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教学:文化哲学的检讨与出路
[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of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has been carried out, knowledge teaching has emerged as a major reform problem. However, in the current practice, the knowledge based theory, the theory of the mode of granting and receiving, and the theory of indoctrination consequences have hindered its reasonable improvement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These misunderstandings can easily induce irrational thoughts such as "non-knowledge teaching theory" and "anti-knowledge teaching theory". To clarify these problems, it is necessary to persist in reflection, promote the theory of knowledge standard, and reasonably show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and the teaching value of knowledge. The ideological resources and methods of cultural philosophy transcend the ontological and dualistic thinking mode of understanding traditional knowledge and clarify the human value of knowledge as the overall representation of human culture. It indicates the cultural unity nature and function of knowledge teaching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s the cultural spirit of the present age,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concretely points out the cultural road for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teaching, and establishes the corresponding student, learning, knowledge and teaching views.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现代教育研究与开发中心/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知识教学的发展性价值及其实践策略”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4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石中英;;教学认识过程中的“错误”问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1期
2 江峰;;客观与主观:当代课程哲学的两种知识观评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4期
3 黄黎明;靳玉乐;;学科课程的合理性理解与变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12期
4 李楠;;对理性教育的重新认识[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子超;;双重孤独之后的幻影——谈《聊斋志异》中的狐鬼恋[J];蒲松龄研究;2006年04期
2 赵洋;;羌族释比羊皮鼓舞的美学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3 张富文;;马克思人本思想探析——以《共产党宣言》为中心的考察[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4 韩利;;对综合性大学音乐系钢琴教学的几点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5 赵曦;赵洋;;羌藏文化对话发展中的羌族释比文化——论中西多元文化对话中的羌族释比文化(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6 张舜清;;论儒家“生”之伦理的理论渊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7 董龙昌;;苏格拉底“美在效用说”新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8 蔡庸礼;;写作文化精神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9 王晓岗;;审美意识形态论是第一原理吗——对文学理论教学的一个想法[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杨增和;论佛教对日本物语文学思维图式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国文;;人文奥运与公民伦理[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2 陈胜祥;;中国农民土地所有权幻觉探析[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郭建斌;;理解与表达:对凯利传播仪式观的解读[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4 艾翔;;换个符号,美在人间天堂——浅析空间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视觉符号[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5 曾鹰;;现代性悖论与技术文化的批判策略探略[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王丽;;技术中的符号[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7 韩云波;;论大陆新武侠的文化先进性[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王珂;;新诗要适度重视音乐形式高度重视排列形式——新诗技法研究的策略和方法举隅[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王彬;向茂甫;;教育学史在我国的演进和发展——学科制度建设的视角[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10 方晓东;;试论杜威的儿童发展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敏华;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8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田玉荣;论休谟对康德关于两种对象思想的影响[J];北方论丛;1996年04期
2 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3 钟启泉;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与《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作者商榷[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1期
4 刘硕;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正确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5 靳玉乐;论课程的综合化[J];基础教育研究;1996年05期
6 黄甫全;新中国课程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教育研究;1999年12期
7 顾明远;课程改革的世纪回顾与瞻望[J];教育研究;2001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同森;盛丽英;刘桂军;;初中化学教学落实观念教学的探索——“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教学设计与实施[J];化学教育;2009年10期
2 龚伟;;课堂问题化的知识教学[J];吉林教育;2009年35期
3 侯恕;;对素质教育中知识教学改革的思考[J];基础教育课程;2006年02期
4 许军;;细节中的大智慧[J];教育;2008年21期
5 吴玲琳;;错误是一种资源[J];小学时代(教师);2010年11期
6 许军;;小细节,大智慧——谈细节中的教育[J];天津教育;2008年05期
7 钱巍;;优化生成性资源课堂教学评价的策略[J];辽宁教育;2008年09期
8 杨九俊;;新课程三维目标:理解与落实[J];教育研究;2008年09期
9 王昌昕;;体育教师如何担当好新课程实施者的角色[J];小学科学(教师);2010年02期
10 孙振东;;学校知识的性质与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J];教育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美香;;如何构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生态课堂[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2 余芝兰;侯玉波;;传统与现代观念、思维方式及行为抑制对员工离职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胡睿;侯玉波;;亲子关系、教养方式和思维方式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徐青肖;侯玉波;张瑾;;从生育态度看思维方式对中国人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程慧;;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评价——通过变式教学促进学生发展[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6 黎彦;侯玉波;;中国人思维方式对应付方式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高歌;侯玉波;;知识型员工创造力的评价及其与思维方式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严跃成;阿肯江.托乎提;吉尔格;;谈结构力学中的科学思维方法[A];第二届全国力学史与方法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丘亮辉;;易学和科学结合的核心问题[A];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文件[C];1996年
10 梅乾茵;;中医的思维方式[A];中医药学术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占行 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长乐小学;用课堂评价促学生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李静 实习生杨爱玲;突出民族特色 对学生发展负责[N];南宁日报;2009年
3 李珂;“学生发展性评价”内容与方法出台[N];福建日报;2004年
4 深圳市育才教育集团总校校长 曹衍清;建设适宜学生发展的评价文化[N];中国教育报;2006年
5 陈犁书 刘丹;上海大学“按兴趣”分寝室,引发质疑[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6 潘玉娇 沈红艳;如何诠释“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N];江苏教育报;2010年
7 何敏 夏星 重庆市北碚职业教育中心校长 丁建庆;为学生发展开拓广阔空间[N];重庆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赵小雅;评价:着眼于学生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3年
9 江苏省盐城市第二小学 成向锋;构建新型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8年
10 记者柳艳芳 通讯员邵春琦 赵博;深化评价研究创新评价模式促进学生发展[N];天津教育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阎亚军;知识教学与学生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黄黎明;知识教学的文化哲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李和宸;论当代战争观念的思维方式变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继兵;大学文化与学生发展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肖爱民;综合的时代[D];吉林大学;2005年
6 马超;20世纪美国大学学生事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赵瑞情;中学生社团生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韩志伟;实践与辩证法——从对象性思维方式到实践性思维方式[D];吉林大学;2004年
9 岳伟;批判与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10 罗曼;蒋孔阳美学思想新释[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爱梅;论批判的思维方式[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俞国锋;科学发展观与思维方式变革[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3 陈福祥;反思与超越:成人教育研究思维方式之转换[D];河南大学;2008年
4 平小建;在五年制高师开展数学实验的探索[D];苏州大学;2008年
5 梁娟;汉语颜色词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8年
6 颜文皎;思维方式与我国法理学的发展[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7 路翠萍;大学生思维方式、应对方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05年
8 高险涛;关于海德格尔形而上学的终结和思之任务的反思[D];黑龙江大学;2008年
9 李富家;邓小平实践优位思维方式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8年
10 李翔宇;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与现代管理[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2127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2212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