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与“李克东难题”
本文关键词:博客与“李克东难题” 出处:《远程教育杂志》2009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博客 中小学教师 思想碰撞 克东 教学问题 难题 教师群体 教师专业发展 中山大学 互动
【摘要】:正前几天,在中山大学王竹立老师的博客(我看"李克东难题"——兼向黎加厚教授请教,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ff4c090100diwg.html)上,看到了这样一段文字:"李克
[Abstract]:Just a few days ago, in the Sun Yat-sen University Wang Zhuli teacher's blog (I see "Li Kedong problem"-and asked Professor Li Jia-hou for advice. Http1: / / / blog.sina.com.cn.srblogStud 4bff4c090100diwg.html. and you see this: "Rick.
【分类号】:G451
【正文快照】: 前几天,在中山大学王竹立老师的博客(我看“李克东难题”——兼向黎加厚教授请教,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ff4c090100diwg.html)上,看到了这样一段文字:“李克东教授在2008年12月20日举行的广西南宁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上曾经提到了这样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海盐教师博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博客[J];天津教育;2008年01期
2 ;博客[J];天津教育;2008年02期
3 ;博客[J];天津教育;2009年02期
4 ;博客[J];天津教育;2009年05期
5 ;博客[J];天津教育;2009年09期
6 ;博客[J];天津教育;2009年11期
7 ;博客[J];天津教育;2008年07期
8 ;博客[J];天津教育;2008年08期
9 ;博客[J];天津教育;2009年04期
10 ;博客[J];天津教育;200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春燕;;博客写作让网络作文如虎添翼[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2 彭兰;;微博客对网络新闻传播格局与模式的冲击[A];新闻学论集(第24辑)[C];2010年
3 王斌;严敏婵;陈晖;朱忠;;医学临床教育中的博客化教学与管理[A];2007年浙江省医学教育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程莉;;博客MSN Spaces使用动机初探[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姜洪伟;;博客写作的类型与文体特征探析[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6 陈丹娥;;《博客人生》选题策划[A];图书选题策划报告——第五届“未来编辑杯”获奖文集[C];2006年
7 李珍;胡晓檬;;大学生个人博客使用情况及其人格特征分析[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陈红梅;;博客使用动机和使用状态研究[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9 潘少聪;;校园博客,师生共同发展的有效平台[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10 王丽娟;;理性匮乏与博客文化建设——论公共领域视野下博客社区的现实建构[A];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祝巍;巧用网络博客 做好思政工作[N];光明日报;2007年
2 郭桂英;该给博客立“规矩”吗[N];中国改革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李国训;博客盈利:与死亡赛跑[N];财经时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朱侠;“博客”与谁共舞[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黄启艳;“古董街”商家欲集体自救[N];中山日报;2008年
6 郑博超;博客里的检察风景[N];检察日报;2008年
7 记者 丁雷;大连软交会 进入“微博”时代[N];大连日报;2010年
8 阮帆;前卫博客 倡导放弃自恋[N];北京科技报;2005年
9 张宏平;2005:“大众写作”的博客元年?[N];四川日报;2005年
10 见习记者 杨琳桦;三大博客嚷嚷:要圈钱也要圈地[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卓群;基于学术博客的个体之间知识转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邬心云;日志式个人博客的自我呈现心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涂怀京;新中国中小学教师法规研究(1949—2000)[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邓建国;Web2.0时代的互联网使用行为与网民社会资本之关系考察[D];复旦大学;2007年
5 叶敏;中国特色网络民主形态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王力娟;中小学教师状态焦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7 余秀才;网络舆论传播的行为与动因[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王澎;人类在线行为的实证和建模[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9 王慧军;网络舆论传播规律及其导向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10 陈韶峰;中小学教师的任用及其纠纷的处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英香;博客网络位置影响力测评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2 刘珍;论政治博客对协商民主的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于燕云;网络媒体微博客与公民社会互动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朱丹辉;大学生博客现象及其导引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1年
5 宋敏霞;基于学术博客的图书馆学术信息服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傅翘楚;科学传播理论视野下的科学博客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1年
7 邓冰娜;面向博客的垃圾评论识别方法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8 苏利超;我国博客广告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9 池锐宏;中国体育博文的基本倾向、成因分析及对策建议[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丽芳;微博客的传播特征与传播效果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192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419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