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实践工作者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教育知识
本文关键词:教育实践工作者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教育知识 出处:《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实践工作者 教育知识 看待 教育理论 个体性 教育经验 教育情境 实践性 教育观念 实践智慧
【摘要】: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知识与教育观念、活动、对象等有密切的关系,其不仅制约着教育实践,而且影响着教育的多方面多层次。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知识具有个体性、实践性、情境性、综合性、智慧性等诸多属性。但当前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知识仍迷失在"科学化"的道路上,远离了人的生命本性,成为机械化、程序化的加工和复制人的生产活动。教育知识本性的回归呼唤教育知识应该是教育实践者的教育知识,而非远离教育场景的理论工作者的知识。教育实践工作者教育知识的生产应是在实践、反思中生成的。
[Abstract]:The educational knowledge of educational practice worker has close relation with educational idea , activity , object , etc . It not only restricts the educational practice , but also affects the multi - level of education .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知识与教育观念、活动、对象等有密切的关系,教育实践工作者教育知识的观念制约着教育实践,其影响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那么,一个问题便是,教育实践工作者如何看待自己的教育知识?教育实践工作者的知识是不是应该符合它的对象特点?是不是应该更具有人文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方建锋;对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再思考——兼论教育研究的取向与方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2期
2 陈振华;解读教师个人教育知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21期
3 刘庆昌;论教育知识发展的实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11期
4 曲中林;教育实践性知识的表征与习得[J];教育评论;2004年05期
5 金生;教育哲学是实践哲学[J];教育研究;1995年01期
6 陈振华;把握公共教育知识[J];上海教育科研;2003年08期
7 佐藤学;钟启泉;;课程研究与教师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09期
8 靖国平;论教育学的学科范式、知识样式及其话语方式[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凌云;;想象的想象:绝壁图存的知识分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2 齐丽霞;马光明;杨保利;;新产品工厂综合症及解决途径研究[J];北方经济;2007年18期
3 盛小平;吴菁;;知识管理流派浅析[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7年01期
4 张兆芹;;个体学习、组织学习与学习型组织之辨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8期
5 顾乐进;文献揭示与知识组织[J];图书与情报;2003年05期
6 李亚梅;;当代知识管理的认识深化及其研究趋向[J];图书与情报;2006年02期
7 由长延,徐初友;知识管理——企业管理的一场革命[J];商业研究;2002年16期
8 项国鹏;企业知识管理:基本特征、影响因素及实施策略[J];商业研究;2003年19期
9 王晶;王影;;浅谈理论与实践在高职教学中的关系[J];才智;2008年02期
10 王秋香;;扩展实践教学内涵 提升高职高专学生隐性知识学习能力[J];长春医学;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党跃武;;从知识交流到知识管理——新知识交流论纲[A];第四次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陈国利;;媒介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模式研究[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3 李玉刚;;IT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特质分析[A];第6届东亚科技与社会(STS)国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王培林;;组织学习推动企业知识创新运行[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5 黄强军;李山林;;“语文课程语言知识内容”辨正[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陈峗;;世俗化与现时代的精神生活[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7 田宝宏;;“面向生活”的教育研究成果评价问题分析[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李春萍;;学者·知识分子·知识工作者[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9 高彬彬;黄济民;;基于平衡记分卡和主成分分析法的知识管理绩效评价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于洋;;资源与能力:企业成长理论的分歧与误区[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锦铨;面向产业集群的企业知识联盟研究[D];华侨大学;2009年
2 金鑫;面向分布式创新的知识共享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3 张玉蓉;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市场及其交易模型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4 骆t$;中美教师教育实践课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赵彦俊;“实习支教生”实践性知识生成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6 袁利平;本体存在与视域融合[D];西南大学;2009年
7 吴支奎;课堂中的意义建构[D];西南大学;2009年
8 高小芹;企业分布式创新机理及其过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9 单伟;企业内部隐性知识流动与转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10 宋U,
本文编号:14314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431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