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与教育力关系探析
本文关键词:教师与教育力关系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教师是学校办学的基石,教师的综合素质、学术学识水平决定学校教育的质量,好的教师队伍能产生名师乃至大师,名师和大师无不有很强的教育力,教师教书育人的效果与教师本身教育力的大小是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通过阐述教师与教育力的内涵,分析提升教师教育力的意义,提出提升教师教育力的创新举措,以引起教师、有关领导和教育主管部门对提升教师教育力的重视。
【作者单位】: 集美大学;
【关键词】: 教师法 教育力 创新举措 教师教育 师生关系 学生学习 提升 教师队伍 教育质量 学校教育
【分类号】:G451;D922.16
【正文快照】: 教师是学校教书育人工作的基石,教师的责任传道授业解惑,即教书育人,而事实是由于社会以经济为中心的大环境,经济的力量也深深地渗透到教育中来,因而出现一些教师的职责发生偏移、与学生的关系发生扭曲的现象,学校净土遭受污染。社会、家庭和学生切盼教育回归正道,笔者以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楚廷;新世纪:教育与人[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01期
2 文辅相;素质·方法·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坤荣,张道民;语文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2 李Oz宁;关于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几个问题[J];安康师专学报;1999年04期
3 陈波;;人类教育终生化与陶行知的终生教育思想[J];爱满天下;2003年02期
4 冯雯;;浅析教育研究范式的演进历程[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孙立梅;;谈师范院校学生资料积累技能训练[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刘义亭,张秀英;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应是创新教育[J];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7 赵嶷娟;;论教育的“第二性”[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1期
8 何凤梅;;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探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5期
9 熊和平;课程:从"圈养"到"游牧"再到"传记"[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10 肖正德;;西方和谐教育思想的发展脉络及其当代意蕴[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忠;;中国教育史研究的目标定位及其发展走向[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2 刘传德;;夸美纽斯及其《母育学校》[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3 李森;;西方关于人的学说与教学动力[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4 徐嵘;;夸美纽斯和卢梭“适应自然”教育思想之比较[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5 荣艳红;;“按成绩拨款”:1862年英国教育修正法案及其影响[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6 何新华;张庆秋;;浅谈大学生素质教育基础——自学能力的培养[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何新华;张庆秋;;大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A];跨入新世纪——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之路[C];2005年
8 郏凌;朱兆军;孟炎;;实施创新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9 熊元新;刘涤尘;;独立个性培养贯穿于电路实验教学研究[A];第二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10 唐滢;;素质教育视野中的高考改革——兼论高考内容改革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素质立意的演进[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健;我国教师教育学的逻辑起点研究及学科体系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倩苇;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技术与课程发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牛慧娟;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宋德云;教师教学决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薛小丽;西方近现代兴趣教学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蔡秋梅;中国政府推进教育公平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薛忠祥;当代中国教育的应有价值取向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朱桂琴;教师的实践性格[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9 王帅;知识与幸福[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10 赵荷花;学习的教学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丙之;从规训到解放[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2 金岚;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夏冬杰;知识观转型及其对学生作业改革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任苒;有效教学研究——理念、实践与展望[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徐淑芹;初中课堂管理中的失范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徐波;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地理情境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邵宏;初中物理复习教学策略有效性初探[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刘琴芳;有效教学理论与语文教学过程的优化[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云霞;应然追求:和谐教育视阈下的本科培养方案[D];中南大学;2008年
10 丁昀;和谐社会构建中思想政治教育精神动力价值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晓;老师的错误也是一种教育力量[J];四川教育;2003年Z2期
2 张文学;《教育经济学》初探(二)[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01期
3 蔡运遄;试论教育力与电大改革[J];中国远程教育;1992年02期
4 芮彭年;追求教育力的平衡[J];上海教育;2003年01期
5 戚万学;润物细无声——环境的教育力量[J];山东教育;1999年26期
6 钟启泉;教师的“教学能力”与“自我教育力”[J];上海教育科研;1998年09期
7 黄赐英;关于我国教师教育发展中几个应该注意的问题[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蔡宝来,袁利平;南非教师教育的历史演进与改革发展[J];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9 李振峰;教师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J];幼儿教育;2004年19期
10 张彬;《教师教育》评价[J];外国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向东;雷凤燕;;挖掘资源优势,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发绿色食品[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2 龚志武;;教师教育空间模式的转型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Ⅰ)[C];2004年
3 夏俊;;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发展历史探析[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4 姚建国;;立足国情 放眼未来 尽快完善教师资格认定和教师教育制度[A];第四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和2005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卢喜山;郭成兴;O@睿;郭成刚;;煤矿企业机电技术管理的创新与实践[A];第十三届全国煤矿自动化学术年会、中国煤炭学会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6 周红安;郑颖;;美国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探析[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7 曾晓东;;不同市场形态下开放教师教育的不同反应[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8 李庆华;;谈五年制师范生良好职业态度的培养[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9 陈时见;;教师教育的源起与流变[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二)[C];2009年
10 傅嘉伟;汪玉花;雷文辉;朱大智;随海宁;;宁国市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3年来的创新举措及效果分析[A];2006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志起;集中精力创新举措 狠抓暑期项目落实[N];秦皇岛日报;2007年
2 苍访;念好“六诊经”信访难题解[N];法治快报;2008年
3 记者 郑岚岚 通讯员 蔡军燕;市政协以创新举措促进工作[N];湛江日报;2008年
4 曹宏志 李海燕;服务大局 创新举措 真干快干[N];唐山劳动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汪明福;创新举措力求突破[N];眉山日报;2006年
6 沙河口区教育局局长 崔冬光;教师教育是立校根本[N];大连日报;2009年
7 实习生 胡超群邋邓一希 本报记者 杜芳群;创新举措 再创和谐平安建设新局面[N];抚州日报;2007年
8 雷刚 明照;英山创新举措整合涉农资金[N];黄冈日报;2006年
9 记者宦建新 通讯员单启宁;杭州首推“教师教育券”[N];科技日报;2003年
10 记者 何威;教师教育创新平台启动[N];吉林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慧文;变革中的教师教育范式:海峡两岸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张奎明;建构主义视野下的教师素质及其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姜美玲;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黄爱峰;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徐建平;教师胜任力模型与测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伊继东;云南高等师范教育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7 刘向荣;科南特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8 金美福;教师自主发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朱益明;教师培训的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杨玉东;“本原性数学问题驱动课堂教学”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春光;反思型教师与教师教育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田宝军;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DS)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韩国强;中国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4 亢光斌;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初探[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葛军;教师教育政策历史考察与有效性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6 李香玲;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的要求[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何翼;教师信念、教师教育与教师评估[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邓三英;教师专业发展与我国教师教育改革[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曾国强;美国教师培训标准述评—美国全国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NBPTS)与美国全国教师教育资格认定委员会(NCATE)教师教育标准解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少非;教师教育中的案例方法与教学案例的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关键词:教师与教育力关系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38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503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