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社会排斥与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公平

发布时间:2018-01-14 06:26

  本文关键词:社会排斥与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公平 出处:《现代教育科学》2009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排斥 流动人口子女 教育公平问题 进城务工人员 户籍制度 劳动力市场 公办学校 城市儿童 城市户口 消费方式


【摘要】: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需从不同的角度去进行探讨。基于此,本文试图从社会排斥的视角来分析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以期寻找到造成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公平问题的真正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Abstract]:The education fairness problem of migrant children is a quite complicated problem, needs from different angles are discussed.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attemp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exclusion of migrant children's education, in order to find the real reasons of fair education problem of children of floating population,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近年来,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公平问题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探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里笔者试图运用社会排斥理论来解释这一问题。社会排斥起源于对贫困问题与社会不公平等问题的研究,已成为解释当前各种社会问题的一个核心概念。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池u`惠治 ,何培忠;机器人和“人的否定”[J];国外社会科学;1982年03期

2 丁学良;;现代化和不同社会的结构[J];读书;1985年08期

3 华耀龙;招收流动人员子女入学 全面普及义务教育[J];天津教育;1994年06期

4 曹胜利,曹志祥;关于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一些思考──学习《纲要》的一点体会[J];中小学管理;1994年02期

5 梁音;城市与青年的关系研究[J];城市问题;1995年06期

6 王广虎,闵健;教练员与运动员关系的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7 明庆华,,程斯辉;我国当代人口流动与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1995年06期

8 伊格纳西·萨什,陈思;人口、发展与就业[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5年03期

9 孙志毅;“移民部落”的教育谁来管──对一个移民村民办学校的考察[J];内蒙古教育;1995年11期

10 萧雨玲;社会发展中的老龄问题[J];科技文萃;1995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勇;;贵州省城市贫困人口问题研究报告(内容提要)[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民族、区域、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周晶;;社会排斥理论视角中弱势阶层的概念界定及其生成原因[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贵州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高国希;;大同理想、共同富裕与社会公正[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4 马广海;;处于社会排斥中的弱势群体[A];山东省社会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李露;吴靖;;20年来我国地方教育与经济问题研究综述[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6 高国希;;共同富裕与经济公正——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人本向度[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中)[C];2004年

7 彭华民;;就业制度排斥下的人际关系:疏离或融合?——以天津秋风里新贫穷社群为例[A];第二届中国社会工作论坛暨第五次内地与香港社会福利发展研讨会论文集(内地部分)[C];2004年

8 董正华;;中国社会的二元结构——理论、历史、现实与出路[A];地区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第二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4年

9 彭子建;李小帆;;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推动律师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会议暨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刘道东;吴瑞云;;论流动儿童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A];推动律师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会议暨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反对妇女贫困全球的呼声[N];中国妇女报;2000年

2 本报特约记者 刘立刚;规范发展流动人口子女简易学校[N];人民政协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戚海燕;让漂移的书桌扎下来[N];北京日报;2001年

4 张成荣;25.9万流动人口子女入学[N];中国妇女报;2001年

5 记者 朱振岳 通讯员 边宏;流动的“花朵”也须浇灌[N];中国教育报;2001年

6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赵学勤;流动的孩子在想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 记者 赖群阳;让老百姓满意,是办好教育的重要标准[N];中国教育报;2001年

8 小亦;关注“流动小文盲”[N];福建日报;2001年

9 袁新文;关爱处境不利儿童[N];光明日报;2001年

10 迟皓;联合国关注贫民窟改造[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韩泰铉;弱智人群的隐喻能力[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张家栋;恐怖主义:后现代视角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3 苏春艳;社会网络与职业获得[D];上海大学;2005年

4 杨冬民;城市贫困:从社会排斥角度分析[D];西北大学;2006年

5 李保平;中国转型时期公共政策的社会排斥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钱正武;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7 王元华;社会公民资格权利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8 刘海云;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9 李军;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政策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伟梁;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2 武在争;从排斥、隔离到融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3 沈逸;在沪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对闵行区的个案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4 许继芳;地方利益对地方执行中央政策的影响及对策[D];苏州大学;2003年

5 王俊;英国全纳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杨小宇;廉租住房供给模式的适用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7 马晓凤;“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董理权;从社会公正的角度看中国的弱势群体问题[D];安徽大学;2004年

9 王桂芬;转型期弱势群体价值观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朱娟;透视南京市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现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4224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4224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2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