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时空的教育学意蕴——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的独特视阈

发布时间:2017-07-07 14:17

  本文关键词:时空的教育学意蕴——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的独特视阈


  更多相关文章: 时空 教育学 博尔诺夫 教育人类学


【摘要】:时空具有人类学意义,时空与人类的存在内在统一。正确认识和规划时间与空间是教育促进人成长与成熟的基本方式和重要任务。博尔诺夫通过心理空间、私人空间、公共空间与自由空间的划分,探讨了空间的教育学意义;通过过去、现在与未来和人生命关系的探讨,揭示了时间的教育学意义。时空的教育学意蕴构成了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的独特视阈。
【作者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时空 教育学 博尔诺夫 教育人类学
【分类号】:G40-05
【正文快照】: 时空具有人类学意义,时空与人类的存在内在统一。人类学所研究的时空不是抽象的时空,而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具体时空。通过揭示具体时空中所蕴含的人类学意义,进而揭示其普遍性的教育学价值,成为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思想的独特视阈。一、人类学对空间的解释及其教育学意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启树,陈修梅;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冯建军;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及其教育——兼论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3 邵燕楠;教育的人类学视角[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4 任建东;道德重建的主体之维[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侯晶晶;论析美国关怀教育视野下的社群主义、品格教育与自由主义[J];巢湖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唐爱民;终身德育:一种教育哲学的思考[J];成人教育;2005年01期

7 班华;;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的和谐发展[J];中国德育;2006年05期

8 田汉族,高玉英;课堂教学生活:一种教育人类学的阐释[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3期

9 蒋关军;师生对话的澄明与实现——存在主义视界中的“去蔽”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5期

10 冯青来;文化教育学思潮及其当代价值之探求[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世响;乡村生活的道德文化智慧[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崔景贵;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福华;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杨运鑫;多中心大学制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易东平;救人救己与害人害己[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侯晶晶;内尔·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述评与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崔国富;学习型社会建设与教育的使命[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杨军红;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燕;共生教育论纲[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陈锋;狄尔泰教育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红;民办回族幼儿园教师成长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岳慧兰;幼儿创造力认识与培养的调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蔡俊;综合科学课程的学生学业评定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4 邝红军;教育辩证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陈秀玲;论教学中的动态生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柳德玉;论教师经历与专业成长[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陈晓琴;论创造力的可教育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刘迎春;教育习俗视野下对课程改革的反思[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夏青;我国教育研究范式的人文主义取向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宫黎明;校本课程评价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春仁;;试论结构与物质、运动、时空的关系[J];江汉论坛;1981年04期

2 赵昕;;给学生一点感性认识[J];天津教育;1981年09期

3 郝克强;;女排健儿十二绝[J];体育博览;1983年04期

4 荆其柱;;致高低杠上的姑娘[J];体育博览;1983年03期

5 王鹏令;;论时空的有限性和无限性[J];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02期

6 ;无产阶级贫困化的绝对性和相对性[J];思想政治课教学;1984年12期

7 李美溶;;王蒙创作道路探索——兼评《深的湖》《听海》[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02期

8 赵学前;辩证思维应怎样表述和理解运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5年06期

9 王资鑫;;论老庄哲学对内家拳的措导和影响(下)[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85年03期

10 陈洪良;;自然物质观的辩证内容[J];学习与探索;198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希德;;影响攻击性行为的相关因素分析[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2 侯继生;刘辉;;中职生全面素质的内涵、制约因素及对策[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沈晓明;;脑科学研究的临床和教育学意义:从研究到应用[A];第七届全国(内地、港、澳)“儿童发育与行为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李林;周登嵩;;对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方法——改造法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5 苏奋振;周成虎;杜云艳;;过程地理信息系统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叶眺新;;曲点论量子引力初探提纲[A];第十六次全国原子、原子核物理研讨会暨全国近代物理研究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闫拓时;;“以人为本”的教育学意义[A];学习化社会中的成人教育——2006年国际成人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吴琼;;聋童早期康复的教育学意义[A];湖北省民政康复医学会第六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9 张东宏;;开展教育科研 推进教师职业生活方式转变[A];甘肃成人教育协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区铭香;;百色市暴雨时空分布及环流分析[A];2008年滇黔桂三省区七州市气象协作区交流会特刊[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萧国良;中国网络书店能否闯出生路?[N];北京日报;2000年

2 刘宏伟;死亡之星的文化含蕴[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矿业联合会顾问 宋振骐;勇于创新 把握时空[N];中国矿业报;2000年

4 王友;话说网络出版[N];中国贸易报;2000年

5 朴子;音乐人说“网络音乐”[N];重庆日报;2000年

6 记者 靳晓燕;昆仑出版社推出《妇女热线丛书》[N];光明日报;2000年

7 朱西章 张绍波;禅思维与文学艺术创作[N];贵州政协报;2000年

8 韩庆祥;不能为死教条而牺牲活的马克思主义[N];河北日报;2000年

9 卓泽渊;法学家的责任[N];检察日报;2000年

10 张学昕;青春大能承受之轻[N];检察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海涛;走向创新时代的大学课程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王卓;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郑明璋;汉代文化视角下的汉赋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晓丽;弗洛姆人道主义伦理学及其教育学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汤波;高校德育课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兼论德育课的有效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邓俊超;生态学观照下的幼儿艺术教育的理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邹璐;语文课程理念创新背景下新型中学语文教师的培养[D];贵州师范大学;2004年

5 彭茂红;隐喻与教育[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刘春;建构主义的道德学习观及其教育学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罗红艳;走向平衡-我国教师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探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贾慧献;联系与过渡[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9 齐旭东;论王阳明“致良知”思想及其教育学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国晓华;新课程背景下对体验式教学中“学生体验缺失”的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5305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5305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e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