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高校教育信息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07 14:52

  本文关键词: 高校教育信息化 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 教育信息化建设 现代信息技术 教育资源 网络教学 应用水平 以人为本 信息资源 出处:《现代远距离教育》2009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要素相辅相成。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存在信息化基础设施较差、教育资源缺少整合、缺乏配套的管理机制、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标准不完善、应用水平绩效不高等问题,为了克服不良建设对高校教育信息化造成的负面影响。本文从中国国情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高校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进行系统研究,提出可行的措施来推动高校教育信息化健康、稳步、快速、和谐发展,并展望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未来。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is a complex systematic project, and its elements complement each other. There are poor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lack of integra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lack of supporting management mechanism.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problems of uneven quality of teachers, imperfect standards, low performance of application level, and so on,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negative impact of the bad construction on the informat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his paper proceeds from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of China and takes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as the guide. This paper makes a systematic study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uts forward some feasible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healthy, steady, rapid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 informatization of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looks forward to the future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zation of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苏州科技学院;
【基金】:江苏省高等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编号:JS081)“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高校教育信息化研究”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吴红霞;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2 沈素敏;;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应用与发展[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7年03期

3 马武;张程;;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五要素[J];教育信息化;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胡显贤;;校园电子商务信息平台的设计与构建[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素质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2 赵汴;邹帆;张丽娟;;开展国际结算课程网络教学的探讨[J];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2期

3 张永利;;浅谈高校信息化建设[J];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11期

4 徐敬东;王跃秀;侯晓莉;朱进霞;王军;;人体生理学多媒体教学与教改创新的感悟[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媛媛;普通高校教育技术部门职能定位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2 任晓燕;大学教育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设计及应用[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3 林俊广;广州七中信息化发展战略[D];广东工业大学;2007年

4 马荣华;欠发达地区农村初中教师专业信息素养发展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邹应贵;詹向阳;;现代远程教育答疑教学模式研究[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2 顾卓;;信息化建设要形成产业链[J];中国教育网络;2005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毅;可持续发展与新科学发展观[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李红;贯彻科学发展观 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J];中国林业教育;2005年02期

3 杜宝贵;司晓悦;;谈科学发展观与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J];理论界;2006年01期

4 刘玉忠;科学发展观浅论[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孙胜灵;科学发展观与学校体育的可持续发展[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王宜韧,周曙光;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健康发展[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彭晓辉;;家族企业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J];理论与现代化;2006年02期

8 孙海军;刘东梅;;以经济手段为重点 推进可持续发展[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9 彭绪铭;李荣华;;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张晓霞;;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J];理论学习;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康晓玲;;科学发展观与我国汽车产业发展[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04年学术年会“资本论与科学发展观”论文集[C];2004年

2 刘勇;方海;;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搞好水利建设[A];科学发展观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宋聚生;律严;;以科学发展观推进广东沿海重工业可持续发展[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4 王昌运;;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宝鸡“四市”建设[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4年优秀论文集[C];2004年

5 尹继东;;贯彻科学发展观 完善劳动社会保障制度[A];科学发展观与劳动保障问题研究[C];2005年

6 师云杰;刘向红;;加快“数字河北”建设 促进河北可持续发展[A];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中国科协2002年学术年会测绘论文集[C];2002年

7 李建德;;浅议科学发展观与劳动保障工作的关系[A];科学发展观与劳动保障问题研究[C];2005年

8 梁铁山;;落实科学发展观 努力打造全国循环经济示范企业[A];第七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6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王泽应;;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的伦理基础[A];第13次中韩伦理学讨论会国内学者论文集[C];2005年

10 苏榕生;林爱民;;公立非营利性医院可持续发展初探[A];福建省卫生经济学会第三次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保定市国土资源局局长 张德义;坚持科学发展观 促进可持续发展[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2 李军;树立科学发展观推动可持续发展[N];人民邮电;2004年

3 周大兵;坚持科学发展观 促进可持续发展[N];中国企业报;2004年

4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总经理 周大兵;坚持科学发展观 促进可持续发展[N];中国电力报;2004年

5 张赋兴;科学发展观从观念层面指引社会经济发展[N];科学时报;2008年

6 江苏无锡华庄镇党委书记 过伟忠 江苏无锡华庄镇镇长 顾惠忠;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争创全国可持续发展示范区[N];中国改革报;2005年

7 巴州电信分公司 布音代;以科学的发展观引领巴州电信可持续发展[N];巴音郭楞日报;2009年

8 记者 贾超时;突出可持续发展关键 为“保10争12”助力[N];大庆日报;2009年

9 任天佑;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N];解放军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王延奎;开拓进取 保持可持续发展[N];中煤地质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玉梅;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陈晓英;中国石油化工业可持续发展及政策选择[D];东北大学;2005年

3 李辉;城市公共空间的绿色建筑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严江;四川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5 朱步楼;可持续发展伦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俊飚;中西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2年

7 吴妤;生态与循环型城镇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8 盖志毅;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9 桑东莉;可持续发展与中国自然资源特权制度之变革[D];武汉大学;2005年

10 杨建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分析[D];东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冬桂;科学发展观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渗透[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华民;科学发展观与绿色GDP核算[D];武汉大学;2005年

3 黄焕明;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渊源及其内涵[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陈胜利;生态伦理建设与可持续发展[D];武汉大学;2005年

5 熊学兵;坚持科学发展观 提高政府管理水平[D];四川大学;2004年

6 曾凡英;论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观[D];武汉大学;2005年

7 聂爱华;高校环境道德教育[D];苏州大学;2005年

8 李一;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我国城市经营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9 雷涛;论科学发展观的伦理意蕴[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吴桃;用科学发展观构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946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4946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9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