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视角:作为生态的学校道德教育
本文选题:道德教育 + 学校场域 ; 参考:《江苏高教》2009年05期
【摘要】:建立"学校道德教育生态"理念,从生态整体性出发,全面分析学校道德教育所关涉的问题,促进学校道德教育生态在学校场域演绎中得以恢复和推进,在与环境良性互动中实现其完整、稳定与和谐,这是解决当前道德危机和德育困境的重要途径。
[Abstract]:Establishing the concept of "school moral education ecology", starting from the ecological integrity, comprehensively analyzing the problems involved in school moral education, and promoting the restoration and promotion of school moral education ecology in the school field deduction. It is an important way to solve the moral crisis and the plight of moral education to realize its integrity, stability and harmony in the benign interaction with the environment.
【作者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
【分类号】:G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仕杰;;大学德育的异化与回归[J];江苏高教;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官锡强,莫亦飞;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精神基本格局[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2 迟成勇;;论中庸的伦理意蕴[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吴育林;;社会主义道德对市场经济的发展价值[J];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4 艾兵有;;信念与制度的关系之辨析[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5 赵昭;浅谈李觏言行的智慧和人格魅力[J];抚州师专学报;2002年04期
6 郭卫华;;儒家道德哲学:提高“文化软实力”的伦理之径[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吴哲敏;;解决伦理—经济关系现实难题的基本出路[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8 毛豪明;;“伦理”与“道德”辨正[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杨素云;;论中产阶层行为的法律规制[J];北方法学;2007年06期
10 焦金波;;先秦儒家伦理精神的现代价值之考量[J];道德与文明;2008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桂琴;教师的实践性格[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郭冬梅;行政人格及其塑造[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彭立威;生态人格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4 王小锡;经济德性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朱家安;德育生态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康宇;儒家美德与当代社会[D];黑龙江大学;2007年
7 盛国军;环境伦理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8 陈玉梅;海南省文昌市“文明生态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徐朝旭;中国古代科技伦理的起源与形成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10 刘先义;德育价值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兴兵;我国大学生道德评价中的误读[D];西南大学;2009年
2 刘勇;现代性教育的合理性转向[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徐玉祺;中国和平崛起中的文化力与文化认同困境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4 沈典妹;绿色生产力本质及其发展机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5 李景云;公务员职业伦理精神的制度化建构[D];中南大学;2007年
6 李冰;浅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伦理精神[D];黑龙江大学;2007年
7 寇迪;同性恋的伦理审视与法律调整[D];黑龙江大学;2008年
8 谭蓓蓓;高校大学生性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9 杨秋明;中小企业成长的动因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10 姚瑶;论行政伦理对行政权的制约[D];山西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鲁洁;;边缘化 外在化 知识化——道德教育的现代综合症[J];教育研究;2005年12期
2 唐汉卫;中国教育学会德育论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综述[J];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3 郭纬,马爱民;德育概念“泛化”问题及其解决[J];大学教育科学;2004年04期
4 昝玉林;大学生的异化与现代高校德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永娟;孙荣渠;;关于学校环境道德教育的思考[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王斌,王凤;论道德教育与制度建设[J];商业研究;1997年11期
3 冯建军;道德教育该如何"加强"?[J];上海教育科研;2005年01期
4 武福莉;佳艺大联欢[J];小学生(低年级版);2004年14期
5 龙翔云,苏登兰;孩子与环境[J];心理与健康;1997年03期
6 苗文燕;新时期道德教育刍议[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乔蔓菁;关于开展活动道德教育的思考[J];上海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8 唐卫红;中西方传统情感道德教育的比较[J];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9 叶岩燕;道德教育是“关怀”情愫的培养[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10 许继生;道德教育应让孩子们感动[J];山西教育(综合版);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燃;;关于道德教育的若干思考[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2 朱贵平;;《朱子家训》与道德教育[A];02’中国北海《朱熹思想与以德治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李运清;;关于完善船舶报废制度的探讨[A];中国航海学会内河海事专业委员会2002年度学术交流会议优秀论文集专刊[C];2002年
4 严德照;;航标维护管理探索[A];中国航海学会航标专业委员会沿海、内河航标学组联合年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3年
5 尹永安;;论缔约过错责任制度[A];首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0年
6 王彩英;肖文;;“入世”与中国公证制度的创新[A];加入WTO与新时期政法工作前瞻——加入世贸组织与维护社会稳定法律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周又红;;引导我们的孩子爱环境[A];妇女·环境·使命——’97妇女与环境研讨会文集[C];1998年
8 张鹤泉;;西晋都督诸州军事制度试探[A];六朝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六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9 刘文超;;浅析民事强制执行制度的特有原则[A];在审判工作中如何确保司法公正理论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1年
10 常桂兰;;氡与环境[A];地球物理调查与资源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钟剑 记者 石浩均;“寻庐讲坛”为青少年开讲道德教育[N];九江日报;2008年
2 王松;加强道德教育应有的认识[N];陇南报;2009年
3 张树伟;道德教育别玩“花脸”[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山东省莱州市朱由中学 刘万英;给道德教育融入蜜的味道[N];中国教育报;2009年
5 曾晓桃 袁国基 杨健君;洞口道德教育甘霖滋润10万青少年[N];湖南日报;2009年
6 蒋楠楠;如何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N];财会信报;2005年
7 广东省民政厅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处处长 王先胜;引入“观察员”制度[N];中国社会报;2005年
8 方虹;“不落实”比没有制度更糟糕[N];中国社会报;2005年
9 本报评论员;法律和制度是保障[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5年
10 特约记者 罗绮萍;要从制度上将风险降到最低[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础[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马维娜;局外生存:相遇在学校场域[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姜修宪;环境·制度·政府[D];复旦大学;2006年
4 许桂清;美国道德教育理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李耀臻;论大学生道德选择教育[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赵雪江;道德教育因材施教的聚材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小军;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8 薛晓阳;希望与命运[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张若钦;资本社会化及其相关制度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10 俞海山;消费外部性的经济学、人口学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汉芳;论道德教育中的体验[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张维;完善我国绿色壁垒的法律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春琼;关心心理及其对道德教育的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伟涛;从制度占有走向制度共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陈建国;我国绿色社区建设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6 宋军占;论赦免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7 饶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条件分析[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8 戴扬辉;冷水江市中学道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冯正强;在活动道德教育中提高中学生道德教育实效性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高正荣;道德教育生态环境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8333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833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