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生本,以学定教:有效教学从理念到行动——基于区域推进“活动单导学”模式如皋经验的思考
本文关键词:走向生本,以学定教:有效教学从理念到行动——基于区域推进“活动单导学”模式如皋经验的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以学定教 有效教学 区域推进 先学后教 导学模式 生本教育 新课程改革 以生为本 经验 自主学习模式
【摘要】:正教学有效性问题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各地中小学围绕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如山东"杜郎口经验"等。仅以江苏为例,从早期的"尝试
【作者单位】: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教学有效性问题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各地中小学围绕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如山东“杜郎口经验”等。仅以江苏为例,从早期的“尝试教学法”到后来的“洋思经验”、“东庐经验”、“后六经验”,再到当下在雉水大地风起云涌的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卢晓玲;;环境危机的生态伦理审视[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03期
2 胡金木;;基于主体间性的公民教育实验设计[J];当代教师教育;2012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熊华军;意义生成:当代大学教学价值的新取向[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学超;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学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边静静;“生本教育”理念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徐文妹;终身道德学习理念及其教育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常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及其实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曹荣;“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实施效果实证分析[D];苏州大学;2011年
6 羊巨波;走向交往的阅读教学[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冯立刚;全球化进程中德育目的的价值取向[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魏星梅;工程责任主体问题探究[D];苏州大学;2009年
9 张利;农村中学班主任工作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牛艳;达茂旗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昌虎;;“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课堂模式初探[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0年03期
2 伍军;;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活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21期
3 郑友霄;;也谈“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以《登上地球之巅》为例[J];中学语文;2011年07期
4 鲍银霞;;以学定教的基本内涵和实现途径[J];现代教育论丛;2008年04期
5 周玉娥;;“生本”引领:让“主阵地”溢满生命之彩[J];中小学管理;2009年09期
6 周江华;;“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新课程(小学);2010年02期
7 姜顺芝;;理想课堂推进会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8 程同森;盛丽英;刘桂军;;化学教学实现“双赢”的探索[J];化学教学;2009年02期
9 柳志贤;蒋铁伟;潘纯良;;区域推进课堂有效教学实践的策略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0年13期
10 谢金芬;;浅谈初中数学的有效教学方式[J];新课程(教师);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涓;;浅议新课改的课堂有效教学中教师的作用[A];第七届全国微型实验研讨会暨第五届中学微型实验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倪韵;;来自新课程理念下的“Strengths”:探究营造美术教学软环境[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陈书;邱笑宸;;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杨梅;;以学定教:一种教育的科学发展观[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5 仲建毅;;基于预习 以学定教[A];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崔勤娣;尹东妹;;反思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7 宋庆发;;春天的落叶让人迷离——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倾向[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8 陈涛;;新课程下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郝文凤;;新课程高中英语探究式学习模式初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10 燕兴权;;试论课程改革中提高中学化学教师素质的途径[A];甘肃省化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学术报告会暨二十三届年会——第五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山西省太原市第十九中学校 谢丽卿;坚定信念 强化意识 优化方法 提高成效[N];山西科技报;2010年
2 何秀山 唐兴勇 徐开达;以学定教 双向延伸[N];连云港日报;2010年
3 南开大学附属中学 邢维静;以学定教 优质高效[N];天津教育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程熳 实习生 彭小青;高中新课改样本校黄石三中报道之一 初高中衔接:体现“以生为本”理念[N];黄石日报;2010年
5 成锦平;构建“四五”高效课堂模式 打造新型美丽人文课堂[N];中国教师报;2010年
6 见习记者刘佳 通讯员王昭辉;学生做主体 学习更愉快[N];天津教育报;2010年
7 王敏勤;他们为新课程改革贡献了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李宝庆 靳玉乐;协商课程对新课程改革有何启示[N];中国教育报;2006年
9 赵小雅;在反思中前行[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吕益新邋本报记者 蓬国龙 周军;实施新课改 促进新理念[N];黔西南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晓莉;《伤寒论》中英文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与比较[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3 何善亮;有效教学批判[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余文森;个体知识与公共知识[D];西南大学;2007年
5 张林英;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形成机理、有效教学评价及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6 贺旭照;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力气动热数值模拟和超声速流动的区域推进求解[D];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2007年
7 王慧霞;西北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荣伟;教育共同体及其生活世界改造[D];苏州大学;2006年
9 万伟;亦续亦断[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代建军;论我国当前中小学课程运作机制的转变[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小芹;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玉小;基于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有效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3 孙传远;新课程背景下有效的课堂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4 孟营;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英语有效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陈爱忠;新课程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6 陈平;职高数学有效教学的实践与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刘伟;试论新课程背景下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变革[D];贵州师范大学;2006年
8 赵丽;中学语文有效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黄婵芳;高中历史学科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艳艳;生成教育视野下的有效教学[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011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301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