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沈阳市“数字化学习港”建设研究探析

发布时间:2017-04-19 18:07

  本文关键词:沈阳市“数字化学习港”建设研究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沈阳市“数字化学习港”建设项目的实施,是沈阳市政府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文件精神,行使政府文化职能和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举措之一,充分体现了沈阳市政府对现代远程教育在振兴沈阳老工业基地实际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有了一个全面的、清晰的认识。本文从“数字化学习港”项目提出的背景和重要意入手,根据沈阳市的实际情况,对沈阳市建设“数字化学习港”的必要性及参与方职责分工、学习模式、服务模式、资源建设、平台特点等方面的进行了有意的探索。为“数字化学习港”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理论指导。
【关键词】:“数字化学习港” 学习型社会 终身学习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434
【目录】:
  • 内容提要4-6
  • 引言6-7
  • 一、“数字化学习港”概述7-12
  • (一) “数字化学习港”含义的解析7
  • (二) “数字化学习港”提出的背景7-11
  • (三) “数字化学习港”项目的重要意义11-12
  • 二、“数字化学习港”的国内外研究情况12-15
  • (一) “数字化学习港”的国外研究情况12-13
  • (二) “数字化学习港”的国内研究情况13-15
  • 三、沈阳市“数字化学习港”建设分析15-29
  • (一) 沈阳市“数字化学习港”项目综述15-17
  • (二) 沈阳市建设“数字化学习港”的必要性分析17-20
  • (三) 沈阳市“数字化学习港终身学习服务平台”建设分析20-25
  • (四) 沈阳市“数字化学习港”的组织管理25-27
  • (五) 沈阳市“数字化学习港”的创新点27-29
  • 四、沈阳市“数字化学习港”项目实施中提出的新问题与对策建议29-33
  • (一) 面向终身学习的优质教育资源建设还存在很大不足,资源整合、优化与共享面临困难29-30
  • (二) 政府加大投入和引入市场运营机制缺乏政策法规支持和体制保障30-31
  • (三) “数字化学习港”公共服务体系多元化问题31
  • (四) 终身学习体系的数字化环境的建设,如何结合国情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先进成果,还需要坚持不懈的实践探索31-32
  • (五) 发挥“数字化学习港”作用,必须强化实践基地建设32-33
  • 结论33-35
  • 参考文献35-37
  • 后记37-38
  • 中文摘要38-41
  • Abstract41-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肖庚;;学习型社区研究[J];成人教育;2011年09期

2 谢素蓉;;终身教育思想演变及其在中国实践中的辨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年04期

3 郑艳萍;余凤池;;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6期

4 陈志平;;论学习型社会建设与高等教育发展[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年03期

5 李守新;王嘉璞;王斌;;学习型社会建设中地市级电大发展社区教育的思考[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6 陈艳玲;殷明;秦素碧;;构建学习型社会背景下关于自考管理模式的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7 唐星星;张永红;;论学习型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元学习能力的培养[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马楠;;城市社区教育课程内涵浅析[J];华章;2011年21期

9 张国防;;新时期影响高校学风的主要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10 郭延彬;王红军;葛轩;;论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J];继续教育;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丹;刘力;;浅谈学习型社会的构建[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王为华;孙春山;;学习型社会与全面小康社会[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3年

3 王献祖;;弘扬延安精神 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A];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全国延安精神理论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6年

4 刘海君;;图书馆与学习型社会的建立[A];黑龙江省图书馆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5 张次愚;;学习型社会和老年教育[A];老年学论文集(六)[C];2004年

6 张萍芳;;从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谈老年教育的几个问题[A];老年学论文集(六)[C];2004年

7 魏光丽;;自我导向学习之探究[A];2005年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和谐社会与成人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朱德恩;黄宏英;;创建学习型社区给图书馆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A];现代图书馆的人本主义思考与实践——2002江浙沪晋图书馆中青年论坛论文集[C];2002年

9 李小红;;公共图书馆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的角色定位[A];和谐社会中的图书馆建设与发展——陕西省图书馆学会第六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张保芬;;做学习型的学报编辑[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二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斯敏;中外学者研讨“学习型社会”[N];光明日报;2008年

2 钱钢;构建学习型社会我市搭建新平台[N];镇江日报;2009年

3 中共饶平县委宣传部 郑良群 林继东;饶平县创建学习型社会实践的启示[N];潮州日报;2009年

4 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 龚明汉;新加坡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做法与启示[N];张家界日报;2009年

5 卓九成;我省高校开展“享受阅读乐趣、共创学习型社会”活动[N];陕西日报;2009年

6 记者 秦郑敏;我市召开学习型社会建设领导小组(扩大)会议[N];广安日报;2009年

7 阜阳市妇联 梁红群;学习型社会与大众读书[N];安徽日报;2009年

8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高瑞泉;依靠现代传统创建学习型社会[N];文汇报;2009年

9 通讯员 王建通 刘雪华 卓海南;金乡启动“学习型社会”建设工程[N];济宁日报;2009年

10 记者 秦郑敏;促进我市学习型社会建设[N];广安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林;学习型社会视野中的高校体育课程设计[D];上海体育学院;2008年

2 唐斌;美术馆与知识生产[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3 邢蕾;成人非正式学习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力勇;沈阳市“数字化学习港”建设研究探析[D];吉林大学;2009年

2 余思;我国地方政府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角色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1年

3 邵显都;学习型社会建设与图书情报事业改革创新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4 赵惠华;学习型社会的教育信息服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5 王希坤;推动学习型社会形成的科技动力机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6 常淑芳;学习价值观探赜[D];广州大学;2008年

7 程立;论学习型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D];苏州大学;2005年

8 郭石杰;基于网格化和终身学习的湖北省学习型社会发展战略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9 许竹萍;中等职业学校图书馆在学习型社会中教育功能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10 左彩虹;学习型社会教师专业伦理的构建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沈阳市“数字化学习港”建设研究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68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3168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a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