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大学生生活事件与适应性问题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5 13:21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生活事件与适应性问题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生 生活事件 适应性 应对


【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生活事件与适应性问题。方法本研究采用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大学生适应性量表(CCSAS),考察了1394名大学生的生活事件与适应性问题。结果1目前,大学生面临的生活事件中,学习压力对大学生的影响最大;2武汉市大学生对大学生活适应较好,情绪以正性为主,满意度较高;3人口学统计变量在生活事件和适应性的个别维度上有显著性差异;4学习压力可以显著预测大学生生活适应性,另外,人际关系,健康对生活适应性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结论生活事件是引起大学生生活适应性问题的诱发因素,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和健康可以预测大学生生活适应性。
【作者单位】: 中国.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
【关键词】大学生 生活事件 适应性 应对
【基金】:湖北省教育厅2007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成果之一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人格发展、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1]。同时大学生又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的人生课题,如大学生活的适应、专业知识的学习、交友恋爱、择业就职等,但由于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复杂的自身和社会问题,往往容易导致强烈的心理冲突,从而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倪有娣,楼美丽;大学生生活事件及应对方式的研究[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2005年02期

2 翟德春,潘秀丹 ,李慧英 ,任智梅 ,周旭松 ,朱巧玲;医科大学生焦虑情绪的心理社会因素探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年02期

3 周莉;于生凯;;大学新生适应情况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07期

4 江光荣,靳岳滨;中国青少年生活事件检查表编制报告[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剑;影响大学生适应的心理冲突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朱丽雅;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焦虑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课题组 ,梁宝勇,郝志红;《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2期

2 谯利平;;大学新生面临的适应问题与自我调适[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陈琴;丁霞;黄雪梅;;贫困大学生生活压力事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7期

4 方芳;姚本先;;女大学生生活压力与心理健康研究述论[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5 梁宝勇 ,黄盈 ,马丽莉;中学生生活应激评定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卢国华;坚韧人格与应激、心身反应的关系[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封莉莉;贵阳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涛;大学生情绪智力及其对心理健康的作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黄盈;大、中学生生活应激评定量表的编制[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4 刘卫春;初二学生应对方式、应对效能与心理适应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刘陈陵;大学生日常生活压力、社会支持及其相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常逢锦;大一新生生活事件的应对方式、心境对其身心健康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吴小苹;高职生应激源、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许明;大学生心理应激事件评定量表编制及相关分析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9 刘玉梅;蒙汉贫困大学生生活压力、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10 孙士梅;青少年学业情绪发展特点及其与自我调节学习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东升,陶芳标;中学生生活事件评定及其与焦虑、抑郁之间关系的研究[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0年04期

2 张建卫,刘玉新,金盛华;大学生压力与应对方式特点的实证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杨俊茹,张磊,陈雁飞,史晓敏;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王极盛,丁新华;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的关系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2期

5 苏连升;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分析[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6 王建新;大学生学习心理压力探析和调适[J];高等理科教育;2004年06期

7 刘朝莹;应对方式与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综述[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8 李宏翰,赵崇莲;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基于心理健康的分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9 覃干超;高师学生应激生活事件状况的调查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王家林,莫税英;大学生面临挫折现状及应对情况的调查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三萍;1000例独生子女大学生人格的分析与启示[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2 卢谢峰;大学生适应性量表的编制与标准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3 卢春莉;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问卷的编制及应用分析[D];山西大学;2004年

4 李志杰;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适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玉萍;;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与分析[J];健康研究;2011年04期

2 黄帅;宋开春;;高校大学生心理贫困及解困措施[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04期

3 张桂华;;好心的误导[J];大众心理学;2003年12期

4 虞亚平;王莹;;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5 李娟;;心理信箱[J];知识就是力量;2011年07期

6 赵晓军;刁连成;;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几点思考[J];青春岁月;2011年14期

7 刘丽薇;石海梅;李继权;;灾后儿童心理适应及政策研究[J];现代交际;2011年06期

8 王建中;吴瑞林;;城乡差异对大学新生适应状况的影响[J];中国青年研究;2011年09期

9 赵丽萍;;自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石[J];世纪桥;2011年11期

10 阿言;;我为何与同学“格格不入”?[J];涉世之初;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包卫;陈会昌;瞿建国;;大学生网络行为偏差的心理分析与调适对策[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徐凤姝;杨宜音;;关于大学一年级学生情绪的“TAT”试测及其分析[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3 李晓波;詹丽萍;董莉萍;杜瑞红;;北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A];2004医学心理、军事心理、康复心理、医学心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4 于景伟;秦平;张文彦;田培成;张仲孚;;大学新生SCL90测试结果的SPSS统计[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5 刘凤娥;;大学新生适应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启示[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6 赵阿勐;刘宣文;;大学新生的移动电话使用对入学后孤独感的影响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甘怡群;郑威;温瑶;;未来取向应对、内隐态度与大学生入学适应[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公彦霏;;大四学生对于本科阶段的反事实思维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王起香;;一年级降级生自卑心理及调适[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周世纲;李军;姜波;;大学生群体中边缘人物的心理分析[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晓光(作者单位: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透视以及应对策略[N];安徽经济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赵永宏;大学生成长第一课该上什么?[N];大同日报;2006年

3 本报评论员 郭振纲;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亟待加强[N];工人日报;2005年

4 张学英 本报记者 周芝敏;一切从“心”开始[N];黑河日报;2010年

5 方奕 刘亚丽 王滨 程乐华 李峰 袁志发;理性的认知伴你成功[N];河南日报;2006年

6 陈福新;做事拖沓是心病[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7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高兵;做事拖拉是“心”病[N];健康时报;2006年

8 马志高;年轻人,,你那不叫“怀旧”[N];中国医药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孙军邋通讯员 赵笛;三种心理问题值得关注[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刘建国;对大一新生需进行心理调试[N];科技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明慧;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其教育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2 柳忠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艳霞;大学生心理危机成因分析与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4 伊学慧;大学生的学校适应及其与成人依恋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5 潘朝霞;大学生心理分离与学校适应:父母教养方式的调节作用[D];河南大学;2009年

6 胡宝倩;南京市高校新生自我和谐与适应性的现状及相关性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7 王幸生;认知需求、专业承诺、择业效能感与大学生学习适应状况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伟;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我概念、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汕头大学;2008年

9 杨宇;大学新生自我同一性与学校适应性的关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10 丁立;大学生学校认同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369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7369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4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