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新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7-12-16 07:02

  本文关键词:新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新教师 专业发展 师徒结对 区域培训


【摘要】:新教师入职后的专业发展往往面临两个困境:侧重"教学"还是"秩序"、侧重"教会"还是"进度",这两个困境的存在与当前我们促进新教师专业发展手段的低效密切相关。新入职教师的专业发展优势与劣势都非常明显,必须针对劣势、发扬优势促进其专业成长。学校与区县教师继续教育机构应从适应学校核心工作——教学的角度,采取各种措施促进新教师专业发展。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师资培训中心;
【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06DS067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一、新教师入职后面临的两个困境(一)侧重“教学”还是“秩序”大多数教育者都不会否认“秩序”是为“教学”服务这一观点,但在学校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往往对“秩序”的追求超过了“教学”,或者说对“课堂秩序”的需求超过了对“有意义教学”的需求,这一点在新教师身上表现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世强;试论新课程改革时期教师角色的转换[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年04期

2 屈卫国;移情性情感教学初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年03期

3 陈默;;初中生化学“问题意识”的研究[J];化学教学;2005年12期

4 秦晨;英语专业学生的元认知知识[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吕飞飞;关于英语态度学习的心理分析[J];台州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刘雁鹏;试论教学心理学的几个问题[J];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7 张海钟;学习社会中人的学习时间与学习能力矛盾的解决途径[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8 王延;网络教学环境中学习者特征分析的新构想[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年03期

9 陈永弟;创新能力培养和教育体制改革[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10 付强;校园影视传播与校园文化建设[J];中小学电教;200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苏德;多维视野下的双语教学发展观[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2 何善亮;有效教学批判[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战海;耗散结构理论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D];南京师范大学;2001年

2 明莉;基于网络的职业中学化学学习资源的创建[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刘双;语文研究性学习初探[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戴锡莹;网络学习系统中的反思型电子学档评价模块设计与实现[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秦遂喜;秦安县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现状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武国伟;新课程理念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的探索与实践[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车慧;高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8 万东升;学生理解摩擦现象和摩擦力概念的一项初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杨涛;论宽容教育[D];河南大学;2007年

10 贺炜;化学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伯明;要让新教师早过“三关”[J];中小学管理;1997年09期

2 季苹;培养新教师三年规划[J];中小学管理;1998年06期

3 闫宏迪;赵庆华;;中外教师发展阶段比较研究及我国教师专业发展培养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年08期

4 ;各方声音[J];中国教师;2011年11期

5 樊香兰;孟旭;;新教师实践性知识获取路径探析[J];教学与管理;2011年21期

6 吴非;;不要急[J];班主任之友(中学版);2011年Z1期

7 邹琦;;教育事件:新教师成长的铺路石[J];教书育人;2011年23期

8 李翔;陈显莉;刘衍玲;;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07期

9 向守万;;新教师上课“六忌”[J];成才之路;2011年20期

10 缪玉选;;行动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途径[J];经济师;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世东;;国家教师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浅谈民办学校教师的可持续性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2 连榕;王惠卿;陈晶晶;郑婷芳;;教师职业高原的量表编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李光强;;学校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4 ;构建和谐校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CTF050102——254调整后的实施方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5 刘光余;;论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马太效应”及其应对策略[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吴浩明;;校长持续性专业发展模式的构建研究[A];教育领导研究(第一辑)[C];2009年

7 胡鹤毅;;试论教师专业发展的“外引内发”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8 王健;;精心帮带 全面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9 林国清;;对师徒帮带的看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10 缪亚华;;师徒携手、互帮互学、教学相长[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纯初;抓好“新老”结对引领专业发展[N];中国教师报;2004年

2 周新宏 杨天春 张国 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岗区教育局;对新教师实行培训期与服务期管理[N];中国教育报;2009年

3 周新宏 杨天春 张国;对新教师实行培训期与服务期管理[N];三明日报;2009年

4 崔婷;南京招聘新教师不惟学历重能力[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5 张培新;献给新教师[N];中国教师报;2003年

6 冉亚辉;给新教师的三点建议[N];三明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茅卫东 通讯员 章艺红;浙江安吉:让新教师先进城再下乡[N];中国教师报;2009年

8 见习记者 林夏;新教师,新理念,引领教育再革新[N];江西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魏颖;三届“冠军”校领导的专业发展之路[N];天津教育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李炳亭;做信仰学生的新教师[N];中国教师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大鸣;处境变迁与文化回应[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杨翠蓉;小学数学专家教师和新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认知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黄瑾;农民城的教师[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宪平;课程改革视野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邓涛;教师专业合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欧群慧;云南省黎明市孟波镇中学多元文化教师民族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7 严玉萍;中美教师评价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岳亚平;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策略的形成与发展[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肖玉敏;校长的技术领导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杨子秋;以校本课程领导促进学校改进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海云;新课改背景下“两极教师双发展模式”探究[D];西南大学;2006年

2 宋大伟;个人生活史视野下新教师专业自我意识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康健;美国新教师入职培训改革[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陈莉;英美初任教师评价的比较研究及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钟彩莲;美国肯塔基州新教师入职培训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刘一俊;论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施s,

本文编号:12950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2950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e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