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可持续发展教育概念的解析
本文关键词:关于可持续发展教育概念的解析
【摘要】:可持续发展教育概念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依然存在分歧与误解。究其原因主要是概念起源、概念发展模式以及当下教育模式的限制性、概念发展脱离教育改革实践等问题所致。因此,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概念的健康发展,必须把握概念本质,防止概念泛化;增强概念理解的约定性,鼓励概念发展的创造性;规范概念使用,避免概念滥用;借鉴国外经验,突出中国特色。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教育 概念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在科学发展史上,对概念的解释、分析与研究,对于任何学科的发展都是不可或缺的。科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对于相关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起着规定和导向的作用。正因如此,当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出现伊始,国际社会就对其概念的探究倾注了极大热情。从1992年联合国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达;可持续发展教育[J];环境教育;1997年02期
2 史根东;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J];教育研究;2003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林长春,龚秋纹,卢玉妹;21世纪中学化学教育展望[J];保定师专学报;2000年02期
2 张晓京;我国高等院校环境普及教育现状与对策[J];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4期
3 刘赞英,张艳红,王岚;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人文文化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11期
4 史根东;王巧玲;;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可持续发展教育[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1期
5 李仲辉,李仲明,谭正萍;在学校教育中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6 陈晓萍;我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历史演进及其内容与特点分析[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可心;关于职业学校学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2 周锦华;新课程下化学教师专业化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中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马恒;基础教育课程中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程永红;英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唐海朋;生存视域中的可能教育[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陈育梅;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小学环境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8 高晓光;初中科学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9 张芳;改善高等教育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徐萍;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学分制的政策保障机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修斯·莱博格·非瑞;李玉静;程宇;;博茨瓦纳把可持续发展教育纳入到TVET中的实践与经验调查[J];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21期
2 张建珍;;澳大利亚《可持续发展课程框架》的特点与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11年04期
3 北京市东城区可持续发展项目研究组;康威;傅继军;;构建整体覆盖的区域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策略[J];北京教育(普教);2011年09期
4 ;举措[J];世界教育信息;2011年06期
5 姚相全;魏爱平;;北爱尔兰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的内容与特色[J];基础教育;2011年03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鹏;;关于如何有效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思考与实践——可持续发展教育123456[A];2007年海峡两岸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可持续发展教育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A];2007年海峡两岸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季明明;;可持续发展教育与科学发展观[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4 季明明;;可持续发展教育与科学发展观[A];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会刊[C];2007年
5 王欣;;昌平区可持续发展教育专业区域中心建设与实践[A];2007年海峡两岸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蔚东英;王民;;中国大陆地区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师培训现状研究[A];2007年海峡两岸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吴方笑薇;;倒转头来看世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前路[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8 徐庆珂;邹欣庆;;自由视角下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9 张春梅;;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迎接和创造教育改革的伟大新时代[A];第三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4年
10 季明明;;科学发展观与国外教育新思潮(摘要)[A];第三届中国教育家大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巩发;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3年
2 记者 李钊;世界可持续发展教育大会即将召开[N];科技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袁新文;打开未来之门的钥匙[N];人民日报;2009年
4 实习记者 夏献峰;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受国际关注[N];中国教育报;2009年
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全国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 史根东;重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新理念[N];中国教育报;2010年
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 北京可持续发展教育协会会 史根东;教育对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使命[N];人民政协报;2010年
7 何薇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家书院;郝显军:要办可持续发展的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1年
8 ;石景山区以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引领区域教育创新发展[N];北京日报;2009年
9 ;落实战略主题 推进可待续发展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1年
10 史根东;大力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N];光明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田道勇;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路红华;关于可持续发展德育的理论与实践[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2 廖为海;英国绿色学校及其实践活动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3 钟光荣;重庆市渝北区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李冰;中国国际教育论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孟巍巍;基于国际理解教育视野下孔子学院的建设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6 梁丽;西部农村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之案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056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705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