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像民族志的课堂互动研究——兼论教育视频图像分析的本体价值
发布时间:2021-05-23 10:51
作为课堂教学基本样态的"课堂互动"不仅是课堂教学的手段与方法,更是师生课堂生活的基本方式。文章围绕"课堂互动建构了怎样的课堂教学逻辑""何种方法能够展示并构造课堂互动的生命成长过程"这一双重问题,探索图像民族志在课堂研究中的方法论建设过程,这一过程尝试转变已有视频图像研究"通过视频看教育"的单一路径,致力于形成视频图像研究的新路径——"通过教育看视频",以实现教育视频图像研究的本体性转换。
【文章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6 页
【文章目录】:
一、 “课堂互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样态
二、图像民族志:关切本体价值的方法论建设
(一) 建设的基础:民族志与视频图像分析的融合
1.民族志能够为视频图像分析贡献人文主义精神。
2.民族志能够增进视频图像阐释中的充分性。
3.视频图像分析能够丰富民族志材料的研究视角。
(二) 建设中的全程性关切:视频图像分析与基本问题之间的适切性
(三) 建设的目标:实现教育视频图像分析的本体性转换
1.重视图像内在逻辑的生命成长价值
2.实现教育视频图像分析的理论创生价值
三、 图像民族志在课堂互动研究中的运用
(一) 收集视频—选取分析方法
第一步:视频筛选-形式化阐释-选择图像
环节1:视频筛选
环节2:形式化阐释 (Formulierende Interpretation)
环节3:选择图像
第二步:反身性阐释 (Reflektierende Interpretation)
第三步:类型及一般化 (Typenbildung und Generalisierung)
(二) 视频筛选—形式化阐释—选择图像
(三) 反身性阐释:课堂互动如何进行?
1.难以伪装的身体:互动的激发要素
2.充当联结的体态语:互动的基本载体
3.从未游离的注视:共享的互动情境
(四) 类型化与“成长性互动”
四、方法论审思
(一) 阐释中的“偏见”
(二) 类型化过程中的“遗失”
(三) “打捞者”的姿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家庭文化中幼儿成长的民族志探究[J]. 陈学金. 全球教育展望. 2018(01)
[2]基于文件阐释法的视频分析与课堂模仿研究——兼论视频分析的方法论意义[J]. 孙丽丽.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05)
[3]当代教育研究的视频与图像转向——兼论视频图像时代的教育理论生产[J]. 李政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05)
[4]什么是现象学[J]. 张祥龙. 社会科学战线. 2016(05)
[5]基于文献阐释法的视频分析理论及其在学校仪式研究中的运用——以柏林一所改革教育小学的“早晨圆圈”仪式为例[J]. 陈红燕. 教育学术月刊. 2014(05)
本文编号:3202388
【文章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6 页
【文章目录】:
一、 “课堂互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样态
二、图像民族志:关切本体价值的方法论建设
(一) 建设的基础:民族志与视频图像分析的融合
1.民族志能够为视频图像分析贡献人文主义精神。
2.民族志能够增进视频图像阐释中的充分性。
3.视频图像分析能够丰富民族志材料的研究视角。
(二) 建设中的全程性关切:视频图像分析与基本问题之间的适切性
(三) 建设的目标:实现教育视频图像分析的本体性转换
1.重视图像内在逻辑的生命成长价值
2.实现教育视频图像分析的理论创生价值
三、 图像民族志在课堂互动研究中的运用
(一) 收集视频—选取分析方法
第一步:视频筛选-形式化阐释-选择图像
环节1:视频筛选
环节2:形式化阐释 (Formulierende Interpretation)
环节3:选择图像
第二步:反身性阐释 (Reflektierende Interpretation)
第三步:类型及一般化 (Typenbildung und Generalisierung)
(二) 视频筛选—形式化阐释—选择图像
(三) 反身性阐释:课堂互动如何进行?
1.难以伪装的身体:互动的激发要素
2.充当联结的体态语:互动的基本载体
3.从未游离的注视:共享的互动情境
(四) 类型化与“成长性互动”
四、方法论审思
(一) 阐释中的“偏见”
(二) 类型化过程中的“遗失”
(三) “打捞者”的姿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家庭文化中幼儿成长的民族志探究[J]. 陈学金. 全球教育展望. 2018(01)
[2]基于文件阐释法的视频分析与课堂模仿研究——兼论视频分析的方法论意义[J]. 孙丽丽.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05)
[3]当代教育研究的视频与图像转向——兼论视频图像时代的教育理论生产[J]. 李政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05)
[4]什么是现象学[J]. 张祥龙. 社会科学战线. 2016(05)
[5]基于文献阐释法的视频分析理论及其在学校仪式研究中的运用——以柏林一所改革教育小学的“早晨圆圈”仪式为例[J]. 陈红燕. 教育学术月刊. 2014(05)
本文编号:32023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3202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