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同危机”、“新民”与“国民性改造”——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人教育思想的演进
本文关键词:“认同危机”、“新民”与“国民性改造”——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人教育思想的演进
更多相关文章: 认同危机 新民 国民性改造 教育思想 辛亥革命前后 近代中国人 五四新文化运动 先进中国人 陈独秀 毛泽东
【摘要】:在辛亥革命前后的二三十年间,民族危机与人格危机普遍弥漫于国民心中,这场危机的实质可表达为近代中国人产生了民族和人格的"认同危机"。如何解决民众的"认同危机",构成了当时一些先进中国人不断求索的重大问题。清末"维新派"的"新学"、"新政"与"新民"运动;辛亥革命前夕"革命派"的"国民性改造与革命"之论争;辛亥革命前后一些先进中国人的"国民性批判与新人说"的分析;"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思想界"国民性改造的三种主义"的主张等等,这些变革与主张尽管在时间顺序上有阶段性,也存在一定的叠加和交叉,却清晰地表明了此时期中国人教育思想的演进历程:从传统教育思想的瓦解到"新民"教育主张再到"国民性改造"教育主张以及如何改造国民性的主义之争。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认同危机 新民 国民性改造 教育思想 辛亥革命前后 近代中国人 五四新文化运动 先进中国人 陈独秀 毛泽东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4468470)
【分类号】:G40-092
【正文快照】: 一、身份认同的瓦解与失范遭遇了“大变局”的近代中国人,面对的是一幅混乱无序的现实世界。近代中国的社会大变局自1840年起延续一个多世纪,个体直面的是一向借以安身立命的传统世界观、人生观、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发生混乱和瓦解的困境。1.民间习俗的变化。清末民初,人生礼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国友;;从陈独秀的经济思想透视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章征科;20世纪初中国女子学校教育兴起的原因及特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3 张卫波;论五四时期东方文化派的文化调和思想——兼论东方文化派的孔子观[J];北方论丛;2004年04期
4 陈延庆;庄子与苏格拉底生死观之比较[J];北方论丛;2005年04期
5 王爱敏,杜新安;存在主义的个性化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6 夏金元;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嬗变[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1期
7 邱国盛;从戊戌维新看近代北京、上海的城市互动[J];北京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8 周长松;析二三十年代胡适的“全盘西化”论[J];滨州师专学报;2002年03期
9 张素薇;“五四”前后的知识女性[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陈福顺;杨靖宇《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歌》的历史价值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寒冰;项佐涛;;十月革命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解读中国人的十月革命观[A];纪念十月革命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熊启珍;;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萧栋梁;;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洪峻峰;;从中国现代思想范式的建立看严复的影响与地位[A];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诞辰150周年纪念论文集[C];2004年
5 高晓芳;;指称外语的词语演变及其原因[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张同乐;;《新青年》与现代中国文化形态转型[A];中国现代社会转型问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7 陈国清;;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转折[A];中国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赵莉如;;日本对西方心理学传入中国起的桥梁作用[A];心理学动态(专集)——中国现代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C];1990年
9 罗检秋;;“整理国故”与五四新文化[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1999年卷[C];1999年
10 郑大华;;欧战与战后(1918~1927)中国文化转型[A];中华民国史研究三十年(1972—2002)——中华民国史(1912—1949)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卷)[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士礼;师陀乡土小说新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赵冬梅;五四时期的翻译批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张艳国;破与立的文化激流——五四时期孔子及其学说的历史命运[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赵明;近代中国的自然权利观[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伍世昭;比较诗学视野中的郭沫若早期心灵诗学[D];暨南大学;2002年
6 向天渊;现代汉语诗学话语(1917—1937)[D];四川大学;2002年
7 岳龙;现代性境域中的传统[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傅建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么加利;走向复杂:教育视角的转换[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俐;论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雁;论教育的国家化趋势[D];河南大学;2001年
3 闻彦;论“十七年”长篇小说中的城市形象[D];苏州大学;2001年
4 廖大鹏;论师生关系的新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彭江;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历程中的科学与人文之争[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倪胜利;中学民主教学问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林加挺;德育课程体系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8 张小燕;晚生代的文化身份与边缘叙事[D];厦门大学;2001年
9 袁红涛;论现代白话文学的确立[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丁杰;理想学生观的时代解读与建构[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铿;大众文化和中学生社会化问题[J];社会;1985年06期
2 宋太海;;人性复归和升华的凯歌——对张贤亮两篇小说的再认识[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3期
3 闵琦;;关于转型期的中国政治[J];学习与探索;1988年04期
4 王宾;;现代化进程中文化的断裂与重新认同问题——兼与李泽厚、金耀基先生商榷[J];开放时代;1988年06期
5 吴鲁平;;青年夫妻角色心理的双重结构与新角色认同[J];青年研究;1989年02期
6 焦润明;李五一;;博士生群体心态录[J];中国青年研究;1991年01期
7 王晋民;;美国华文小说概论[J];学术研究;1993年06期
8 潘自勉;论市场化进程中合法性权威的重建[J];宁夏社会科学;1994年03期
9 叶俊杰;埃里克森的认同概念与心理历史学[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5年03期
10 忻平;甲午战争: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转折点与加速器[J];历史教学问题;199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英坤;;朱熹教化思想研究[A];闽学与武夷山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雅和;小小读书郎出国留学忙[N];北京科技报;2000年
2 记者 戚海燕;悉心培育首都建设人才[N];北京日报;2000年
3 记者 孙小杰;高度重视首都文化建设努力办好高等艺术院校[N];北京日报;2000年
4 记者 孙玉山 周暹;当做文化产业来办 实现两个效益丰收[N];北京日报;2000年
5 记者 路艳霞;大城市文化产业研讨[N];北京日报;2000年
6 高钦;发挥网络优势 整合新闻资源[N];北京日报;2000年
7 记者 周暹;认真贯彻全国党校工作会议精神 加大培养中青年领导干部的力度[N];北京日报;2000年
8 记者 徐雪梅;全面规划重点突破 推进首都文化建设[N];北京日报;2000年
9 通讯员 段豫龙 赵群;探讨新情况开拓新局面[N];北京日报;2000年
10 记者 周暹;市政协新闻宣传工作座谈会举行[N];北京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位钧;现代国家中的政治沟通[D];复旦大学;2003年
2 郭艳;全球化语境下的国家认同[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周志强;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先锋诗歌的认同危机[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黄沛骊;转型时期的选择——试论梁启超的文化认同[D];贵州师范大学;2002年
3 毛剑;论当代中国人文知识分子的合法性危机[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4 杨中举;论维·苏·奈保尔的双栖性[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公文;论90年代诗歌写作的几种可能与趋向[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任春芹;论许地山的思想与创作[D];山东大学;2005年
7 卢云川;寻找维纳斯[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刘依平;船山《大学》诠释之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9 陈立峰;身份焦虑抑或诗学焦虑[D];厦门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435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743589.html