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情感体验:教育价值及其促进途径

发布时间:2017-12-16 18:20

  本文关键词:情感体验:教育价值及其促进途径


  更多相关文章: 体验教育观 情感体验 教学资源


【摘要】:随着体验教育观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所接受,教育开始关注教育对象的情感体验。情感体验缺失带来的后果也日益引发教育者的探索。界定体验以及情感体验的概念,提出情感体验的教育价值:知识获得的动力基础,德育有效性的前提,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促进情感体验可从四个方面着手:让学生完整地体验生活;关注学生在学校的情感体验;发挥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教学过程整合多种教学资源。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审视当前的教育过程不难发现,学校教育的一个突出现象,就是学生在学校中受教育时间越长,其与现实社会的距离越远,具体表现为学生解决社会实际与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从历史上看,凡是某一时期的教育不重视生活实践,学生被过多限制在课堂上,学生的个性发展受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田丽丽;金盛华;;经验合作教学:校本教师培训的新思路[J];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军强;;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2 周林,黄石卫;大学生创造性与人格的相关性研究报告[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孙飒;;论体验经济时代乡村旅游的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2期

4 葛明贵;健全人格的内涵及其教育[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5 曲强;从图式理论谈阅读教学的优化[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6 袁辉;应急决策群体的组织[J];安全;1997年01期

7 陈焕坤;沈阳大学女生排球项目学习动机的调查分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郭莲荣;苏畅;;如何培养演绎推理能力[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张青云,贾磊;体验经济与我国旅游业经营管理模式——解决我国旅游业宏观看好与微观欠佳的新思路[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10 刘新学;;心理学量化研究范式的思考[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惊铎;;道德体验:深入未成年人的心灵世界[A];和谐社会:公共性与公共治理——2004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孙隽;;浅析创意产业发展背景下产品设计的价值定位[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孙博文;;论体验性的信息产品设计[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4 王菁菁;;玩具·情景·愉悦的“空巢”生活[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5 李春富;吴磊;;科技展示创意产业之思维与方法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6 路由喻放;;Flash网络广告中的设计心理学[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7 李卫国;;再议高师声乐教学的定位与改革[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8 覃雪萍;;培养学生自主参与意识 促成学生自主发展[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9 杨尧兵;;文学作品的体验式教学初探[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10 牟云峰;;感觉类形容词的词义演变——从自身感觉到认知世界[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王斌;手球运动情境中直觉决策的实验研究与运动直觉理论的初步建构[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3 丁彪;企业领导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张金梅;幼儿园戏剧综合活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辛继湘;体验教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蔡春;在权力与权利之间[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敖小兰;中国局处级干部领导能力及有关特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邱扶东;心理学范式的旅游决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尧新瑜;学校道德课程理解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付桂芳;自我调节学习结构模型的建构[D];吉林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巴桥香;“三江源”民族实验班学生学习适应性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何静;青少年人格教育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3 王晓军;试论韩非的帝王之术——韩非管理心理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罗爱国;互联网与青少年个性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郑渊方;初中学生物理概念发展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吴秀荣;《说文解字》表情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曲霞;小学作文创造性教学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钱晓丽;弗洛姆人道主义伦理学及其教育学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高山;中学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10 孙晓敏;心脑关系的哲学探讨[D];西北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田丽丽;教师教学促进研究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5年05期

2 张天宝;试论理解的教育过程观[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立岚;感化教育是一条重要的教育原则[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03期

2 全国高等民族院校《美学十讲》编写小组;美感的生理心理活动[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4期

3 谢海泉;艺术创作的情感体验[J];江淮论坛;1982年04期

4 吴也显;审美的心理因素和审美教育[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1期

5 朱菊芳;情感与教学过程[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4期

6 张志华;培养幼儿有感情地唱歌[J];幼儿教育;1982年12期

7 康儒铭;;做个勤劳的“小蜜蜂”——记苏州市实验小学二(1)班王瑞玲老师的一堂思想品德课[J];江苏教育;1982年21期

8 凤肖玉;;情感与体育教学[J];中国学校体育;1982年05期

9 杨隆诗;试论文学欣赏的心理因素[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2期

10 范兰青;小学生情感的培养[J];江西教育;198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宗英;;审美创造与审美理想的多重复合[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五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85年

2 梁安全;;“作群众的忠实的代言人”——以文艺家观察体验生活的心理分析为基点说开去[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七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92年

3 勾亚平;李丰硕;;实施“愉快教学” 推进素质教育[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4 郑远景;;浅谈音乐激发绘画潜能的教学[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5 孙俐;;浅淡大学生心理和教育[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6 高德斌;;浅谈物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五——现代教育新论[C];2002年

7 宋丽;;浅谈地理教学中的情感培养[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五——现代教育新论[C];2002年

8 张莹;;中小学生关爱教育的理论与实践[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金杰;;用情感架设一座沟通心灵的桥梁[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0 王一欣;;《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会泽县大海中学 李聘;怎样写好记叙文[N];云南经济日报;2000年

2 诸暨中学校长 潘国权;德育教育: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实践[N];浙江日报;2000年

3 姚婧;挫折是一种宝贵的财富[N];中国妇女报;2001年

4 马振予;重视培养孩子的情商[N];福建科技报;2001年

5 重庆市长寿中学 李 川;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N];中国教育报;2002年

6 北京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 王双有;我们期待这样的音乐课[N];中国教育报;2002年

7 浙江省上虞市驿亭镇中心小学 孙建平;主体性教育中的教师角色[N];中国教育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李建平;教师讲的少了 学生学的多了[N];中国教育报;2002年

9 ;发现一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载体[N];中国教育报;2002年

10 ;电化教育培养孩子的情感[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秀金;日常生活和新时期文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薛晓嫘;基于课程标准的阅读学业成就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沈嘉祺;论道德情感的生成与培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邱林;人格特质影响情感幸福感的机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齐海英;叙述化审美生存境界的学理描述[D];苏州大学;2006年

6 姜辉;数学教师的数学情感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吴珊;家具形态元素情感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8 徐敦广;审美现代性视角下的美国音乐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贾跃千;游客景区体验的构成因素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崇志;元代杂剧情感结构论[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2 张守荣;《聊斋志异》的叙事艺术[D];西北大学;2001年

3 宋学娟;钱钟书《围城》的叙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4 黎雁平;中学语文情感教育探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5 张琛慧;言语表扬对于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的自我调控和自我效能的影响[D];天津师范大学;2002年

6 姬慧;移情在道德行为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德育价值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7 孙志宏;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的现代阐释[D];四川大学;2002年

8 胡硕萍;张爱玲的当代意义[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李玉鸽;文学课教学与审美人生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10 谌莉;旅游景区游客体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2970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2970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9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