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健全人格:五四时期教育目标的本义

发布时间:2019-03-25 07:55
【摘要】:个性主义是五四时期"健全人格"教育目标生成的基础。"健全人格"教育目标,体现了当时教育界对教育过程中人的主体地位的关注和重视。1922年新学制,从制度上保障了"健全人格"教育目标的实现。五四时期的"健全人格"教育目标,开辟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平等教育的新时代,为资产阶级教育在中国的实施确定了方向。同样,追求作为教育主体的人的现代化,促进人的个性发展,也是素质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Abstract]:Individualism is the basi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educational goal of "sound personality" during the May 4th Movement. The educational goal of "perfect personality" reflects the attention and attention of the educational circles at that time to the subject status of human beings in the course of education. The new academic system of 1922 ensure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educational goal of "sound personality" from the system. The goal of "perfect personality" education during the May 4th Movement opened up a new era of bourgeois freedom, democracy and equality education, and set the direction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bourgeois education in China. Similarly, it is also the goal of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to pursue the modernization of people as the main body of education an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eople's personality.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山西大学2008年度博士科研基金资助项目“新教育的生命价值”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529;K26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川;中国近代大学建制发展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2 丁相平;教师教育首先是人文教育[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陈维昭;王国维戏曲研究与现代学术范式[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4 易培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我国教育创新[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2期

5 刘虹,张秀坤;王国维、蔡元培美育思想之比较——兼论王国维、蔡元培的人文教育精神[J];教师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6 吴洪成,彭泽平;设计教学法在近代中国的实验[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8年06期

7 程金海;心性论"与王国维美学思想——以"境界说"为例[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8 赵俊芳;宏观视界下的大学特征[J];复旦教育论坛;2004年06期

9 眭依凡;大学校长的教师理念及其对治校实践的影响[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10 沈松平;从西学普及的地域差异看江浙士绅的近代演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林月秀;;孙中山与革命追随者蒋梦麟[A];“孙中山北伐与梧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眭依凡;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治校[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侯怀银;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发展问题的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3 杨运鑫;多中心大学制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广少奎;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及其行政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陈红旗;中国左翼文学的发生[D];吉林大学;2005年

6 王献玲;中国民办教师始末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金洪大;中、韩近代文学及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8 王全林;“知识分子”视角下的大学教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康全礼;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李金奇;被学科规训限制的大学人文教育[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嵘;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与反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付八军;蒋梦麟及其教育价值观初探[D];湘潭大学;2001年

3 李挺;抗战时期中国高等院校内迁研究[D];西北大学;2000年

4 陆阿坤;新军事变革中军队院校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5 刘亚军;社会转型期教师人格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田君;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萌发——民国工艺美术教育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7 王晶;知识经济时代人的存在方式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沈萍霞;清末民初的留美教育与中国教育近代化[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朱春玲;民国早期(1912年-1927年)大学教育管理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10 王华银;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与中国现代教育[D];河北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莉;李娜;;健全人格下的女性光辉[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卜召林;史德超;;鲁迅文学批评的现实性特点[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叶立文;;五四小说的伦理叙事[J];小说评论;2010年01期

4 朱自强;;“儿童的发现”:周氏兄弟思想与文学的现代性[J];中国文学研究;2010年01期

5 张建惠;;论汉语诗性的消退[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张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多元主体模式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年08期

7 李莉;;从“人的解放”到“性别的解放”——论五四时期周作人的女性解放观[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8 余放成;;论20世纪中国的革命平民小说[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周立民;;新书刊——巴金叙述中的“五四意象”之一[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姚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刘半农的通俗小说理论和创作(1913-1917)[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美娥;朱蓉;;浅谈我园幼儿文明礼仪素质教育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2 胡兵;;情感教育——班主任工作的灵魂[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3 马玉霞;;营造民主氛围 创建和谐班级[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4 王海燕;;高中英语研究性学习的几个误区[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5 张友余;赵爽英;;五四时期的数理学会和数理杂志——现代数学在中国全面起步的故事[A];第三届数学史与数学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陈时见;;蔡元培的德育思想述评[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7 张兰馨;;孙中山教育思想论略[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8 张志刚;;陶行知的人格教育思想[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9 黄元国;覃兵;;论蔡元培的人文教育理想[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10 杨雯;;浅谈语文教学与健全人格的塑造[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蒙;汉字思维和拼音思维是不一样的[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2 实习记者 邱坤;从中国文化中寻求答案[N];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李琦;品味历史记忆 追寻时代激情[N];光明日报;2010年

4 王文静;最美的还是那株牡丹[N];北海日报;2010年

5 见习记者 刘佳;重拾青年的理想和动力[N];天津教育报;2010年

6 朱铁志;文明之事必做于细[N];人民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筱禾;陈力丹新闻是有学的[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8 本报评论员;书写无愧于时代的辉煌篇章[N];人民日报;2009年

9 黄兴涛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所长;“概念史”视野与五四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10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 刘为民;五四文化精英与现代知识结构[N];科学时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黎敏;《时事新报·学灯》:文化传播与文学生长[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晓恒;五四乡土小说与八十年代寻根文学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任慧群;个体精神之“诚”与鲁迅的“中国的人生”[D];南开大学;2009年

4 杨智勇;《改造》杂志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吴静;《学灯》与五四新文化运动[D];复旦大学;2009年

6 张毅;从五四到抗战:中国女性小说中的男性形象[D];山东大学;2007年

7 殷波;中国现代艺术教育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潘艳慧;《新青年》翻译与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蓉;中国现代文学的身体阐释[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关峰;周作人文学思想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志伟;五四时期陈独秀政治思想转变及其动因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倩;时代性与民族性的抉择[D];山东大学;2009年

3 谢美航;五四时期“科学救国”思潮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9年

4 吴晓琛;五四时期小说中的母亲形象[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赵晓丹;碎镜中的女人[D];吉林大学;2009年

6 崔慎之;章锡琛主持下《妇女杂志》编辑思想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赵永新;大学生健全人格及培养问题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8 陈绍珍;当前我国高校人格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艳玲;在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王庆宏;辛亥革命时期知识女性的妇女解放思想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4467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24467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3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