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异性关系信念与影响恋爱的相关因素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异性关系信念与影响恋爱的相关因素的研究
【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异性关系信念现状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异性关系信念量表》对福州地区223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大学生树立了较为正确的异性关系信念;②男女生在"对分歧的容忍"和"对默契的需求"上存在差异;③城乡学生在"对分歧的容忍"上差异极其显著;④有无恋爱经历在"对分歧的容忍"和"改变对方的信心"上差异极其显著;⑤有无公开亲昵行为的大学生在"对分歧的容忍"、"改变对方的信心"和"对两性差别的认同"上存在差异。结论大学生应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异性关系信念。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人文系;
【基金】: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重点学科教育与发展心理学资助项目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当前大学生恋爱已成为普遍的现象。爱情的神圣与美好令很多大学生为之神往,但并非所有的爱情都一帆风顺。以往国内研究主要关注影响大学生恋爱的相关因素[1-4],如大学生恋爱的基本状况,恋爱对学习生活的影响,择偶条件,恋爱的态度,对性的看法,恋爱过程中的误区和道德以及失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廖海华;大学生恋爱观的分析及正确引导[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赖小林,刘发荣;当代大学生恋爱心理调查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5期
3 李小玲;;社会文化对大学生恋爱倾向的影响[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彦华;李鑫;曾宪翠;;新时期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与思考[J];教育科学;2007年04期
2 田文强;;浙江大学生人际交往素质的调查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36期
3 薛浩;张文海;于建业;;大学生成就动机、成就目标与职业信息及抉择的相关心理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02期
4 霍建勋;杨翠英;;大学生恋爱对人格塑造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12期
5 王颖;;大学生恋爱观现状分析及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6 张文海,许晶晶;大学生的元担忧、情感表达与友善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幼迪;大学生的择偶效能感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肖晓鸿;当代大学生恋爱特点及发展趋势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柴义江;当代大学生性问题的伦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周海涛;大学生恋爱态度及其与性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5 邹淑杰;中职生恋爱状况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6 索格飞;上海青年的爱情及恋爱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钰,黄玮,黄宇航,边瑜,易欢琼;医科学生的婚恋心理调查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4期
2 赖小林,刘发荣;当代大学生恋爱心理调查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5期
3 刘祥松,胡珍;大学生恋爱价值取向及其整合对策思考[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2期
4 赵冰洁;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与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开玉;孙登发;张传恩;;大学生网恋的心理成因及危害[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02期
2 程勋;;大学生“延缓偿付期”内的心理状况及对策分析[J];群文天地;2011年02期
3 刘荣先;;大学生就诊心理特征及应对措施[J];大众心理学;2003年12期
4 齐原;;大学生情绪调节的现状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4期
5 高燕;赵乃迪;苏展;;大学生恋爱心理的调查[J];大众心理学;2009年02期
6 谢彦彦;;高职学生网络心理初探[J];才智;2011年17期
7 郭瞻予;;大学生自主性研究历史与现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郭中然;;大学新生的心理调适[J];大众心理学;2003年11期
9 朱博;;浅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卫生及心理健康的因素[J];才智;2011年23期
10 张小丽;;大学生焦虑水平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屈卫国;钟毅平;;大学生身体自我与恋爱经历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刘希庆;;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留言分析[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3 陈其华;;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艾滋病分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董海婧;褚宇帆;;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迟立忠;周湘文;;大中学生身体自尊的发展特点及其与整体自尊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丁秀玲;韩力争;冯玉州;;大学生的人格描述与心理健康教育[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7 江雅;黄希庭;;大学生自我价值感和焦虑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杨心德;蔡李平;张莉;;大学生日常生活事件压力指数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闫琼;王有智;;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我和谐的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韩红艳;;大学生网络交往研究综述[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桑红;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常用办法[N];四平日报;2006年
2 周慧虹;就业大学生别被心理不适应难倒[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3 蔡曙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与预防[N];光明日报;2006年
4 记者 苏雁邋通讯员 陆炜;专家呼吁尽快拆除心理“一米线”[N];光明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朱伟光邋通讯员 张世英;关注大学生抗挫折教育[N];光明日报;2008年
6 实习生 周晨昕 记者 姜澎;两个好消息 不要一块说[N];文汇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杨岩泽 实习生 白宇飞;众多压力困扰高校学子[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7年
8 本报实习记者 张杭;“6·25”大学生杀人事件心理调查[N];北京科技报;2005年
9 李舒蕊;“三个和尚”为何没水喝[N];大众科技报;2006年
10 教育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邋执笔 柯狄祖;如何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素质[N];光明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梅松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朱艳新;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结构、特点及有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佳川;体育锻炼对降低大学生自卑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5 李力红;大学生言语、表象认知风格个体在记忆系统中信息表征偏好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李j;身体锻炼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马嵘;不同运动方式和情境对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影响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高宏杰;15FQ~+量表中文版的修订及初步应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9 魏义梅;大学生抑郁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应对干预[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张爱宁;观影疗心[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成义;大学生焦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胡凛;大学生自杀倾向的心理预防和干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3 高迎浩;大学生愤怒情绪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4 阳柳青;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孙竟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6 杨雪龙;大学生自杀风险因素评估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7 石晓勇;大学生性别角色态度与成就动机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8 杨琳娜;大学生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9 冯红霞;体育院校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特点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年
10 杨仕进;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955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295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