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地震灾区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3 18:23

  本文关键词:地震灾区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出处:《中国特殊教育》2009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地震灾区 中小学教师 创伤后应激障碍 心理健康状况 反复重现 心理援助 显著差异 调查研究 性体验 维度


【摘要】:根据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诊断标准,用改编的PTSD问卷对四川省10个极重灾区的317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教师在"不由自主地一再想起地震时的情形"、"对很多事情失去了兴趣"、"在小事情上容易激动愤怒"以及"注意力不集中"这几个方面报告最多,在"持续性警觉增高"这一维度上得分最高。与男教师相比,女教师更倾向于"回避与刺激相关的情境"。教龄在10年以上的教师在"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和"持续警觉增高"上得分显著高于其他教龄组的教师。不同受灾情况的教师在PTSD各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家人遇难或受伤的教师在"持续警觉性增高"、"回避与刺激相关的情境"、"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上得分都显著高于家人没有伤亡的教师。建议高度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分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援助。
[Abstract]:According to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symptoms, diagnostic criteria, with the adaptation of the PTSD questionnaire for 10 heavy disaster areas in Sichuan Province, 317 teachers conduct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eachers in can't help repeatedly think of the earthquake when the situation "," a lot of things lost interest in small, "" things easily agitated and angry "and" inattention "several aspects of this report, in the" persistent increased alert "on the dimensions of the highest scores. Compared with male teachers, female teachers tend to" avoidance and stimulus related situations. In more than 10 years seniority of teachers in "recurrent traumatic experience" and "continued vigilance increased"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other age groups of different teachers. Teachers are affected by the situation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PTSD. The family were killed or injured in the teachers "continuing vigilance increased", "avoidance and stimulus related The score of "repeated experience of traumatic experience"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family members without casualties. It is suggested that teachers' mental health should be highly valued and psychological assistance should be targeted at groups.

【作者单位】: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中心;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课题“‘5.12’汶川大地震灾区师生心理援助应急机制研究”(课题编号:BHA080018)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2008年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课题(课题编号:GY200804)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443
【正文快照】: 1问题的提出‘5.12’汶川大地震,不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也使灾区人民蒙受了巨大的心理创伤。学校是此次地震受灾最严重的地方之一,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尤其值得关注。地震对人的心理影响是长期的。人们在灾难中受到的心理、精神伤害很难在短期内弥合和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丽萍,张本,姜涛,徐广明,于振剑,王恩燕,郑琳;唐山大地震所致慢性创伤后应激障碍临床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年08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本,王学义,孙贺祥,马文有,姜涛,张秀凤,于振剑,许瑞芬,彭精芬,孟雪梅,刘晓云;唐山大地震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抽样调查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9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稼杰;学校行政人员太多[J];安徽教育;1980年01期

2 孙太英;进一步落实好党的知识分子政策[J];安徽教育;1980年07期

3 ;认真抓好师资培训工作[J];安徽教育;1980年08期

4 ;简讯[J];安徽教育;1980年12期

5 赵宝恒;从英美中小学教育试谈教育事业的几条规律——兼对我国中小学教育提出几点雏见[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6 ;我省六千名中小学教师参加电视大学学习[J];江西教育;1980年01期

7 ;培训在职教师的几点作法[J];江西教育;1980年02期

8 闪一昌;教师培训工作小议[J];宁夏教育;1980年01期

9 刘可;深入山区农村 推动电化教学[J];宁夏教育;1980年01期

10 朱勃;美苏两国的师范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林岩;;成人高等师范院校图书馆期刊工作为教学科研服务点滴谈[A];走向新世纪——福建省第四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廖香武;;论我国中小学教师的本质与人格特点[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3 翁文磊;林贻真;;上海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调查报告[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4 周继重;高翠琴;刁玉荣;郝光庆;;118名高中教师SCL-90评定和16PF个性分析[A];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获奖论文选萃[C];1999年

5 许书明;;教育学院学报如何为基础教育服务[A];编辑工作论丛[C];1997年

6 羊玉祥;;高等专科院校学报发展思考[A];高校编辑出版工作论集[C];1999年

7 关世雄;;怀念我们的名誉校长金岳霖同志——在金岳霖学术思想讨论会开幕式上的讲话[A];金岳霖学术思想研究——金岳霖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1985年

8 侯凤楼;;对翼城县教师进修学校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一些认识[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89年

9 朱鸿;;替皇帝卸妆:论明宣宗的另面样貌[A];第八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10 韩绍印;;面向21世纪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思考[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覃祥周;越南师范教育的新天地[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刘华蓉 时晓玲;我真的成了“自由人”?[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记者 翟博;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东北师范大学校长 史宁中 校长助理 张贵新;师大 为继续教育助力[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李建平;城市教师超编日趋严重 师范毕业生不愿下基层 农村缺教师,,怎么办?[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记者 焦新;教育部门:敞开胸怀揽人才[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记者 张真弼;教师工资财政发放[N];中国教育报;2000年

8 记者 陈帆波;久拖不决追究责任[N];中国教育报;2000年

9 郝国昆(吉林省教育学院);求真务实 不走过场[N];中国教育报;2000年

10 江苏省教育厅师范处副处长 刘明远;美国教师教育的基本走向及启示[N];中国教育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涂怀京;新中国中小学教师法规研究(1949—2000)[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陈韶峰;中小学教师的任用及其纠纷的处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友玉;小学代课教师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赵淑兰;创造性个性特征的公众观的调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李霞;中小学教师职业承诺问卷的研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张旭扬;试论我国中小学教师管理激励模式构建[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5 刘茂艳;中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感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1年

6 王佑镁;电子学档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刘殊芳;晋江市中小学教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观的调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8 钟瑞武;关于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社会地位发展变化问题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左彩云;中小学教师教育法律意识的现状分析与策略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童乃诚;中小学教师间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及管理对策[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4200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4200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0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