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从价值澄清到品格教育:个人的历程

发布时间:2017-12-17 00:31

  本文关键词:从价值澄清到品格教育:个人的历程


  更多相关文章: 价值澄清理论 核心价值观 品格教育 价值观教育 以色列 青年人 灌输 良好品格 童子军 道德价值观


【摘要】:霍华德·柯申鲍姆,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价值澄清运动的领导人之一。价值澄清是当时美国价值观教育最普遍、最流行的方法。价值澄清否定灌输,主张通过讨论与活动帮助年轻人选择、确立他们的价值观。但当价值澄清在20世纪80年代遭到广泛批评并沉寂下去时,霍华德又成为品格教育(品格教育竭力表明反对价值澄清)的积极参与者。本文作者详尽阐述了自己所以成为价值澄清运动领导者的背景,以及如何转变为品格教育积极参与者的思想变化过程。如果要给这个转变过程一个具体时间段的话,那是七年。作者通过反思自己的成长经历,回味由"运用价值澄清对国家存亡会产生何种影响"这一在以色列遇到的问题所带来的冲击,体会自己教育女儿的过程,以及不断的思考和研究,勇敢地揭示出价值澄清理论本身的缺陷,并且意识到所有可以帮助青少年养成良好品格的好方法都应该受到欢迎。这一"缓慢"的学习和转变过程,正体现了作者严谨的学术态度和不懈的学术追求。在今天,这种精神正是我们的学术界应该学习和倡导的。所以,尽管文章有些长,但我们依然坚持全文刊载,相信读者朋友们在静下心来慢慢研读后,会与我们产生共鸣。
【作者单位】: 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80年代中期,我是价值澄清运动的领导者之一。在这一时期所流行的价值观和道德教育创新方法中,价值澄清是最普遍的。然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价值澄清受到了广泛批评,从那时起,价值澄清再也没有J恢复往日的辉煌。目前,品格教育在价值观教育领域最流行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子江;;价值澄清与德育方式[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年05期

2 易莉;;从价值中立到核心价值观——美国品格教育的回归[J];教育学术月刊;2011年05期

3 杨韶刚;从道德相对主义到核心价值观——学校道德教育转向的心理学思考[J];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4 何静;李化树;;价值澄清理论及其对我国德育的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5 范树成;;美国核心价值观教育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8年07期

6 赵文芳;;价值澄清理论及其启示[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7 杨继全;陈素梅;;价值澄清理论述评[J];科技资讯;2006年11期

8 莫星群;;价值澄清理论对我国德育的借鉴[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9 周梅桂;;价值澄清理论对我国学校德育工作的启示[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09年05期

10 洪棋文;陈红;;美国学校德育的价值澄清理论评析[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果淑兰;;学习型学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A];教育管理实践策略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兴 陈竹 万群 王兵 赵国梁;多措并举塑造青少年核心价值观[N];贵州日报;2007年

2 杨骞 张建坤;在是与不是间探寻现代学校制度[N];中国教育报;2006年

3 袁自煌;简论教育应有的几大和谐关系[N];中国教育报;2006年

4 刘智文 周军华;思维—行动:追逐教育的理想[N];中国教师报;2007年

5 袁自煌;教育的九大和谐关系[N];光明日报;2006年

6 深圳商报记者 王斗天邋万鸿涛 卢博林 通讯员 陈伟文 陈冬平 章红班;“阳光少年”工程强势启动[N];深圳商报;2007年

7 陈宝泉;灾难与挫折是最好的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8年

8 记者 顾雪林;学校应对突发事件关键在防范[N];中国教育报;2009年

9 通讯员 郑志海 实习记者 孙志杰;承德移动心系贫困生[N];承德日报;2007年

10 深圳市龙岗区龙城初级中学 韩园林 余海滨;建设厚实的学校“文化”[N];中国教育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彦尊;信息社会视阈中的学校信息伦理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崔振成;现代性社会与价值观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飞云;美国学校价值观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丹;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刘亚男;多元文化背景下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3 蒋建微;托马斯·里克纳的品格教育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田贵华;美国学校品格教育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柴华丽;从相对主义到核心价值观[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朱琳;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特点与教育对策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纪莹莹;论当代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缺失和培育[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王琳;美国新品格教育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9 韦剑;从价值观澄清到当代人格教育[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薇;多元文化背景下美国德育课程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2980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2980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3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