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作为知识分子:走向批判的教师教育
本文关键词:教师作为知识分子:走向批判的教师教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批判教育理论揭示了传统教师教育弊端产生的根源在于技术理性。它借用知识分子的范畴重构了教师教育目标,即培养转化性知识分子。它把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界定为"在意识形态中的学习",目的在于赋予师范生以发展自己和社会的权能,也就是,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行动能力,为民主的社会建设服务。
【作者单位】: 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批判教育理论 教师教育 知识分子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寻找中西教育的价值接点:西方现当代教育思潮的传入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价值选择》(课题编号:20070420313)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批判教育理论孕育于20世纪70年代初,在80年代中期开始流行,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吉鲁(Henry A.Giroux)以及阿普尔(Michael W.Ap-ple)。其学术渊源复杂,除“新”教育社会学自己的传统、“西方马克思主义”和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外,还包括弗莱雷(Paulo Freire)、维果茨基(Lev V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顺达;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形态与时代使命[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苗春凤,杨正德;论中国当代人文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J];贵州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3 刘亚敏;知识分子与大学精神[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4 温正胞;;社会变迁与高校教师的角色转换[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黄宛峰;论王充的儒生观[J];齐鲁学刊;2004年02期
6 舒志定;大学学术自治与学术自由的比较阐释[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2年03期
7 陈平;知识经济与知识分子法律角色定位[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8 杨棣;元杂剧文人形象的文化审视[J];山东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9 舒志定;创新学术制度 防御“近亲繁殖”[J];社会;2003年03期
10 蔡辰梅;殷建秋;;论教师的知识分子属性[J];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2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丁晓原;文化生态演化与百年中国报告文学流变[D];苏州大学;2001年
2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高一农;汉赋专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刘亚敏;大学精神探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陈锋;文化资本导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6 吴洪伟;当代中国中小学纪律实践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宋庆宝;拜伦在中国[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8 黄启兵;我国高校设置变迁的制度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瑞;就亡与启蒙之间的困惑——王实味文艺思想简论[D];河南大学;2001年
2 王凤青;傅斯年与中国传统文化[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张彩虹;寻找新的锚地[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曼;知识分子身份的悬浮[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张瑞犁;全球化下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的继承与创新[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3年
6 纪秀明;一个浪漫主义者的悲哀[D];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7 蔡芸;“器”与“道”之间的彷徨——论丁玲及其作品自我意识的变迁[D];吉林大学;2004年
8 迟春丽;十字街头的自由主义[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9 袁栋洋;赵树理:介于启蒙者与代言人之间的知识分子[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向学;王国维“文化人格”论[D];山东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庆浩;张海钟;路宏;;新世纪教师教育体制机制问题反思与培养模式探索——以兰州城市学院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7期
2 魏薇;陈旭远;;西方批判教育理论:师生交往研究的新视域[J];外国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3 陶西平;;“复兴始于教师”[J];中小学管理;2011年08期
4 倪文锦;;教育均衡:需从源头抓起[J];教育科学论坛;2011年07期
5 马丽丽;马冰心;;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钱小龙;汪霞;;美、英、澳三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与特点[J];外国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7 朱浩然;;大学化后教师教育的学业评价问题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09期
8 于发友;;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 努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J];中国民族教育;2011年09期
9 杨剑;邹文蓉;;浅谈教师职业专业化[J];中国市场;2011年32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启泉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师教育创新的关键:教师教育课程标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记者 赵小雅;第二届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成立[N];中国教育报;2011年
3 记者 符德新;促进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共享[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苏州科技学院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 吴红耘;探索教师教育课程开发的核心内容[N];中国教育报;2011年
5 ;课改动态[N];中国教师报;2003年
6 ;关注2004[N];中国教育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李曜明;先培训 后上岗 不培训 不上岗[N];中国教育报;2004年
8 钟启泉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新课程改革开启中国课程发展新纪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李曜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和管理队伍[N];中国教育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符德新;教师网联计划:教师教育的创新[N];中国教育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谢赛;儿童学习结果取向的美国教师教育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陈君;封闭、开放与综合[D];河北大学;2011年
3 王强;知德共生:教师胜任力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美;面向知识社会的教师学习——发展适应性专长[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燕燕;论教育实践课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胡白云;女性主义视野中的教学民主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婧;印度教师教育课程计划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2 徐yN;中美两国教师教育课程之比较研究及其启示[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黄琳;中美当代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美君;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美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5 胡們;21世纪美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师教育课程共生机制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6 饶武;美国教师教育课程演进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胡雅瑾;中美两国教师教育课程比较[D];苏州大学;2007年
8 吴迪;苏格兰职前教师教育课程鉴定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韩雪松;基于终身教育理念的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戴洁;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网络培训个性化学习支持服务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教师作为知识分子:走向批判的教师教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35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503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