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世界的中国教育研究:基于国际学者视角
发布时间:2021-05-20 13:30
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和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化,中国教育学科的科研活动与研究成果日趋国际化。有赖于日益多元化的研究主体和相关激励政策,英文论文发表量逐年攀升;本土教育学英文学术期刊也相继出版,成为世界了解中国教育研究的窗口。然而,中国教育研究的质量和实质性国际影响力仍有待进一步探究。本文通过对8位域外非华裔知名教育学者的访谈,探讨中国教育研究在走向世界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进而探究提升中国教育研究国际影响力及其在世界知识生产体系中地位的潜在路径。
【文章来源】:教育发展研究. 2019,39(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分析框架:教育学研究在三重维度下的角色
二、研究方法:半结构访谈
三、域外学者眼中的中国教育研究:正在路上, 喜忧参半
(一) 中国教育研究的现状与挑战
1.中国教育研究的国际显示度稳步提升, 但影响力仍有限
2.国际教育学界对中国问题有所关注, 但尚不够重视
3.英文论文整体水平有所提升, 但质量参差不齐
4.本土英文学术期刊需长期投入
5.现行学术激励机制有待商榷
(二) 提升中国教育研究国际影响力的路径
1.发挥多元研究主体作用
2.优化学术评价体系, 客观看待SSCI期刊
3.创建和完善教育研究走向世界的新平台
4.掌握规范的研究方法, 与全球同行共同提升教育学科的地位
四、结论:中国教育研究走向世界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成为世界教育中心八问——与菲利普·阿特巴赫教授的对话[J]. 李盛兵. 教育发展研究. 2018(17)
[2]中国教育研究国际影响力的反思与前瞻[J]. 李梅,丁钢,张民选,杨锐,徐阳. 教育研究. 2018(03)
本文编号:3197839
【文章来源】:教育发展研究. 2019,39(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分析框架:教育学研究在三重维度下的角色
二、研究方法:半结构访谈
三、域外学者眼中的中国教育研究:正在路上, 喜忧参半
(一) 中国教育研究的现状与挑战
1.中国教育研究的国际显示度稳步提升, 但影响力仍有限
2.国际教育学界对中国问题有所关注, 但尚不够重视
3.英文论文整体水平有所提升, 但质量参差不齐
4.本土英文学术期刊需长期投入
5.现行学术激励机制有待商榷
(二) 提升中国教育研究国际影响力的路径
1.发挥多元研究主体作用
2.优化学术评价体系, 客观看待SSCI期刊
3.创建和完善教育研究走向世界的新平台
4.掌握规范的研究方法, 与全球同行共同提升教育学科的地位
四、结论:中国教育研究走向世界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成为世界教育中心八问——与菲利普·阿特巴赫教授的对话[J]. 李盛兵. 教育发展研究. 2018(17)
[2]中国教育研究国际影响力的反思与前瞻[J]. 李梅,丁钢,张民选,杨锐,徐阳. 教育研究. 2018(03)
本文编号:31978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3197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