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精神及其教育意蕴
发布时间:2017-06-23 08:01
本文关键词:儿童精神及其教育意蕴,,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儿童是具有独特意义的“人”,儿童精神与“成人”的精神,绝非等同。儿童精神有其特殊性。认识人,就不能忽视对儿童的认识;研究人的精神,就不能忽视儿童精神的研究。随着“人”的观念、教育环境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特别是儿童观的演变和儿童教育的发展,“儿童”才逐渐从成人文化里分离出来,成为具有独立生命意识和精神世界的主体。儿童作为正在成长发展中的个体,有其丰富的精神世界。 在成人的世界里,儿童精神成为了一个悖论式的存在。一方面,面对儿童精神世界的天真无邪、自由纯净、不为名利、游戏想象,成人常常望而生叹;另一方面,成人又对儿童充满忧虑和担心,他们更多地将儿童置于自己的监控之下,儿童的精神世界成为了被控制、被冷落、被分解的世界。成人习惯于以成人的是非标准衡量一切,以成人心目中的理想模式为儿童设计未来。儿童的精神、情感和需要经常被忽视和剥夺。 有鉴于此,“儿童”作为一种精神存在,需要重新加以认识和思考。这主要包括:(1)把儿童当作“儿童”。儿童精神是具有独特性的,它的特异性是教育的出发点。(2)正视儿童的“语言”。尊重儿童的话语权,让儿童充分地言说、游戏和想象。(3)打破儿童的“围墙”。实现学校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的融通。(4)着眼儿童的“幸福”。服务于儿童现实生活中的幸福追寻,注重对儿童精神的现实关怀和终极关切。
【关键词】:儿童 儿童精神 成人 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40
【目录】:
- 内容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0
- 一、"儿童精神"概说10-23
- (一) 精神的概念10-12
- 1.精神是一种存在10-11
- 2.精神存在异于自然存在11-12
- 3.精神是人的本质属性12
- (二) 何谓儿童精神12-14
- (三) "儿童精神"认识的历史沿革14-17
- 1.从属阶段14-15
- 2.独立阶段15-16
- 3.推崇阶段16-17
- (四) 儿童精神的特点17-23
- 1.儿童精神的整体性18-19
- 2.儿童精神的纯真性19-20
- 3.儿童精神的想象性20-21
- 4.儿童精神的泛灵性21-23
- 二、儿童精神成长与教育23-30
- (一) 儿童精神成长的依据与条件23-24
- (二) 儿童精神成长对教育的依托24-26
- 1.儿童精神成长的阶段性24
- 2.儿童精神成长的有限性24-25
- 3.儿童精神成长需要教育25-26
- (三) 教育关涉儿童精神成长26-28
- 1."教育"一词的初始意义26
- 2.本真的教育及其应然承诺26-28
- (四) 教育增进儿童精神成长的可能性28-30
- 三、儿童精神的失落及寻思30-37
- (一) 现状描述:教育对儿童精神的压制30-33
- (二) 原因探析:儿童精神的悖论性存在33-37
- 1.感叹与偏好33-34
- 2.敬佩与压制34-35
- 3.承认与忽视35-37
- 四、儿童精神的守望与复归37-49
- (一) 认识的转换:把儿童当作"儿童"37-39
- 1."人"是儿童的上位概念37-38
- 2.儿童是"人"发展的特定阶段38-39
- (二) 观念的变革:正视儿童的"语言"39-43
- 1.游戏:儿童精神发展的"窗口"40-42
- 2.想象:儿童精神成长的重要成分42-43
- (三) 实践的转向:打破儿童的"围墙"43-46
- 1.教育应观照儿童精神境界的提升43-44
- 2.教育要注重儿童身体与精神的和谐发展44-45
- 3.教育应凸显儿童精神的成长意义45-46
- (四) 旨趣的回归:着眼儿童的"幸福"46-49
- 1.教育应对儿童精神给以人文关怀46
- 2.教育应成为儿童精神的成长世界46-47
- 3.教育应使儿童精神与生活世界融合47-49
- 结语49-50
- 参考文献50-53
- 后记53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毅;;“错位”的狂欢——对电视选秀中儿童“成人化”现象的冷思考[J];声屏世界;2011年07期
2 田芳;;蒙台梭利关于培育儿童独立性的思想及其对幼儿教育的启示[J];文史博览(理论);2012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丁可;艺舟双辑:理性与直觉[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石辉;儿童的“理论”:危机与拯救[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春珍;儿童不是“小大人”[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3 吴婵;言它与言我—幼儿园教学中师幼问答语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4 刘洁;大自然教学环境下儿童精神世界建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儿童精神及其教育意蕴,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43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474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