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兼办社会教育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9 21:22
本文关键词:学校兼办社会教育的研究
【摘要】: 我国学习型社会的建立、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学校兼办社会教育的实施。但是当下学术界对学校兼办社会教育始终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有鉴于此,本文试图从多方面对学校兼办社会教育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研究。 总体来讲,本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部分,学校兼办社会教育概论。具体介绍了学校兼办社会教育的概念、必要性和可行性。伴随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终身教育观念已越来越深入人心,学习型社会的建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而学校兼办社会教育正是提高人口素质和教育水平的有效途径;学校具有兼办社会教育的有利条件,教育部门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也正在为学校兼办社会教育提供更为宽松有利的政策保障,这些都使学校兼办社会教育事业大有可为。可以使我们对学校兼办社会教育形成更为清晰、准确的认识和了解。 第二部分,学校兼办社会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实施目标是学校兼办社会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即促进人的发展和学习型社会的最终构建。依据学校的固有职能,在职责允许的范围内兼办一部分与之相关的社会教育:利用学校的政治职能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和环境教育,利用学校的经济职能进行知识技能教育,利用学校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的职能进行休闲教育与亲职教育等,是学校兼办社会教育的实施内容。通过对以上职能的有效利用,可以对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大众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促进我国教育事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第三部分,学校兼办社会教育的原则及途径。实施原则是学校兼办社会教育的行动指南和依据,是学校在兼办社会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行为准则。学校兼办社会教育的实施途径主要有,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设备以及社会教育资源,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教育机构的力量,共同开展多方面的社会教育工作。如展览咨询、邀请校外人士举行讲座等。 第四部分,学校兼办社会教育的保障条件。学校需要转变以往的传统教育观念,探索学校兼办社会教育的新体制、新方法;党和政府需要对学校兼办社会教育予以大力支持,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为学校兼办社会教育的实施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唯有如此,学校兼办社会教育才能够得以顺利进行。
【关键词】:学校 兼办 社会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521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9
- 引言9-12
-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9
- 二、已有研究成果述评9-10
- 三、研究思路10-11
- 四、研究方法11-12
- 第一章 学校兼办社会教育概论12-24
- 1.1 学校兼办社会教育的内涵12-13
- 1.2 学校兼办社会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13-24
- 1.2.1 学校兼办社会教育的必要性13-17
- 1.2.2 学校兼办社会教育的可行性17-24
- 第二章 学校兼办社会教育的目标和内容24-32
- 2.1 学校兼办社会教育的目标24-25
- 2.2 学校兼办社会教育的内容25-32
- 2.2.1 公民意识教育25-26
- 2.2.2 生计教育与知识技能的教育26-28
- 2.2.3 亲职教育28-29
- 2.2.4 环境教育29-30
- 2.2.5 休闲教育30-32
- 第三章 学校兼办社会教育的原则和途径32-37
- 3.1 学校兼办社会教育的原则32-33
- 3.2 学校兼办社会教育的途径33-37
- 3.2.1 专题讲座34
- 3.2.2 研讨座谈34-35
- 3.2.3 大众传媒35-36
- 3.2.4 展览咨询36-37
- 第四章 学校兼办社会教育的保障条件37-41
- 4.1 学校方面的保障条件37-39
- 4.1.1 学校转变观念,,树立开放教育观37-38
- 4.1.2 探索学校兼办社会教育的制度化38-39
- 4.2 社会方面的保障39-41
- 结语41-42
- 参考文献42-45
- 发表文章目录45-46
- 致谢46-47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47-48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建珍;中小学和少年宫的合作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030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703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