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教育学研究:意义与觉醒

发布时间:2017-07-02 08:03

  本文关键词:教育学研究:意义与觉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正作为教育学研究者,我们必须追寻教育学研究对于我们自身的意义,明确教育学研究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这是赖以维系我们作为教育学研究者的命脉所在。如果说教育学研究者的使命在于指导教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教育学研究者 教育生活 教育思想 教育实践 意义 教育家 苏格拉底 教育理论 知识论 哲学家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作为教育学研究者,我们必须追寻教育学研究对于我们自身的意义,明确教育学研究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这是赖以维系我们作为教育学研究者的命脉所在。如果说教育学研究者的使命在于指导教育实践,那么我们就需要追问指导谁的教育实践?如果是他人的教育实践,那么我们就有必要继续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传东;李泽厚美学批判[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刘伟;试论唐代传奇小说的诗化特征[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3 乔东义;李泽厚实践论美学的问题与反思[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郭景萍;现代社会工作的基本特征:制度化利他主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5 王丽梅;中国店名的文化特征[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匡调元;我的治学心路[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7 周光权;行为无价值论之提倡[J];比较法研究;2003年05期

8 许金;美育命题的现代性转换[J];滨州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9 殷学明;从遮蔽到无蔽——海德格尔的居为何物探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吴慧平;书法艺术的地域文化特征[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丹;俞书伟;王俊涛;;设计无格,,借景有因——浅谈产品中的透明性设计[A];Proceedings of the 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Volume 1/2)[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武忠;理想家园[D];南京艺术学院;2001年

2 李红霞;唐代隐逸风尚与诗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3 刘永红;诗筑的远离[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4 朱家存;走向均衡[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程波;先锋及其语境: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黄汉华;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D];暨南大学;2003年

7 杜晓利;教育研究重心的转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郝凤霞;技术的社会选择[D];复旦大学;2003年

9 陈海静;审美自由论[D];复旦大学;2003年

10 胡位钧;现代国家中的政治沟通[D];复旦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成民;论新潮社对新文化建设的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余意;论宋代文人雅词的审美品格[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侯深;蔡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华伟丽;试论明末清初传奇中的风情喜剧[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魏华;陈洪绶与伦勃朗艺术人格心理探析与比较[D];河南大学;2002年

6 郑菡;大俗之美——浅论聊斋俚曲的“俗而不俗”的特征[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7 王彩芸;促进生命个体的总体生成[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李雁华;诗化人生的现实栖地[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叶烨;论李渔的双重品格及其小说[D];湘潭大学;2002年

10 赵江南;论李渔的戏曲本位思想在剧本中的表现[D];湘潭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献坤;曲建华;崔岩;李遂亮;应继来;;课程设置应关注学生的教育生活[J];价值工程;2011年16期

2 赵振杰;;论“新教育实验”的教育幸福观[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2期

3 赵士果;;论幸福的教育生活[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8年04期

4 赵长林;扈中平;;教育生活与个体的幸福[J];当代教育科学;2008年17期

5 费翡;;记教育之生活,撰成长之乐趣——教育博客之我见[J];教育科研论坛;2010年05期

6 赵士果;;论幸福的教育生活[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7 曾纪洲;;教书,不简单——一位乡村教师的教育生活[J];教育;2011年01期

8 杨乔清;李阿利;宋伟伟;刘虎;;解读《民主主义与教育》中关于教育与生活的论述[J];文教资料;2011年04期

9 傅松涛;面向现实社会生活 关注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J];中国教育学刊;2002年01期

10 罗秋明;倾听的教育价值的实现[J];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乔清;李阿利;;解读《民主主义与教育》中的教育与生活思想[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张陆;佐斌;;教师教育幸福量表的编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吴全华;;论康德的教育现代性及其合理性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陈茜;;走在行知路上——省陶研会30周年会庆《行知伴我成长》论坛上发言[A];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肖绍明;;教育学的话语分析转向[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振海;过一种普通而幸福的教育生活[N];中国教师报;2011年

2 山东省平阴县教师培训中心 王永军;为教师打造幸福的教育生活[N];江苏教育报;2011年

3 杨千;教育是为了师生一生幸福[N];中国教师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赵雪力 董映雪;朱永新: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N];亚洲中心时报(汉);2010年

5 李益众;教育研究不应疏离教育生活[N];中国教育报;2010年

6 广东教育学院副教授 许锡良;“教育自传”的正效应[N];中国教育报;2008年

7 马晖;让孩子过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8 本报记者 周波;教育 应该是幸福完整的生活[N];成都日报;2007年

9 山东省泗水县济河街道龙湾套小学 张学勇;一次讨论引发的思考[N];中国教师报;2011年

10 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李伟平;让学校生活成为素质教育[N];常州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政涛;教育生活中的表演[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易东平;救人救己与害人害己[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许新海;教育生活之危机与救赎[D];苏州大学;2009年

4 韩承敏;教育随笔的哲学思考[D];苏州大学;2007年

5 薛晓阳;学校制度情境中的学生道德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牛利华;“回归生活世界”思潮的教育学省察[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桑志坚;超越与规训[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8 杨进;论美好生活与学校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周贵礼;论当代教师思维方式变革[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毛毅静;影像记忆与教育变迁:1910-2010年代的中国教育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卜茂荣;教育生活的发现[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志刚;论“教育生活”[D];河南大学;2005年

3 胡乐野;独立的声音[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慧;教师之境域与习惯的现象学理解[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5 范燕萍;品味教育生活[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趁平;论教师的人生境界[D];河南大学;2008年

7 张建平;“遮蔽”与“澄明”[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8 洪汀;杜威教育哲学的社会视野及其启示[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9 蒋军营;论教育理论语言[D];河南大学;2008年

10 杨钦芬;论教师的幸福[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教育学研究:意义与觉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90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5090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b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