12期
10 沈兰;课程权力再分配:校本课程政策解读[J];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袁才方;;科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范式的研究[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杨骞;校本课程开发应注意的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崔允o7(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校本课程开发意味着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李建平;校本课程信步走来[N];中国教育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陶继新;新课改:问题和方略[N];中国教育报;2002年
5 崔允o7(作者单位: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实验区校本课程研讨会综述[N];中国教育报;2002年
6 黑龙江省牡丹江师范学院 朱华;教语文先要有底蕴[N];中国教育报;2002年
7 华东师范大学 崔允o7;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与共识[N];中国教育报;2002年
8 吴刚平;背景:关于校本课程开发[N];中国教育报;2002年
9 胥茜;加强基地建设 开发校本课程[N];中国教育报;2002年
10 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 康丽颖;电影课确实大有可为[N];中国教育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正学;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晓梅;我国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李辉;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若干问题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胡献忠;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能性与现实性[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许纪峰;校本课程开发政策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5 郑和;个性课程:本体论追问[D];浙江师范大学;2002年
6 叶本刚;生物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7 万伟;“开放性”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岳燕;兰州市h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行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林一钢;校本课程方案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雷顺利;集权与分权的平衡[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2656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265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